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生物学
期中专区
高二上学期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04 06:27:59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C C C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D B C D A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A D A D D C D D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31 32 33 34 35
BCD ABC AB AB ABC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答案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36.(10分)除特殊标注外均1分
(1) 感受器 d
(2) 神经递质 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3) 神经中枢 a、c、d、e
(4) 肌肉或腺体
37.(8分)每空1分
(1) 体温中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2) 神经调节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3) 胰岛A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38.(12分)每空1分
(1) 特异性受体(a) 蛋白质(或糖蛋白) ④⑥
(2) 抗原 细胞因子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3) 溶酶体 抗体 细胞凋亡
(4) ③ IgM IgG
(10分)每空1分
(1) 发育的种子 色氨酸 主动运输
(2)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3) 10-8 抑制 促进 (4) 大于m,小于M 不能庆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胰腺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液、B液和C液
B.长期营养不良导致A液渗透压减小,B液增多
C.A液中的物质可以进入B液和C液中
D.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反应发生在A液中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气寒冷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B.葡萄糖、乙酰胆碱、CO2、溶菌酶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依据本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
B.Ⅱ、Ⅲ、Ⅳ可分别表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C.喝水多则经Ⅳ排出的尿就多,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
D.乙的pH是由其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4.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D.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6.根据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器官为下丘脑,则CO2浓度A处高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B处低于A处
C.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低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低于B处
7.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基本是倒置的
B.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引起上肢运动
D.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正立的
8.当面临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时,同学们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试发挥,但当人体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时,常会导致心律失常、胸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胃肠蠕动加快
B.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加快
C.过度紧张、焦虑会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变慢导致食欲不振
D.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导致消化不良
9.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表示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的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B.图中e为感受器
C.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缩手反射不会存在
10.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其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松果体细胞
B.与HPG轴相似的还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轴
C.图中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此时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
D.长时间熬夜使用手机,可能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个体的生殖周期
11.如下图所示,图1是完成一次神经冲动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图2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是电极,c是灵敏电位计。请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提高细胞外Na+浓度,则图1中C点上移
B.引起A时刻膜电位变化的因素一定是局部电流
C.图1中A点之前和AC段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相同的
D.刺激图2中b处,乙收缩,但c中指针不发生偏转
1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下图所示的过程。据下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注: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相同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C.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细胞需要经过内环境
D.下丘脑细胞上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13.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研究表明,蝎毒液中的多肽毒素能够与可兴奋细胞的Na+通道特异性结合,并对细胞活性进行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蝎毒液中的多肽毒素可能阻断了Na+通道的通透性
B.研究中发现蝎毒液能降低细胞外的K+浓度,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C.将蝎毒液制成药物干粉时,为确保药效,应选择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炮制
D.多肽毒素能与离子通道特异性结合,有助于研究离子通道的功能
1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狂犬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入侵神经细胞一定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B.狂犬病毒侵入细胞后移动的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相同
C.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D.狂犬病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能导致相应神经元Na+内流速度减慢
1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某同学感冒发热39℃,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②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④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⑤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⑥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④⑤
16.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学习与记忆属于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不能听懂别人说话
B.情绪不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消极情绪的不断累积就可能形成抑郁症
C.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皮层的W区受损伤使人患失写症
D.长时记忆可能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脑区有关
17.某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升高使 AC 神经元的阳离子通道(TrpA1)被激活,阳离子内流导致AC神经元兴奋。该信号通过神经传导,最终抑制 PI 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夜晚觉醒。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C神经元可接受高温刺激并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形式将兴奋传至DN1P神经元
B.抑制AC神经元中TrpAl基因的表达会使高温促进夜晚觉醒的作用减弱
C.某药物可促进突触间隙中CNMa的分解,从而减弱高温对夜晚睡眠质量的影响
D.DN1P神经元释放的递质CNMa与CNMa受体结合使PI神经元兴奋
1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血液,排除了盐酸直接作用于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
B.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及沃泰默实验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一定不受神经的调节
C.如果按照沃泰默解释,在胰液的分泌过程中,效应器为胰腺
D.胰液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作用于小肠,促进食物消化
19.下列关于人体中几种信息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可随血液运至全身,但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台并起作用后可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C.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以及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0.动物激素在生活生产上有广泛应用,但是使用不当会影响动物和人体的健康。下列关于激素的应用,合理合法的是( )
A.在鱼类养殖中可以用性激素类药物促进卵和精子的成熟,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
B.给猪饲喂瘦肉精激素类药物,提高猪的瘦肉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C.幼年侏儒症患者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促进骨的生长,来缓解身材矮小症状
D.运动员可通过服用睾酮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
21.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从口入”是因为消化道没有第一道防线,病原体直接进入人体引起疾病
B.结核分枝杆菌侵染人体后只能引起体液免疫,不能引起细胞免疫
C.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和T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
D.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2.如图是细胞免疫过程简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细胞处理抗原后其表面有抗原MHC复合体
B.虚线部分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
C.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
D.②过程中记忆细胞受到相同的抗原刺激后才能被激活
23.下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整个特异性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是图中的细胞④
B.细胞⑤增殖分化出细胞⑥和⑦,细胞⑥能够识别抗原并分泌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物质②
C.与细胞⑤相比,细胞⑥含特有的与分泌物质②相关的细胞器
D.无论机体再次接触何种抗原,细胞⑦、细胞⑨都能迅速增殖和分化
24.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一定存在内环境中
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并都需要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C.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且三种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淋巴液中存在的氧气可以进入组织液
25.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的机制,下列叙述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
A.如果信号细胞是内分泌腺细胞,则信号分子传递信息一定要经过体液的运输
B.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不需要两个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C.信号分子和受体的结合一定需要蛋白质分子之间空间结构的契合
D.若靶细胞是神经细胞,则信号分子①一定是神经递质
26.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能导致组织水肿,而且发作迅速,消退较慢
B.基于免疫自稳,机体中的某些T细胞可识别癌细胞表面的PD—L1,并将其裂解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与自身免疫疾病都是免疫能力低下所致
D.人体分泌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导致的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27.人类基因D编码红细胞表面的RhD蛋白,其等位基因d不编码蛋白质。基因型为DD或Dd的被称为Rh阳性(Rh+),基因型为dd被称为Rh阴性(Rh-),下表为母亲和胎儿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表。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D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的人接受Rh+人的血液后,才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该抗体。RhD抗体可以透过胎盘。当Rh-的母亲怀有Rh+的胎儿时,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RhD蛋白可以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体。如果此抗体进入胎儿的循环系统,会使胎儿的红细胞发生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当母亲和胎儿的RhD不相容时,一般情况下,第一胎生产不会发生临床的症状。但当母亲第二次生育时,就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胎生产不会发生临床症状是因为母体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过程
B.RhD蛋白在特异性免疫免疫中相当于免疫活性物质中的细胞因子
C.第二胎发生新生儿溶血的原因是相应抗体附着在肥大细胞表面
D.第一胎后短时间接受RhD蛋白的抗体注射可预防第二胎新生儿溶血
28.下列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部位”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B.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就是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C.单侧光引起的弯曲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D.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就是胚芽鞘的弯曲部位
29.某研究性课题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B.实验结果表明①②③④含有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30.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d点浓度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31.如图表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B.激素甲作用于靶细胞促进其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调节激素乙合成分泌过程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和神经递质
D.激素甲和激素乙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
32.为了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小组选取同种且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进行饲养。饲养第30天时,对其实施切除手术,手术后再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等分成①②③④四组,在第40天时分别注射不同激素及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该实验需要手术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
B.该实验中选取的大鼠的性别、培养天数、初始体重属于实验要控制的无关变量
C.该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在促进大鼠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该实验中第④组注射的每种激素量分别与第②、第③组注射的激素量相等
33.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
B.进食后,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
C.寒冷刺激下,激素Ⅰ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D.饮水过多时,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活动的激素Ⅲ含量上升
34.下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迟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35.下图1为棉花植株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棉花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据图2可知,生长素既抑制植物生长,也能促进其生长,且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B.将图1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现为背地生长,与根部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若图1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c,则②处生长素浓度处于c~e范围
D.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以增加棉花产量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36.(10分)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该物质的释放方式为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若图乙中的A细胞为传出神经元,则B细胞可表示为_________细胞。
37.(8分)图1中的①②表示结构,a~d表示相应的物质,甲、乙表示相应器官;图2是一种血糖调控模式,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体温恒定是机体代谢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刺激后,图1中下丘脑的____________兴奋,引起①分泌物质a增多,则物质a是____________,最终引起c分泌增加,在此过程中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感冒发热患者通常会在服药后因大量出汗散热而退烧,排汗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排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②所分泌的____________增多,其作用于乙的________________,导致尿量减少。
(3)图2中A表示葡萄糖,当人体饥饿时,通过途径①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所分泌的激素通过途径②促进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
38.(12分)如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图解,图中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a~c表示物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新增了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l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图2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①,被细胞①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识别,其化学本质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图1中能表示记忆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细胞②的增殖分化,既需要_________________刺激信号,同时也需要细胞①分泌的物质b_________________的刺激,物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细胞⑤与被病毒感染的肺组织细胞密切接触后,能激活组织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中的酶,从而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被_________________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4)图2中的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由图1中细胞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释放,________________抗体阳性可提示感染时间较长的既往感染,而__________________抗体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
39.(10分)请据图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在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其对应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2)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芽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最终大于___________mol· L-1,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丙图信息,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____。茎的背地性生长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