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期地理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 分值:100分 难易度:0.62 区分度:0.35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 )
本部分共 20 道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
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 3 分)
A.①断层发生在玄武岩形成后 B.②处底部的地质构造是向斜
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 年 2 月 7日,五星红旗在恩
C.③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D.形成的先后顺序④①②③
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
下图是某学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先
题。
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均速将饮料瓶中的水
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实验过程中( )
1.2 月 7 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 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
A.2 月 7 日 9 时 B.2 月 7 日 15 时 C.2 月 7 日 17 时 D.2 月 8 日 7 时
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得越多 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运得越远
2.恩克斯堡岛上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奠基之日( )
5.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
A.上海 6:00 前日出 B.伦敦夕阳西下 C.广州正午杆影朝南 D.北京日出东南
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 B.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
3.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岩层及构造( )
C.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 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
6.下列有关该模型模拟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A.为河流的上游,常见 V 形峡谷地貌 B.乙处适宜发展聚落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C.为河流中下游,以搬运、堆积作用为主 D.丁处适合修建河港 10.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甲:热力原因辐合 B.乙:动力原因下沉
C.甲:动力原因上升 D.乙:热力原因辐散
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据此回答。
1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7.图中 ( )
A. 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的 B. 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下图某地地质剖面图(图甲)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C. 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 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8.图示地区中 ( )
A. a 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 b 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 c 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 d 区域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读全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2.图甲中 4 岩层的形成过程与图乙中相对应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020年 11月 10 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沉 10909 米,刷新了中
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分布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北半球( )
试卷第 2 页,共 6 页
15.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 时~17 时 B.17 时~18 时 C.18 时~19 时 D.19 时~20 时
16.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13.关于马里亚纳海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读图回答 17~18 题。
A.该地区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B.该地区是海底岩石年龄最新的地区
C.该地区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该地区是目前进行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地区
14.下列有关马里亚纳海沟形成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24 时气温、气
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15~16 题。
试卷第 3 页,共 6 页
下表为“南京市 2016 年 3 月 5 日至 11 日天气信息统计表”。据此完成 19~20 题。
最高气 最低气 白天 夜间
风向 风力
温(℃) 温(℃) 天气 天气
3 月 5 日 21 11 阴 阴 西风 3~4 级
3 月 6 日 19 1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3~4 级
3 月 7 日 16 7 阴 小雨 东南风 3~4 级
3 月 8 日 8 1 中雨 小雨 东北风 5~6 级
3 月 9 日 7 1 多云 阴 东北风 3~5 级
3 月 10 日 7 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4~5 级
3 月 11 日 11 2 多云 多云 西南风 微风
19. 引起 3 月 5 日至 11 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17.在形成图 1 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图 2 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与 3 月 5 日相比,3 月 10 日( )
A.空气质量更差 B.大气辐射增强 C.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D.气压更低
试卷第 4 页,共 6 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
21.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图甲)和地球光照图(图乙,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7 分)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 C 点风向的变化。(4 分)
(1)图乙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该节气时地球在图甲中数码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图乙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____;B 点的昼长是________个小时。 (2)说出城市 A 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 A 的天气现象。(4 分)
(3)图乙中 A、B、C 三点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图甲中在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
过程中,A 地昼长________(变长、变短),B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变大、变小)。
22.读“澳大利亚附近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1 分)
(3)说出 9 月 10 日 6 时城市 B 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3 分)
23.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试卷第 5 页,共 6 页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4 分)
(2)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
形成过程。(4 分)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2 分)
(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4 分)
(3)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6 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
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试卷第 6 页,共 6 页1 A 2 D 3 D 4 C 5 D 6 C 7 D 8 D 9 B 10 B 11 C
12 A 13 C 14 A 15.C 16 B 17.C 18.B 19.D 20.C
21夏至 ① (23°26′N,90°W) 8 A=C>B 变长 变小
22答案 (1)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C点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2)冷锋。天气现象:风力增大,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降雨。(任答两点即可)
(3)1 012~1 020 hPa。水平方向逆时针辐散(或由中心向四周逆时针方向流动);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23
答案 (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乙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3)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但多旱涝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24
(1)受到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3)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试卷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