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名著导读 西游记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他曾占平顶山莲花洞为妖,后经观音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面临死亡危险的第一次经历是他在铁路快要修完时,得了伤寒和大叶肺炎。
C.艾青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红岩》中,出身大地主家庭的许云峰,舍弃锦衣玉食的生活,散尽家财,为信仰劳碌奔波,先后两次被捕入狱,从渣滓洞被假意释放后,又被投入“白公馆”,最后不幸牺牲。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C.从《朝花夕拾》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D.《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祝家庄”“大战红孩儿”等故事都非常精彩。
3.某校开展以“漫步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某班同学分成四组,各展才艺。下面设计所涉及的经典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渔家傲》中的内容,完成书法作品。
B.选取《红岩》中江姐和狱友们一同绣五星红旗来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场景,绘制海报,表现“信仰坚定”主题。
C.选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条件艰苦的工地抢修铁路的片段,进行话剧表演,表现“青春励志”主题。
D.选取《西游记》中大闹五台山的故事,创作连环画,表现孙悟空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精神。
4.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小说蕴含着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C.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其中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
D.鲁迅先生分析《西游记》说,书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指出《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情感,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观察。
5.下列关于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狮驼岭一役占据了“八十一难”中的四难,分别是:路阻狮驼,怪分三色,城里遇灾,请佛收魔。
B.《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它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C.鲁迅认为《昆虫记》是一部既有趣又有益的书。作者笔下的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金蜂“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D.《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6.下面对相关名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的人们征服自然、创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B.《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C.《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D.《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7.(基础题)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借此了解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藤野先生》一文中,写“讲义事件”“报馆案风波”,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C.《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D.《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
8.下列关于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往事的散文集,作者鲁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的两位老师,一位是他留日期间遇到的正直无私的藤野先生,一位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
B.《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偷吃人生果,三调芭蕉扇,大战红孩儿等。
C.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给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D.平项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着实厉害,多亏悟空几番变化,偷骗了“紫金红葫芦”等宝贝,最后用“玉净瓶”收了金角大王。
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阿长与<山海经>》是作者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B.《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C.《骆驼祥子》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他在北京拉洋车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无情地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
D.《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叙述法国博物学家尼摩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教授和他的朋友们在旅行中主要经历了潜艇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太平洋大风暴等主要的险情。
10.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简 爱》的女主人公曾因渴望自由而毅然放弃了原有的工作,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
B.《红岩》中的许云峰舍己为人,在越狱战斗中,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他吸引住敌人的火力,壮烈牺牲。
C.《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李逵都是粗鲁之人,但鲁智深行事往往是粗中有细,李逵则常是蛮横、缺乏理性。
D.《西游记》中,唐僧的坚定,孙悟空的智勇、猪八戒的耐劳、沙僧的踏实,凝聚成取经路上不可战胜的力量。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小说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我校初三年级将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以活动策划人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1)小艾所在的学习小组想要将曾经读过的小说汇集成册,请你参照示例,任选一组小说帮他们给该板块命名,并说明理由。
示例:小说篇目——《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
板块名称:《小说天地·见证少年成长》
原因:这三篇都是涉及少年成长这一主题的小说,讲述成长中的美好情感、苦涩滋味和无奈叹息,展现世间百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备选小说:
A组:《带上她的眼睛》《海底两万里》
B组:《西游记》《水浒传》
选择___________组,板块名称:《小说天地·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艾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其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变化的故事情节给小艾的阅读带来了困难。请你来设计一个激趣活动,激发她的阅读兴趣。
示例:演话剧激趣——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会人物在情境中的心理变化,走近人物内心。
“腹有诗书气自华”。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2.同学小文想阅读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西游记》。下列推荐语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西游记》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尽情地施展各自神通,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C.《西游记》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承恩,该书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奇异的神魔世界,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D.《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还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写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13.班上举办“选出《西游记》中最受欢迎的人物”的活动。请你根据故情节或是人物性格,投出你神圣的一票,并说明理由。150字左右。
14.在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活动中,两个读书兴趣小组分别要介绍本学期教材荐读的两部名著《西游记》和《朝花夕拾》。现在每个组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请你帮忙。
(1)《西游记》组将向大家介绍原著中“大闹天宫”片段,需要在大屏幕上放置一张背景图片。下面两张图片,你建议选哪一张?请说明理由。(提示:可从故事情节、形象特点和服饰造型等方面说明理由。)
(2)《朝花夕拾》小组现在缺少一段含有对本书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的开场白,请你就此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15.清净寺、开元寺探奇。
(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取景地之一的清净寺,小明向同学介绍“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请你说说借扇的原因。
(2)小明发现开元寺西塔第四层有一块浮雕(如右图),据说这就是孙悟空的原型,你认为依据是什么?)
(3)看着浮雕,小明脑海浮现出鲁迅《朝花夕拾》中画《荡寇志》和《西游记》绣像的情景,请问这是鲁迅在哪里求学时画的?
三、填空题
16.请根据《西游记》的阅读积累填空。
“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充满了“变”:一调芭蕉扇,①_____________,铁扇公主借给假扇;二调芭蕉扇,②______________,牛魔王变成八戒骗回真扇;三调芭蕉扇,孙悟空牛魔王各显变化,一番鏖战,在众仙帮助下悟空借来真扇。这“变”中,孙悟空③______________的品质却从未改变。
17.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组织了一次“名著阅读”的活动。请你完成问题。
请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表。
作品 国籍/朝代 作者 类别
《①_______》 明朝 吴承恩 中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
《儒林外史》 清朝 ②_______ 一部以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
18.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适至此间,先见了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
这个选段和插图出自《西游记》,该书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 联系名著中这一章节的内容,可看出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是_____。
19.《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①真假( )、②三打( )、③三借( )。
20.第三组的同学探究名著中的“行”,围绕“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之‘行’”绘制了以下思维导图,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帮助他完成思维导图。
①_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猪八戒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曾占平顶山莲花洞为妖的是给太上老君看金炉、银炉的两个童子;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一共面临四次死亡危险: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本项对保尔第一次面临死亡危险的经历表述有误;
D.《红岩》中出身大地主家庭,舍弃锦衣玉食的生活,散尽家财,为信仰劳碌奔波,先后两次被捕入狱,从渣滓洞被假意释放后,又被投入“白公馆”,最后不幸牺牲的是“刘思扬”;而非“许云峰”。许云峰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到本地的一个钱庄当学徒。1931年“九一八事变”,许云峰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46年4月,由于被叛徒甫志高出卖,许云峰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许云峰从容就义;
故选C。
2.D
【详解】D.选项中“三打祝家庄”的情节出自《水浒传》,“大闹天宫”和“大战红孩儿”的情节出自《西游记》,所以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D。
3.D
【详解】D.“大闹五台山”是《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应选取《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故事,创作连环画,表现孙悟空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精神;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理解。
C.大战流沙河,卷帘将军因打破琉璃瓶,被贬流沙河,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师徒三人取经路上途径流沙河,沙僧趁机抢唐僧,孙悟空因不擅长水战,于是由猪八戒下水迎敌,战后沙僧深知不敌二人,于是不肯上岸迎战,最终由孙悟空求助观世音菩萨相助,并收伏沙僧,法名沙悟净。题干中“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与原文说法不相符合。
故选C。
5.C
【详解】C.《昆虫记》中“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的是圣甲虫,不是“金峰”;故选C。
6.D
【详解】D.《父亲的病》中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无常》中的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故选D。
7.B
【详解】B. “报馆案风波”有误。应为:看电影事件。“报馆案风波”是《范爱农》中的情节。故选B。
8.C
【详解】C.有误。结合《父亲的病》“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分析可知,“经霜三年的甘蔗”的药引不是陈莲河先生所开。故选C。
9.D
【详解】D.《海底两万里》中的法国博物学家是阿龙纳斯;而非“尼摩”。北冰洋大风暴:教授和他的朋友们逃离诺第留斯号时,遇到了罕见的大漩涡,他们乘坐的小艇被甩得脱离了潜艇,当他们醒来的时候,已经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主人公、尼德·兰、康塞尔驾驶小艇逃离了潜艇;本项情节“太平洋大风暴”表述有误;
故选D。
10.B
【详解】B.《红岩》中在越狱战斗中,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吸引住敌人的火力,壮烈牺牲的人是齐晓轩,而不是许云峰,选项表述有误。
故选B。
11.(1) A组, 《小说天地 畅游科幻世界》 原因:这些作品都是科幻小说,用文字带领读者在科幻的海洋里畅游,感受未知世界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B组,《小说天地 演绎传奇故事》,原因:这两部名著都是古代章回体小说,用或浪漫或现实主义的笔法讲述传奇故事,表达人们想要改变现实世界的渴望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答案示例:绘手抄报激趣——选定内容和主题,绘制小说的手抄报,以明确人物关系、故事走向。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称设计。A组中的《带上她的眼睛》是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人类的一艘地底探索飞船失事,领航员被永远困在了地心的故事; 在该小说中,作者既没有采用科幻小说惯常的上帝视角,也没有使用宏大架构下元叙事来讲述,而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讲述“我”和沈静相互拯救的故事,文本核心依然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即一个人精神家园的广度突破生命的局限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实现自身的价值。A组中的《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在这里,有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在尼摩船长的引领下,进行海底狩猎,参观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珍珠,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等种种险象环生的情节,显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他提出了开发深海的可能性,鼓励人们去探索深邃的海底世界。可见《带上她的眼睛》《海底两万里》都是小说,都表现了一个神奇科幻世界;据此可设计名称为《小说天地 探索科幻世界》。原因:作者用生动的文字展现了一个科幻的世界,启发读者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科学的探索。B组中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型加工,更能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B组中的《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可见《西游记》《水浒传》都是小说,都体现了不同人物的传奇故事;据此可设计名称为《小说天地 经历传奇故事》。原因:这两部小说都是古代章回体小说,或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或用现实主义的笔法讲述传奇故事,表达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想要改变现实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2)本题考查设计活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结合主题,然后设计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注意题干,设计出的活动应该能够激发小艾阅读名著的兴趣。如:讲人物故事激趣——围绕故事的主人公,理清他人勿与主人公的关系,体会人物间的相互影响,理解主旨。
12.C
13.示例:我投孙悟空一票。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副钢筋铁骨,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他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不惮于跟十万天兵天将对阵。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忠诚不贰,制服了无数的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析】12.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C.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故选C。
13.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的理解。只要选择《西游记》中的人物,根据情节或是人物性格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投给沙悟净。他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在灵霄殿下侍銮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被贬下流沙河。他是三个徒弟中最老实的一个,他始终对师傅忠心耿耿,对两位师兄也是毕恭毕敬。可是打起妖怪来却是毫不手软,虽然没有悟空那么厉害,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保护师傅的。
14.(1)示例:我建议选第二张。理由:此图片显示的“打上灵霄殿”是大闹天空中的重要情节;该情节可反映出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此图片中的孙悟空服饰符合该情节发生的时间。
(2)示例:同学们,《朝花夕拾》 以鲁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他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名著吧!
【解析】(1)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和语言表达。
答案不唯一,但此题宜选第二张。第一张显示的“偷吃蟠桃”是大闹天宫中的情节,但孙悟空的服饰是跟随唐僧取经之后的穿戴,不符合题干“大闹天宫”的要求。可结合第二张的情节内容和孙悟空的形象特点阐述理由。
示例:我建议选第二张。此图片显示的齐天大圣手拿金箍棒,威风凛凛“打上灵霄殿”的情节;该情节可反映出孙悟空敢于挑战权威,有反抗精神,勇敢拼搏,向往自由,不畏权势的精神;此图片中的孙悟空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锁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手擎如意金箍棒,符合该情节发生的时间。
(2)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和拟写开场白。
注意题干“对本书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的要求,开头有称呼,最后有宣布活动开始,据此拟写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示例:同学们,《朝花夕拾》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叙事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
15.(1)扑灭火焰山的火
(2)①猴脸人身;②头戴紧箍;③颈佩佛珠;④出家人(行者)打扮
(3)三味书屋
【分析】(1)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向西赶路。
据此可知,借扇的原因是扑灭火焰山的火。
(2)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浮雕上的图案——猴子的头型、头上戴有紧箍、上身佩戴佛珠和穿着是行者打扮,结合《西游记》中三、四回中“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穿戴停当”和唐僧用菩萨给的物品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的情节可知,浮雕图案与孙悟空的服饰打扮相似。
(3)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可知,鲁迅在三味书屋求学时画的。
16. 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折腾 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 机智勇敢(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和理解。
根据《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的描写,“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的内容可知,第①空可填“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折腾”;
根据《西游记》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中的描写,“大圣应了一声,往外逃命,径至牌楼之下,心中暗想道:‘这牛王在此贪杯,那里等得他散?就是散了,也不肯借扇与我。不如偷了他的金睛兽,变做牛魔王,去哄那罗刹女,骗他扇子,送我师父过山为妙。’”的内容可知,第②空可填“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
这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的变化,都是为了巧妙的借去芭蕉扇和取得胜利,而且每次变化都是根据当下的情况选择了正确的形态去应对,所以这些变化表现出孙悟空的机智勇敢,所以第③空可填“机智勇敢”。
17. 西游记 吴敬梓
【详解】(1)《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2)《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18. 吴承恩 忠于职守、自尊自信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空一,《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吴承恩编著。书中讲述了唐僧在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武艺的孙悟空以及好吃懒做但力气满身的猪八戒和诚厚老实、忠心耿耿的沙悟净的保护下,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
空二,根据选文“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可知悟空尽心护园,体现了他忠于职守的特点;“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是悟空打探王母娘娘开蟠桃胜会请了哪些人,作为当时身为“弼马温”的悟空来讲,体现了他自尊自信的特点。
19. 美猴王 白骨精 芭蕉扇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真假美猴王”主要内容: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三打白骨精”主要内容: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老妪和老翁,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变成老翁又被孙悟空识破。
“三借芭蕉扇”主要内容: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经火焰山。火焰山终年烈火熊熊,无法通过。孙悟空欲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熄灭火焰山的烈火。经过和铁扇公主斗智斗勇,三借芭蕉扇,终于熄灭了火焰山的烈火,继续向西天前进。
20. 花果山 须菩提祖师 如意金箍棒 如来佛祖
【详解】①结合原著第一回“灵根育孕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等内容可知,猴王出世的山名是“花果山”。
②结合原著第一回“灵根育孕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中“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等内容可知,孙悟空的师父是“须菩提祖师”。
③结合原著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中“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作‘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等内容可知,孙悟空讨得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
④结合原著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中“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等内容可知,在大闹天空后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