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岑溪期末)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行每天使用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测量体温时不需接触人体,对准人体皮肤表面即可。它能测出体温是因为接收到人体皮肤表面发出的( )
A.可见光 B.红外线 C.超声波 D.紫外线
2.(2021八上·玉林期末)为了有效地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我市超市、学校等公共场所落实体温检测制度,工作人员使用一种叫“测温枪”的测温仪器,只要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显示人体的温度,如图所示。测温枪测温利用的是(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3.(2021八上·杜尔伯特期末)如图为日晕天象奇观,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4.(2022八上·长春期末)下列镜子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
A.望远镜 B.潜望镜 C.近视镜 D.远视镜
5.(2021八上·深圳期末)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的三个区域,①区域是红光外侧,②区域是可见的有色光带,③区域是紫光外侧。研究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①是红外线,它可用于测温仪
B.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区域②的彩色光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区域③是紫外光,它可以用于杀菌消毒
D.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6.(2021八上·揭东期末)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2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图-3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图-4中,吸管“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2021八上·龙华期末)疫情居家期间,小亮打开电视机收看《空中课堂》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色电视机面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电视屏幕上的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C.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发光的电视屏幕是天然光源
8.(2021八上·长宁期末)我们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蓝、黄 B.红、绿、蓝 C.黄、绿、蓝 D.红、绿、黄
9.(2021八上·新化期末)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不能让紫外线照射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10.(2021八上·本溪期末)秋天,在雨后的“本溪大地公园”中,彩虹当空、亭台倒影、草长莺飞、枫叶丹红.令游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对此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草长和莺飞都属于机械运动
D.人们能看到红色的枫叶,是因为枫叶是光源
二、填空题
11.(2021八上·密山期末)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 ,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可以用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的光是 。
12.(2022八上·新兴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在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做光的 ,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13.(2021八上·肃州期末)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 、 、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14.(2021八上·白云期末)图甲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乙是疫情期间的测温枪,它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s。
15.(2021八上·麦积期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对进入校园的人员测量体温,如图﹣1,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勤洗手是降低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如图一2所示的热风干手机下吹热风,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提高水的 和 ,从而加快水的 。
16.(2021八上·云浮期末)验钞机就是利用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 的原理制成的,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 。而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射 脉冲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
17.(2021八上·江油期末)如图所示光的色散实验,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选填“红”或“紫”)光;在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应用于遥控器的光的区域是 (选填“①”“②”“③”);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 ,折射角大小为 。
18.(2021八上·新化期末)光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能看到那些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比如五颜六色的花朵,这是由于光的 ;雨过天晴偶尔观望到绚丽的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
19.(2021八上·侯马期末)小明搞社会实践活动,在医院看到了很多现象,并联系到物理知识。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主要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手术室悬挂着灭菌灯发出淡紫色的光,这种淡紫色的光 (选填“是”或“不是”)紫外线;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声音的 ,以免影响他人。
三、作图题
20.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四、实验探究题
21.(2021八上·高邮期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此时看见的烛焰 (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3)如图丙用一束绿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要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 色(选填“红”或“绿”),气球能被激光射破,说明了光具有 ;
(4)如图丁是小明用乒乓球、足球和灯泡来演示日食现象,其中乒乓球代表 。
22.(2018八上·秦淮期中)
(1)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将温度计放在B处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显著变化, (选填“Ⅰ”、“II”或“Ⅲ”)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色的。
(3)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2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
24.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问题: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_______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 ?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太阳光先通过一个狭缝再射到棱镜上 ?
五、简答题
25.(2019八上·本溪月考)在宾馆饭店门口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小明猜这是靠门发射的一种看不见的光实现的,这种看不见的光是什么
26.红外线、紫外线跟我们的生活有联系,请各举两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7.如图所示,在交叉的区域内填上正确的颜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通过对物体本身辐射的红外线的测量,能准确地测量它的表面温度,所以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能测出体温是因为接收到人体皮肤表面发出的红外线。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2.【答案】C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日晕”光环颜色由七种颜色组成,与彩虹形成原理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都是光的折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或小水滴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与彩虹形成的原理相同。
4.【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望远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潜望镜利用的是平面镜改变光路,对光线没有发散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近视镜属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符合题意;
D.远视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区域①在红色光线以外,为红外线,红外线可以用于测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彩色光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仍然遵循反射定律,B错误,符合题意;
C.区域③在紫色光线以外,是紫外光,它可以用于杀菌消毒,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照射三棱镜产生可见的有色光带,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6.【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成的光学仪器,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符合题意;
D.会形成“错位”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色散现象是光的形成现象,表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的混合色。
7.【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
【解析】【解答】A.红、绿、蓝是三种单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不同颜色的光,彩色电视机面面上的丰富色彩是利用这三种光混合而成的,A符合题意;
B.电视屏幕上的白光是红、绿、蓝等色光混合而成的,不是单色光,B不符合题意;
C.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C不符合题意;
D.发光的电视屏幕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属于人造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白光是复色光。
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利用红外线制作热谱仪、夜视仪、照相机红外线敏感胶片、电视遥控等。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8.【答案】B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了五彩斑斓的各种颜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
9.【答案】D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不是红、黄、蓝,A不符合题意;
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B不符合题意;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反射,让各个角落里的观众都能够看到,C不符合题意;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感光,用于验钞和防伪;适当的紫外线照射能够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对钙的吸引,但过量对人体有害;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常用于杀菌消毒;红外线的热效应强,物体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线越强。常用在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加热、红外线遥控等方面。
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10.【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反射;光的色散;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A.彩虹是由于雨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小水珠,太阳光经过小水珠形成的色散现象,A符合题意;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C.草长是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人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反射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枫叶不是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彩虹是光是色散现象;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源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11.【答案】紫外线;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较强,可以用来杀菌、消毒、验钞等,因此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红外线的热作用较强,可以利用红外遥感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等,遥控电视的光是红外线。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2.【答案】(1)色散;牛顿
(2)不是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即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靓、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即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白光不是一种单色光。
【分析】(1)白光被分解为多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现象,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2)白光是复合色。
13.【答案】蓝;靛;色散;绿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分析】白光是多种色光的混合色,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14.【答案】热胀冷缩;-4;红外线;247.7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红外线;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将不便于观察的温度转换为便于观察的液柱的长度;如图,液柱的上表面处于0℃的下方,故读数为-4℃。
人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测温枪就是根据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来测量人体的体温的。
秒表读数的时候小表盘是用来读取分钟的,大表盘是用来读取多少秒。原理是将小表盘的一分钟分成两圈,一圈30s。如图可知小表盘读4分钟,并且是4分钟刚过,没有超过30s,故按第一圈读,读7.7s,故秒表的读数为
【分析】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测温枪利用红外线测量温度;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的位置,测量温度。
15.【答案】红外线;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蒸发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红外线
【解析】【解答】红外线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同时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分析】测温枪利用红外线工作;提高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16.【答案】发光;灭菌;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检验钞票中的荧光物质,从而辨别真假。
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用紫外线来灭菌。
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制成的。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7.【答案】紫;③;37°;43°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处为紫光,B处为红光;红光之外是红外线,遥控器的光主要是红外线,因此,红外线的区域应该是③区。
(2)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53°,所以入射角为90°﹣53°=37°
如图:
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7°。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100°﹣53°=47°
因此折射角为90°﹣47°=43°
【分析】(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在可见光中,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主要是红外线。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8.【答案】反射;色散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花朵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是由于花朵反射的不同色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雨后,我们会看到天空中有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发出的复色光经过空中的小水滴时发生色散,变成七种单色光,所以就出现了彩虹。
【分析】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19.【答案】信息;超声波;不是;响度
【知识点】紫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情况,此时声是传递的信息。
B超主要利用探头发射脉冲超声进入人体各层组织界面后,产生反射脉冲电信号,在监视屏幕上来诊断疾病。
紫外线在可见紫色光之外的不可见光,人眼看不到,所以看见的淡紫色光线不是紫外线。
“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音量的大小,以免影响他人休息,音量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
【分析】根据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B超利用了超声波;紫外线肉眼看不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
20.【答案】解: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下至上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偏折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故折射后上端处为红光,下端处是紫光.根据折射规律画出大致的光路,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据此画图.
21.【答案】(1)蓝
(2)同一直线上;不是
(3)红;能量
(4)月球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
【解析】【解答】(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甲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图乙通过两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两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3)由于用绿色激光照射气球,红色能够吸收所有绿光,故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红色;因为光具有能量,所以气球能被激光射破。
(4)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故灯泡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月亮球,足球代表地球。
【分析】(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3)(3)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说明了光具有能量。
22.【答案】(1)紫;Ⅲ
(2)无
(3)只有一条绿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因为三棱镜倒置,所以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电视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
故答案为:Ⅲ区;(2)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说明该玻璃是无色透明的;(3)将白屏换成绿色纸板,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会观察到绿色纸板上只有一条绿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23.【答案】(1)荧光物质
(2)反射
(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知识点】紫外线
【解析】【解答】(1)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2)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它在传播时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紫外线:看不见的光)
【分析】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以使荧光物质反光.
24.【答案】(1)A
(2)因为实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滤光片过滤后,只有红光通过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4)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太阳光是有七色光(多种色光)组合而成的复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A符合题意;
而不是棱镜中含有七色光,B不符合题意。(2)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
实验二中,只让红光通过棱镜时,经过棱镜的折射,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说明不是棱镜含有七色光;而实验一中,太阳光(白光)照射到棱镜,被分解成了七色光。
说明实验一中彩色光带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3)由实验一图,可看出太阳光折射后,紫光在最左侧,偏折最厉害,红光在最右侧,偏折最小。
所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不同种颜色的光线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形成的,即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同而形成色散现象。(4)因为当光束越窄时,在光屏上能够得到依次排列的各色光,光带明显,颜色分明;
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光束宽,形成的不同颜色的光带会有重合,而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所以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排列的七色光带。
【分析】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在(4)中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25.【答案】解:自动门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因此这种看不见的光是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分析】自动门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26.【答案】解: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紫外线能够杀死微生物,所以在医院用紫外线灯来杀菌,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紫外线能够杀死微生物,所以在医院用紫外线灯来杀菌,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27.【答案】解: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红、蓝颜料混合成的颜色是紫色;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
故答案为: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基色.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岑溪期末)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行每天使用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测量体温时不需接触人体,对准人体皮肤表面即可。它能测出体温是因为接收到人体皮肤表面发出的( )
A.可见光 B.红外线 C.超声波 D.紫外线
【答案】B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通过对物体本身辐射的红外线的测量,能准确地测量它的表面温度,所以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能测出体温是因为接收到人体皮肤表面发出的红外线。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2.(2021八上·玉林期末)为了有效地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我市超市、学校等公共场所落实体温检测制度,工作人员使用一种叫“测温枪”的测温仪器,只要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显示人体的温度,如图所示。测温枪测温利用的是(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答案】C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3.(2021八上·杜尔伯特期末)如图为日晕天象奇观,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日晕”光环颜色由七种颜色组成,与彩虹形成原理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都是光的折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或小水滴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与彩虹形成的原理相同。
4.(2022八上·长春期末)下列镜子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
A.望远镜 B.潜望镜 C.近视镜 D.远视镜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望远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潜望镜利用的是平面镜改变光路,对光线没有发散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近视镜属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符合题意;
D.远视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2021八上·深圳期末)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的三个区域,①区域是红光外侧,②区域是可见的有色光带,③区域是紫光外侧。研究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①是红外线,它可用于测温仪
B.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区域②的彩色光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区域③是紫外光,它可以用于杀菌消毒
D.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区域①在红色光线以外,为红外线,红外线可以用于测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彩色光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仍然遵循反射定律,B错误,符合题意;
C.区域③在紫色光线以外,是紫外光,它可以用于杀菌消毒,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照射三棱镜产生可见的有色光带,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6.(2021八上·揭东期末)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2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图-3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图-4中,吸管“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成的光学仪器,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符合题意;
D.会形成“错位”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色散现象是光的形成现象,表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的混合色。
7.(2021八上·龙华期末)疫情居家期间,小亮打开电视机收看《空中课堂》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色电视机面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电视屏幕上的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C.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发光的电视屏幕是天然光源
【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
【解析】【解答】A.红、绿、蓝是三种单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不同颜色的光,彩色电视机面面上的丰富色彩是利用这三种光混合而成的,A符合题意;
B.电视屏幕上的白光是红、绿、蓝等色光混合而成的,不是单色光,B不符合题意;
C.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C不符合题意;
D.发光的电视屏幕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属于人造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白光是复色光。
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利用红外线制作热谱仪、夜视仪、照相机红外线敏感胶片、电视遥控等。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8.(2021八上·长宁期末)我们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蓝、黄 B.红、绿、蓝 C.黄、绿、蓝 D.红、绿、黄
【答案】B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了五彩斑斓的各种颜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
9.(2021八上·新化期末)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不能让紫外线照射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答案】D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不是红、黄、蓝,A不符合题意;
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B不符合题意;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反射,让各个角落里的观众都能够看到,C不符合题意;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感光,用于验钞和防伪;适当的紫外线照射能够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对钙的吸引,但过量对人体有害;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常用于杀菌消毒;红外线的热效应强,物体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线越强。常用在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加热、红外线遥控等方面。
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10.(2021八上·本溪期末)秋天,在雨后的“本溪大地公园”中,彩虹当空、亭台倒影、草长莺飞、枫叶丹红.令游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对此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草长和莺飞都属于机械运动
D.人们能看到红色的枫叶,是因为枫叶是光源
【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反射;光的色散;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A.彩虹是由于雨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小水珠,太阳光经过小水珠形成的色散现象,A符合题意;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C.草长是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人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反射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枫叶不是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彩虹是光是色散现象;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源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二、填空题
11.(2021八上·密山期末)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 ,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可以用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的光是 。
【答案】紫外线;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较强,可以用来杀菌、消毒、验钞等,因此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红外线的热作用较强,可以利用红外遥感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等,遥控电视的光是红外线。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2.(2022八上·新兴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在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做光的 ,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答案】(1)色散;牛顿
(2)不是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即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靓、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即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白光不是一种单色光。
【分析】(1)白光被分解为多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现象,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2)白光是复合色。
13.(2021八上·肃州期末)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 、 、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答案】蓝;靛;色散;绿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分析】白光是多种色光的混合色,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14.(2021八上·白云期末)图甲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乙是疫情期间的测温枪,它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s。
【答案】热胀冷缩;-4;红外线;247.7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红外线;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将不便于观察的温度转换为便于观察的液柱的长度;如图,液柱的上表面处于0℃的下方,故读数为-4℃。
人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测温枪就是根据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来测量人体的体温的。
秒表读数的时候小表盘是用来读取分钟的,大表盘是用来读取多少秒。原理是将小表盘的一分钟分成两圈,一圈30s。如图可知小表盘读4分钟,并且是4分钟刚过,没有超过30s,故按第一圈读,读7.7s,故秒表的读数为
【分析】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测温枪利用红外线测量温度;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的位置,测量温度。
15.(2021八上·麦积期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对进入校园的人员测量体温,如图﹣1,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勤洗手是降低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如图一2所示的热风干手机下吹热风,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提高水的 和 ,从而加快水的 。
【答案】红外线;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蒸发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红外线
【解析】【解答】红外线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同时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分析】测温枪利用红外线工作;提高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16.(2021八上·云浮期末)验钞机就是利用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 的原理制成的,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 。而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射 脉冲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
【答案】发光;灭菌;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检验钞票中的荧光物质,从而辨别真假。
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用紫外线来灭菌。
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制成的。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7.(2021八上·江油期末)如图所示光的色散实验,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选填“红”或“紫”)光;在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应用于遥控器的光的区域是 (选填“①”“②”“③”);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 ,折射角大小为 。
【答案】紫;③;37°;43°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处为紫光,B处为红光;红光之外是红外线,遥控器的光主要是红外线,因此,红外线的区域应该是③区。
(2)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53°,所以入射角为90°﹣53°=37°
如图:
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7°。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100°﹣53°=47°
因此折射角为90°﹣47°=43°
【分析】(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在可见光中,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主要是红外线。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8.(2021八上·新化期末)光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能看到那些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比如五颜六色的花朵,这是由于光的 ;雨过天晴偶尔观望到绚丽的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
【答案】反射;色散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花朵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是由于花朵反射的不同色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雨后,我们会看到天空中有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发出的复色光经过空中的小水滴时发生色散,变成七种单色光,所以就出现了彩虹。
【分析】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19.(2021八上·侯马期末)小明搞社会实践活动,在医院看到了很多现象,并联系到物理知识。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主要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手术室悬挂着灭菌灯发出淡紫色的光,这种淡紫色的光 (选填“是”或“不是”)紫外线;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声音的 ,以免影响他人。
【答案】信息;超声波;不是;响度
【知识点】紫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情况,此时声是传递的信息。
B超主要利用探头发射脉冲超声进入人体各层组织界面后,产生反射脉冲电信号,在监视屏幕上来诊断疾病。
紫外线在可见紫色光之外的不可见光,人眼看不到,所以看见的淡紫色光线不是紫外线。
“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音量的大小,以免影响他人休息,音量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
【分析】根据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B超利用了超声波;紫外线肉眼看不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
三、作图题
20.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答案】解: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下至上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偏折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故折射后上端处为红光,下端处是紫光.根据折射规律画出大致的光路,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据此画图.
四、实验探究题
21.(2021八上·高邮期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此时看见的烛焰 (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3)如图丙用一束绿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要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 色(选填“红”或“绿”),气球能被激光射破,说明了光具有 ;
(4)如图丁是小明用乒乓球、足球和灯泡来演示日食现象,其中乒乓球代表 。
【答案】(1)蓝
(2)同一直线上;不是
(3)红;能量
(4)月球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
【解析】【解答】(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甲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图乙通过两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两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3)由于用绿色激光照射气球,红色能够吸收所有绿光,故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红色;因为光具有能量,所以气球能被激光射破。
(4)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故灯泡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月亮球,足球代表地球。
【分析】(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3)(3)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说明了光具有能量。
22.(2018八上·秦淮期中)
(1)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将温度计放在B处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显著变化, (选填“Ⅰ”、“II”或“Ⅲ”)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色的。
(3)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答案】(1)紫;Ⅲ
(2)无
(3)只有一条绿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因为三棱镜倒置,所以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电视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
故答案为:Ⅲ区;(2)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说明该玻璃是无色透明的;(3)将白屏换成绿色纸板,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会观察到绿色纸板上只有一条绿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2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
【答案】(1)荧光物质
(2)反射
(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知识点】紫外线
【解析】【解答】(1)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2)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它在传播时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紫外线:看不见的光)
【分析】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以使荧光物质反光.
24.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问题: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_______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 ?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太阳光先通过一个狭缝再射到棱镜上 ?
【答案】(1)A
(2)因为实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滤光片过滤后,只有红光通过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4)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太阳光是有七色光(多种色光)组合而成的复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A符合题意;
而不是棱镜中含有七色光,B不符合题意。(2)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
实验二中,只让红光通过棱镜时,经过棱镜的折射,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说明不是棱镜含有七色光;而实验一中,太阳光(白光)照射到棱镜,被分解成了七色光。
说明实验一中彩色光带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3)由实验一图,可看出太阳光折射后,紫光在最左侧,偏折最厉害,红光在最右侧,偏折最小。
所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不同种颜色的光线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形成的,即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同而形成色散现象。(4)因为当光束越窄时,在光屏上能够得到依次排列的各色光,光带明显,颜色分明;
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光束宽,形成的不同颜色的光带会有重合,而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所以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排列的七色光带。
【分析】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在(4)中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五、简答题
25.(2019八上·本溪月考)在宾馆饭店门口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小明猜这是靠门发射的一种看不见的光实现的,这种看不见的光是什么
【答案】解:自动门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因此这种看不见的光是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分析】自动门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26.红外线、紫外线跟我们的生活有联系,请各举两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解: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紫外线能够杀死微生物,所以在医院用紫外线灯来杀菌,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紫外线能够杀死微生物,所以在医院用紫外线灯来杀菌,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27.如图所示,在交叉的区域内填上正确的颜色.
【答案】解: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红、蓝颜料混合成的颜色是紫色;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
故答案为: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基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