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综合问题探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综合问题探究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1 22: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综合问题探究
结构图解
主题思想
《故都的秋》
本课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赞美了故都秋天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情感,从中也流露出了作者深远的忧思和落寞、孤独的情怀。
《荷塘月色》
本课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通过描写夜游荷塘所见,绘制出一幅醉人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勇敢而真诚地展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虽不满现实而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与苦闷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流露出朱自清先生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
【重点1】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描写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课文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这是环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环境的宁静,也有心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环境的宁静,也有心境和环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枣子)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重点2】文章以“故都的秋”为题,联系全文思考:“故都即“北平”,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作者为什么又在文中多次提到“故都的秋”之外的“南国之秋”?
(1)从题目看,本课是一篇写北平秋天的抒情散文。作者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入题,是因为“故都”更能体现散文的抒情性。它不仅交代了写景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了一种文化底蕴;“故都”与确定描写内容的“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以此为题,明确而深沉。
(2)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突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切眷念与真挚的热爱之情。
【重点3】《故都的秋》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意味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现摘录一些并稍作品味。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比前面两个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国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写性的名词性短语,一个短语就展现出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的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近于口语的文字,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是说理性的语勺,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本课不是很长,但排比句很多,这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形式,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
【重点4】作者是如何描绘“荷塘月色”的?
作者写荷塘,由静写起,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零星地点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接着从动的角度来写,如“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样,动静结合,形象地表现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虽无“月”字,但处处有月色。叶子、花朵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写月色,运用虛实结合的写法。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是虚写,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写月的投影,有“灌木”的“参差”“斑驳”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最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此处写月色,但处处有荷塘。
【重点5】《荷塘月色》中哪些语句是直接表现作者的感情的?这种感情有没有发生变化?它与作品的景物描写是怎样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直接表现作者感情的语句主要有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3段的末句“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和末段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为了排遣这痛苦悲哀的心情,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去荷塘漫步。到了荷塘,作者先写了一段内心独白,表达出“颇不宁静”的深层含义,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文中以“这是独处的妙处”过渡,转写感情的变化。“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便表现出感情的变化,流露出暂得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之情,反映出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正是这种心态给幽美的景色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作者笔下之景方显得素淡、雅致、安逸、和谐,使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从上文看,“惦着江南”的原因是江南有采莲的旧俗,可是这儿“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从全文的思路看,作者仍然幻想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因此这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的延伸,是与联想中的江南美景的交织、融合。
【难点1】《故都的秋》中,作者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较好理解,秋高气爽,容易感到“清”“静”,但“悲凉”似乎不好理解。如何理解作者说的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凉”?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百姓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所以,作者说感到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凉”,而这“悲凉”也是作者喜爱的故都的秋的特点之一。
【难点2】《故都的秋》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试举例说明。
比如第3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的背景;地面上,爬着蓝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首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融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又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彩。“租人家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的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
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美的交融与统一。
【难点3】《荷塘月色》开头写“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又写“妻已睡熟好久了”,应如何理解?
如果把作者的“不宁静”、不眠和“妻”的宁静、“睡熟”对比着来思考,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不满于“不愿说的话一定要说,不愿做的事一定要做”,幻想超然世外的宁静,但也不愿如妻”一样,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做一个完全超然世外的昏睡者”。作者需要的不是这样的“静”。作者关心国事,关心民生,忧虑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想“说”、想“做”,只是不愿意附和着别人去“说”、去“做”,但是又不知道怎样“说”、怎样“做”,像一个还在黑夜中摸索的人,也许这才是作者苦恼的真正原因。
【难点4】有人认为:朱自清所写的荷塘不是平常的荷塘,而是一个虚拟的、理想的荷塘。荷塘月色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作者理想的物化?你如何理解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和月都象征着清洁高雅,这里的荷塘月色是如此的高洁淡雅、自由和谐、静谧朦胧,它显然已经渗透了作者浓浓的内心情感,自然是作者心灵的外化而不是纯粹的真实的存在。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他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自己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生发的梦的世界。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
观点争鸣
《故都的秋》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作者对于北平秋天那些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为止,而主要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原因有三:
其一,这是由作者的思想决定的。作者追求“清”“静”,并有着淡淡的“悲凉”情怀,而那些著名风景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的地方,那里的景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
其二,那些著名风景,是古往今来墨客吟咏北平秋天常用的题材,虽富有秋的特色,但不容易道出新意来。
其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常见的景象人们虽然很熟悉,却习以为常,并且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者把它们挖掘出来,集中起来,可以使人们更深刻地体味到北平的“秋味”。
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在文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谐自在的艺术天地,同时给自己的生命情感以栖息的场所。但对这篇散文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历来说法不一,你的看法是怎样呢?
【观点一】从本课写作背景看,朱自清对现实是很不满的,虽然置身于优美静谧的月下荷塘,仍难解愁绪,可看出他是一个有着进步思想的正直知识分子。
【观点二】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营造出来的是一种调和、适中、安逸的境界,这正是作者从中和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生活情趣的流露。由此可看出,他追求自由、平和的生活,对现实不满又无可奈何。
【观点三】朱自清将月下荷塘这一“个人小天地”描绘得如此宁静美丽,足以看出他对这个“小天地”的珍爱,说明他是个追求闲适、安宁生活的普通的知识分子。
【观点四】作者在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妻”,又提到他的儿子,且当时他又是大学教授,再有对荷塘美景的细致描绘,由此可推知他是一位心地温厚、个性平和、处事谨慎的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老师。
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特色
《故都的秋》
1.幅幅美景俱显情。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给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阴影,他追求“清”“静”,却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者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融合统一,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2.烘托、对比助抒情
作者除了直接叙述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的“秋”的浓度与特色。如第2、5、6、13段,通过“但”“或”“可是”等连词和“也”“更”“都”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运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的“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通过这种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里层,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的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3.清新典雅字字情
文中没有文字雕饰的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用得恰到好处。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搭配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再如动词与形容词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使读者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这些话用来概括《故都的秋》的语言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荷塘月色》
1.情景交融美。
《荷塘月色》的动人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或借景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最经典的要数第4、5、6三段了。作者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或摹写花叶,或描绘岸柳,或淡勾云月或轻描树影,细腻地呈现了荷塘之美、月色之幽,营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也寄托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2.修辞美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荷塘的景物。
(1)贴切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使人联想到荷叶如翩翩起舞般婆娑婀娜的丰姿。
(2)生动的拟人。“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写出了叶子的密。
(3)巧妙的通感。“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把黑白相间的光和影构成的画面比作和谐的旋律、小提琴的名曲,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3.映衬美
(1)远近映衬。“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远近映衬,将月光下舒展的荷叶以及含苞待放的荷花写得朦胧而宁静,给人以优雅之美。
(2)正反映衬。文中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几句写了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勾勒出梦一般的迷人的幻景,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接着作者又写道:“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时树影阴暗交替,错落有致,反衬出月光的轻盈荡漾。另外,“没精打采”的灯光也反衬出月色的明亮。
(3)动静映衬。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此处着力刻画环境的宁静创造了缥缈朦胧、轻淡幽美的醉人意境,接着写蝉声和蛙声,动静结合,道出了作者摆脱不了的绵绵愁思。
(4)人景映衬。本课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宁静”的心情同荷塘月色这一“静美”的环境相反相成,从而使缥缈朦胧的景色与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融为一体。
4.语言美
本课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典雅、生动凝练。
作者在写作本课时,精心选用了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营造出生动的意境。另外,本课还多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了抒情的语气,增加了文章的音韵美,深化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