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二单元综合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二单元综合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3 14:26:12

文档简介

期中科学第一、二单元综合复习一
近日,一段“口罩佩戴前需抖一抖以减少消毒残留物环氧乙烷(C2H4O)”的短视频引起极大关注,后经证实该说法不实。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与细菌接触时,可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杀菌,由此可判断环氧乙烷( )
A.属于氧化物 B.易与氧气反应 C.杀菌过程是物理变化 D.各元素质量比为2:4:1
第24届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冬奥会的纪念品正陆续面世,以下各项所用材料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明信片的 B.纪念章的 C.文化衫的 D.纪念围巾的羊毛
塑料封套 铁质内芯 纤维布料 (含蛋白质)面料
物质转化是众多化学实验的理论基础,针对不同实验目的,如检验、除杂、鉴别、制取等,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加入过量稀盐酸
B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稀盐酸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剂
D 以铜为原料生产硫酸铜 加入稀硫酸
去年10月初,小金参观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他对用金箔制作的太阳神鸟(空气中保存完好)、用铜制作的太阳形器、用玉石(含Al2O3)制作的四节玉琮、用铜锡合金制作的青铜大立人作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保存太阳神鸟时需隔绝空气以防被氧化 B.加工太阳形器时未体现金属延展性
C.清洗玉琮时可使用稀盐酸等强酸性溶液 D.制作大立人时需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
小陈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并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实验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点a所示溶液中含两种阴离子
C.实验过程中溶液共呈现三种颜色
D.若将点b所示溶液与碳酸钠混合不会产生气泡
市售的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的,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无机盐和维生素,通常呈酸性。小金买了一瓶蓝色的运动饮料进行实验,以下实验结果合理的是( )
A.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饮料颜色不变
B.用pH试纸测得其pH值大于7
C.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未见浑浊,说明饮料不是因为含铜离子而呈蓝色
D.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浑浊,则饮料中一定含氯化钠
若用“→”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不能满足甲、乙转化关系的一个组合是 ( )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A 水 氢气
B 稀盐酸 氢氧化钙溶液
C 铜单质 氧化铜
D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钙固体
小陈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铁粉,测得烧杯中溶液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点a时的溶液中暂无金属铜生成
B.当加入铁粉质量为m1时,溶液变为无色透明
C.点b时过滤出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盐酸后会产生气泡
D.若纵坐标表示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所得图像不变
怎样才能让月球拥有大气层呢?科学家们分析月壤后发现,其主要成分包括SiO2、Al2O3、Fe2O3等。有人设计如图方案,给月球制造大气。
电解器中,石墨用作反应物的同时,还充当电极,这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填一种物理性质);
以Al2O3为例,若电解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子数为1:1)和一种金属单质(如图),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稀硫酸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如图“●”“o”“△”表示烧杯内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表示________。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若温度不够高,氧化铜可能转化为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可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小金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检验反应所得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
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
若反应温度足够高,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小金将装置B中所得固体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稀硫酸,若观察到_______,则证明有氧化亚铜生成。
小金发现每到下午自己就会感到头晕犯困,怀疑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超标,于是他设计了如图装置,测量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先将装置A的注射器抽满空气,再全部推入装置B、C中,如此重复100次。
实验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抽取空气时,开关a、b的状态应是__________;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已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97g/L,实验前后C装置增重0.1997g,则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
小徐看了小金的实验方案,认为实验结果可能偏大,以下支持小徐观点的是_________。
①空气中存在一些其他酸性气体也被C装置吸收
②推动注射器速度太快导致部分气体未被C装置完全吸收
③有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水蒸气从最右侧导管口进入C装置
有一份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通过以下操作,分析并计算。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由此______(选填 “能”或“能”)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取16g样品完全溶于水中,逐滴加入10%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列式计算A时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侯氏制碱法的反应过程可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①NH3+H2O+CO2+NaCl=_______+NaHCO3↓②2 NaHCO3Na2CO3+CO2↑+H2O
化学方程式①中横线上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假设物质的利用率为100%,每制得5.3g纯碱,需消耗多少克氨气。科学第一、二单元综合复习一
近日,一段“口罩佩戴前需抖一抖以减少消毒残留物环氧乙烷(C2H4O)”的短视频引起极大关注,后经证实该说法不实。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与细菌接触时,可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杀菌,由此可判断环氧乙烷( B )
A.属于氧化物 B.易与氧气反应 C.杀菌过程是物理变化 D.各元素质量比为2:4:1
第24届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冬奥会的纪念品正陆续面世,以下各项所用材料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B )
A.明信片的 B.纪念章的 C.文化衫的 D.纪念围巾的羊毛
塑料封套 铁质内芯 纤维布料 (含蛋白质)面料
物质转化是众多化学实验的理论基础,针对不同实验目的,如检验、除杂、鉴别、制取等,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加入过量稀盐酸
B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稀盐酸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剂
D 以铜为原料生产硫酸铜 加入稀硫酸
去年10月初,小金参观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他对用金箔制作的太阳神鸟(空气中保存完好)、用铜制作的太阳形器、用玉石(含Al2O3)制作的四节玉琮、用铜锡合金制作的青铜大立人作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D )
A.保存太阳神鸟时需隔绝空气以防被氧化 B.加工太阳形器时未体现金属延展性
C.清洗玉琮时可使用稀盐酸等强酸性溶液 D.制作大立人时需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
小陈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并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实验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B )
A.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点a所示溶液中含两种阴离子
C.实验过程中溶液共呈现三种颜色
D.若将点b所示溶液与碳酸钠混合不会产生气泡
市售的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的,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无机盐和维生素,通常呈酸性。小金买了一瓶蓝色的运动饮料进行实验,以下实验结果合理的是( C )
A.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饮料颜色不变
B.用pH试纸测得其pH值大于7
C.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未见浑浊,说明饮料不是因为含铜离子而呈蓝色
D.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浑浊,则饮料中一定含氯化钠
若用“→”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不能满足甲、乙转化关系的一个组合是 ( B )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A 水 氢气
B 稀盐酸 氢氧化钙溶液
C 铜单质 氧化铜
D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钙固体
小陈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铁粉,测得烧杯中溶液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C )
A.点a时的溶液中暂无金属铜生成
B.当加入铁粉质量为m1时,溶液变为无色透明
C.点b时过滤出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盐酸后会产生气泡
D.若纵坐标表示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所得图像不变
怎样才能让月球拥有大气层呢?科学家们分析月壤后发现,其主要成分包括SiO2、Al2O3、Fe2O3等。有人设计如图方案,给月球制造大气。
电解器中,石墨用作反应物的同时,还充当电极,这是利用了它的__导电性__(填一种物理性质);
以Al2O3为例,若电解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子数为1:1)和一种金属单质(如图),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l2O3Al+CO↑+CO2↑。
向稀硫酸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如图“●”“o”“△”表示烧杯内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NO3)2+H2SO4=BaSO4↓+2HNO3 ;其中的“△”表示__NO3-__。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若温度不够高,氧化铜可能转化为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可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小金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检验反应所得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
装置a的名称是_长颈漏斗 _;
若反应温度足够高,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加热冷却后B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_;
反应结束后,小金将装置B中所得固体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稀硫酸,若观察到 溶液变蓝色 ,则证明有氧化亚铜生成。
小金发现每到下午自己就会感到头晕犯困,怀疑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超标,于是他设计了如图装置,测量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先将装置A的注射器抽满空气,再全部推入装置B、C中,如此重复100次。
实验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抽取空气时,开关a、b的状态应是_开关a打开,b关闭_;
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推入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作用);
已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97g/L,实验前后C装置增重0.1997g,则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__1%__;
小徐看了小金的实验方案,认为实验结果可能偏大,以下支持小徐观点的是 ①③ 。
①空气中存在一些其他酸性气体也被C装置吸收
②推动注射器速度太快导致部分气体未被C装置完全吸收
③有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水蒸气从最右侧导管口进入C装置
有一份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通过以下操作,分析并计算。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由此 不能 (选填“能”或“能”)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判断的理由是Na2CO3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取16g样品完全溶于水中,逐滴加入10%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列式计算A时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10%
侯氏制碱法的反应过程可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①NH3+H2O+CO2+NaCl= NH4Cl +NaHCO3↓②2 NaHCO3Na2CO3+CO2↑+H2O
化学方程式①中横线上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假设物质的利用率为100%,每制得5.3g纯碱,需消耗多少克氨气。 1.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