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物质的构成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20·福建福州·中考真题)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2.(2020·福建龙岩·中考真题)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3.(2021·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D.1克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2019·陕西·咸阳百灵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气体易被压缩 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B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热胀冷缩 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D 水结成冰 因为分子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5.(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利用蒸发、冷凝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蒸发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B.蒸发时,海水的质量变大
C.冷凝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变
D.冷凝时,淡水的体积不变
6.(2020·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2019·四川·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8.(2019·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9.(2020·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原子质量是30.97 B.Cl表示一个氟原子
C.三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10.(2019·江苏·江阴市长寿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是某位同学对开学来化学学习的有关内容进行的归纳:①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②所有原子内部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③物质与氧气的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④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⑤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⑥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作火箭发射的高能燃料。 其中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个 B.2个 C.3 个 D.4个
11.(2020·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二、填空题
12.(2020·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周期,它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
(3)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13.(2020·山东·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二模)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
③是______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14.(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H2 ②_____ Mg2+ ④_____ ⑤ _____
符号的意义 ①_____ 2个氯原子 ③_____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硫酸铝
15.(2021·甘肃·酒泉市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变化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 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 分子变小了
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过程的一条宏观信息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6.(2021·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其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求
(1)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
(2)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17.(2020·浙江·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期中)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2C.1个12C的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12CO2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若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18.(2020·四川阿坝·九年级期末)有媒体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DMP)其化学式为C10H10O4可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1)塑化剂(DMP)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塑化剂(DMP)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3)塑化剂(DMP)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A
6.D
7.B
8.A
9.C
10.B
11.B
12.(1) 二 (2)非金属 (3)失 S
13. (1) 氦 (2)①②
14. (1) 2Cl (2)O2 Al2(SO4)3 (3)两个氢分子 镁离子
15. (1) 氢原子和氧原子 (2)AC (3)物理变化
16.(1)22;
(2)设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由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m=7.972×10-26kg;
答: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为7.972×10-26kg。
17.
18.(1)194;(2)60:5:32;(3)61.9%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