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海洋与人类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海洋与人类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2 09: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地理 湘教版(2019)必修一
地球上
的水



:主要环节
分类
治理
类型
洪涝灾害
洪水、雨涝










盐度
温度
联系四大圈层
维持全球水动态平衡
影响气候变化
塑造地表形态
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密度
波浪
为人类提供资源
水平分布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随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整体知识网络结构
潮汐
洋流
海洋与人类
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
意义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矿产、生物、空间
开发、保护
人类对海洋的影响
暖流: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白天称为潮;夜晚称为汐
寒流: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用途
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海洋矿产
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
重大问题。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整体知识网络结构
海洋与
人类
海岸带
的影响
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等
:滨海砂矿
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储量十分可观
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药品和保健品
全球可燃冰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2倍
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种类
:油气资源
:可燃冰
:运输空间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
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
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
:其他利用方式
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
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通过阅读各类图片和资料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并举例。
2. 认识海洋现状,能说出正确开发利用海洋的措施。
3. 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一)海洋生物资源: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包括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1. 定义:
2 . 海洋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的资源。
为人类提供食品、生活用品、工业原料、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3 . 作用:
海洋生物资源
深海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
从海底喷溢出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周围海水的,称为热液;温度与周围海水接近的,则称为冷泉。海底冷泉是继海底热液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两者都反映了海底的极端环境。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不依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生化作用生产有机质,所以这样的食物链又被称为“黑暗食物链”。深海热液和冷泉活动区域是海底生命活跃的地方,热液生态系统与冷泉生态系统并称为“深海绿洲”。
阅读:
深海热液喷口及热液生物群落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
( 1 )开发远洋和深海的鱼类及大型无脊椎动物,首先是水深 200 ~ 2 000米及更深处的,同时改革传统的捕捞方法。
( 2 )开发海洋食物链等级较低的种类,如南极磷虾资源。
( 3 )大力发展太陆架水域的养殖和增殖业,实现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
学法指导:
(1)油气资源 :
( 二)海洋矿产资源:
① 全球海洋油气储量 :
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 34%。
② 海洋油气资源分布:
a . 大陆架 :
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总储量的 60%。
b . 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 :
油气资源潜力可观,而目前仅开发了3%。
③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 :
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属于海洋能源。
易错辨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属于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指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化学能等能源。海洋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 2 ) 可燃冰 :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全球可燃冰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2倍。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除课文介绍的类型外,你还了解哪些海洋矿产资源
锰结核多分布在海深4 000米以下,全球海洋以1000万吨/年的速度在洋底不断堆积。
滨海砂矿
阅读:
易错辨析:
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
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海滨沉积物中蕴藏着许多贵重矿物,如金刚石、砂金、砂铂、金红石、错石、独居石、钛铁矿等。钛可从金红石、钛铁矿中提取。钛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比重小、强度大、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目前世界上所生产的大部分钴石、金红石、独居石、钛铁矿均来自滨海砂矿。
易错辨析:
滨海砂矿是河流和风把陆地上的岩矿碎屑物质带入海中,再经海浪、潮汐、沿岸流等外力的分选和搬运,在海滨的适宜地段富集成矿,因此,滨海砂矿来源于陆地。
温馨提示:
(三)海洋空间资源:
2 .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
1.概念:
指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
( 1 )运输空间:
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
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 2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
( 3 )其他利用方式:
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
上博览会等
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易错辨析:
(1) 环境的特殊性:
海面——多变的气象及海水运动。
(2) 海底——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3) 海水——强腐蚀性。
(4) 海冰——强破坏性。
海洋空间资源的特性
知识链接:
易错辨析:
海上城市
海上城市指在海上建设城市,是未来新兴城市的发展形式之一,在未来建设海上城市是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重要途径。
知识链接: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
1 . 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
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等都可能影响海洋。
2 .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 :
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3 .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问题 原因 危害 分布
海洋 环境 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海洋 生态 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生赤潮等 海岸带
海平面 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资源
练习
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 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 . 藻类 B . 虾类 C . 鱼类 D . 哺乳类
2 . 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  )
① 丰富多样的食品 ② 生活用品
③ 工业原料 ④ 化学药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D
A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领海面积广阔,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中表示大陆架区域的是( )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
A.岛屿众多,大陆架狭窄
B.海洋灾害种类少
C.海洋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多
D.海洋生态环境良好
B
C
随着世界人口的猛增.陆地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完成下列小题。
5. 下列叙述属于海洋空间利用同一领域的是( )
A.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电缆、海上电站
C.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6. 下列空间利用方式属于海洋交通空间利用的是( )
A. 海水养殖、海滨浴场 B. 海洋公园、海底电缆
C. 海上船舶、海底管道 D. 海上油库、海底隧道
A
C
7.人们对海岸带的开发中,土地利用的方式是( )
A.围海造陆 B.海洋捕捞
C.海洋旅游 D.海水养殖
8. 在合理利用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措施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加强近海域捕捞强度,控制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②严格禁止近海捕捞
③防止海洋污染
④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⑤实行伏季休渔的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A
C
9. 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
A.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 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C. 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 利用麦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10. 下列哪个不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因素( )
A. 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B. 施入农田的杀虫剂
C.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D. 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D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