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唱歌 小号手之歌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唱歌 小号手之歌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1-02 08:2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小号手之歌》 课型 唱歌
学校 姓名
教材分析
《小号手之歌》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表现了革命老区的儿童团员赞颂和模仿游击队英勇杀敌的情景。全曲洋溢着坚定、乐观的精神,同时又透露出缕缕童趣,尤其是模拟的号声,充分描绘了儿童团员们活泼、乐观的形象。全曲由三个长短不一的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四小节,第二、三乐句均为七小节,这种不均衡、不对称的乐句结构给人不断向前的动感。歌曲的休止符用的十分巧妙。
学情分析
孩子们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本课还是比较容易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地标书自己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 记写方式,读法、概念、指挥图,用声势表现四二拍强弱规律。模仿军号声的节奏。
知识与技能 启发学生用自豪、高兴的情绪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四二拍、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并能够准确演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用自豪、高兴的情绪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四二拍、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并能够准确演唱。
教学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地标书自己的情感体验。记写方式,读法、概念、指挥图,用声势表现四二拍强弱规律。模仿军号声的节奏。
教学准备 记写方式,读法、概念、指挥图,用声势表现四二拍强弱规律。模仿军号声的节奏。
音频、打击乐器、指挥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2、学唱歌曲3、处理歌曲4、知识扩展 出示多媒体,创设情境,讲述动画片《小号手之歌》的故事引入本课。播放音频再次播放出示指挥图,讲解四二拍及其强弱规律教师弹琴范唱、教唱。对比演唱体会休止符的作用播放动画片《小号手之歌》介绍西洋乐器—小号,简单介绍军号和小号的区别 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聆听歌曲,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初步听辨军号的声音再次聆听,学生起立,用脚步随着音乐感受进行曲风格特点。学生找出军号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练习。学唱完整学唱歌曲。演唱歌曲即兴创编动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并与大家分享。聆听小号独奏曲《军队进行曲》,进一步加深对小号音色的印象。 初步感受歌曲。学唱歌曲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从细节上处理歌曲演唱启发学生理解歌曲自豪的情感
板书及课件设计
四二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个小节有两牌拍子,是第一拍强,第二拍弱。旋律线的走向四分休止符 八分休止符
课后教学反思及改进方法
1、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基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带领学生听着《小号手之歌》进教室,高亢有力的旋律立刻让学生个个精神抖擞,他们昂首阔步的走进教室,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后来,通过师生交流,创编出军号的节奏并模拟军号的声音进行的发声练习,为学习歌曲中的节奏打下了基础。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的学习,课堂气氛活跃。2、在学会歌曲后的音乐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创编出主人公平时练习刺杀、吹号、冲锋、打枪、走步的节奏整个课堂成了学生训练的舞台,场面充满了整个教室,表现了学生和创造能力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不足之处:1、歌曲的艺术处理仓促了些,不精细,学生的演唱情感表达不够,应在唱好歌的情况下,再进行表演,效果会更好。2、小组进行音乐活动时,有一组的学生相互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在集体展示时动作和节奏不大整齐的现象。3、没有加强范唱的作用:教师的范唱是最直接、最有魅力的,可以直接让学生感受、体验,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这些都是机器办不到的,歌曲中力度和休止符的处理还不是最理想。 如果让我再上这节课,我会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体会,找出两种不同效果带来的感觉,同时在唱歌时加上能表现力度的动作,如:握拳、跺脚或叉腰等等动作来增强力度。另外,我还会在每个组里安排一些能力较强,有组织能力的学生起带头作用,在平时课堂上多设计些相互协作环节,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