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雨寄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雨寄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2 23: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雨寄北
一、教材分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构思新巧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能够结合注释了解诗歌的内容,但不能理解诗歌中把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完美的意境的妙处,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这明白如话的四句诗下所蕴含的曲折深婉,含蓄隽永的情思。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注释,了解诗句意思,大致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能容扩展,文本分析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了解诗句意思,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
提问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个秋天的夜晚,秋雨绵绵,雨水涨满了池塘。一位身在异乡的男子独坐窗前,望着外面绵绵的秋雨,思念起远在北方的妻子,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家书”式的诗歌——《夜雨寄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感受一下羁旅游子的“苦与乐”。
2.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xī)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诗构思新颖,风格秾(nónɡ)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代表作品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著有《李义山诗集》。
3.写作背景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
4.解题
“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5.朗诵诗歌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另可从节奏押韵、语气轻重、语调缓急等指导诵读。
格律(仄起平收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6.翻译诗歌
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 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7.品读欣赏
(1)君问归期未有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抒发了对妻子(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之中两个“期”字,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归期无定。“期”字重复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在矛盾中抒发了宦游漂泊、欲归不得的惆怅。
巴山夜雨涨秋池。
  点明了地点(巴山)、季节(秋)、时间(夜)和气候(雨),借景抒情。愁情似雨,雨似愁情,“夜雨涨秋池”,离情别绪似乎也随之涨满心田。
“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一是为眼中实景,紧承已答;二是为想象之景,遥应妻问。“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二字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殷切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一句是承“共剪西窗烛”而来,想象来日相聚时的幸福欢乐,与“君”共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以未来之乐反衬今夜之苦。
8.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景的凄冷和想象团聚之景的欢乐,虚实相生,表达了诗人身居异乡、盼望回家的感伤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纪昀评说此诗:“作不尽语,不免有做作态,此诗含蓄不露,却只似一气说完,故为高唱。”
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
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
八、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家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迁移扩展
1、思乡怀人诗缘由:
战乱频繁、久戍不归
宦游失意、仕途坎坷
2、思乡怀人诗歌根据主题的分类:
①羁旅思乡 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②思亲念友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征人思乡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闺中怀人 如:温庭筠《望江南》
3、结合你所学过的思乡怀人的诗歌,举出几个思乡怀人诗常见的意象吗?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
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笛声: 它吹奏出文人的心曲,在不断演绎中被赋予羁旅思乡、悼念故人、等丰富的情感内涵。
例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杨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
例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亮: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寄托着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蕴含着对故乡和亲朋无限的思念。
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客: “客”字点明了游子的身份,一种在他乡找不到归属的情感跃然纸上。
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思乡怀人诗的意象(标志)
物: 乡书(鸿雁、尺素、双鲤)、茅店、故园 、 酒、高楼、羌笛、笛、车马铃声 桑梓、 鹧鸪、沙鸥、 子规
景: 夕阳、月亮、烟波、云、秋风、秋霜、秋雨、秋池
人: 客、断肠人
十、典型考题
1.理解性默写。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借助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表达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2)《夜雨寄北》中一问一答,写眼前实景,表达了诗人欲归不得
归的愁苦、身居异乡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借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发了在巴蜀羁旅中的孤独凄凉之感。
3.成语“剪烛西窗”于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
“剪烛西窗”在本诗中指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相聚,在家中西窗之下秉烛长叙离别之情。后来泛指亲友灯下相聚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