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七年级上册 6 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雨寄北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七年级上册 6 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雨寄北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2 23:1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雨寄北
教材分析:
《夜雨寄北》这首诗侧重抒发诗人——李商隐内心的情感,语言朴素流畅、 情真意切。 “君问归期未有期” ,开篇点题,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次 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 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三、 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 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 “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 气。 “何当”紧扣“未有期” ,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一)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
2.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描绘诗人写作时情境。
3.深入感悟诗人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4.感受虚实相映、对比的艺术手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读成诵。
(二)学习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描绘诗人写作时情境。
2.感受虚实相映、对比的艺术手法。
3.学习披文入情,深入感悟诗人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导入新课:
(一)文言对译
夜雨寄北①
李商隐
君②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③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④烛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词语注释
①寄北: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②君:你,指作者的妻子。一说是友人。③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④西窗,西窗之下。这里指亲友聚谈指所。
⑤烛:烛花。
(三)牛刀小试
1.积累与运用
(1)本诗的作者是( )代的( ),与( )并称为“小李杜”,后人把他与( )合称为“温李”。
(2)给加黑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涨秋池( ) 未有qī( )
(3)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夜雨寄北》中写归家无期,雨夜愁思的是:
④《夜雨寄北》中想象日后相见情景,暗含着今日思念之深的是:
2.阅读赏析《夜雨寄北》,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诗中“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有什么艺术效果?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
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怎样的感情?
④对《夜雨寄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
作者没说什么愁, 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⑤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思念故乡或亲人的一组完整句子。
3.诵读点拨
本诗表现了诗人孤身一人身处异地他乡又恰处冷风秋雨夜的寂寥与愁绪。整首诗前两句意蕴低沉,凄风冷雨背后绵绵思绪触手可及。后两句表达出作者期盼,语气渐而稍显活泼与灵动。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还是让人情绪又回归落寞。所以诵读此诗要把握情绪上的蕴藉(藏在其内,隐藏而不外露),不可太高亢(声调或情绪高昂、激动)。
我来试读!!
附:节奏划分。
按音节划分: 君问 / 归期 / 未有 / 期, 巴山 / 夜雨 / 涨 / 秋池。
何当 / 共剪 / 西窗 / 烛, 却话 / 巴山 / 夜雨 / 时。
按意义划分: 君问 / 归期 / 未有期, 巴山 / 夜雨 / 涨秋池。
何当 / 共剪 / 西窗烛, 却话 / 巴山 / 夜雨时。
当堂检测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李商隐 ;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友人团聚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1.说文解字
秋,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有的甲骨文像一只蟋蟀躲在巢穴里,表示天气转凉,昆虫藏身。造字本义:天气转凉,蟋蟀鸣叫的季节。
2.古人的名·字·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