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盐化学肥料基础拔高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盐化学肥料基础拔高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2 11:4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盐化学肥料基础拔高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Cl-、Na+ B.OH-、K+、NO、Ba2+
C.Mg2+、SO、Al3+、NO D.Na+、CO、Ca2+、Cl-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O+CaO═Ca(OH)2
B.Na2SO4+BaCl2═2NaCl+BaSO4↓
C.H2+CuOCu+H2O
D.3CO+Fe2O32Fe+3CO2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2+、SO、NO
B.Fe2+、SO、OH-
C.Na+、NO、OH-
D.Ag+、NO、Cl-
4.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要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碳铵和磷矿粉 ①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②观察颜色
B 氧化铜和铁粉 ①观察颜色 ②用磁铁吸
C 苏打和小苏打 ①溶于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加稀盐酸后观察
D 黄铜和18K黄金 ①加稀盐酸 ②加热后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5.小明外出游玩,发现路边的小麦叶子发黄、有倒伏现象,他建议田主应该施用一种复合肥料,这种复合肥料是
A.CO(NH2)2
B.KCl
C.KNO3
D.NH4HCO3
6.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溶液中 D.加入溶液中
7.工业用反应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化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的是
A.KNO3 B.Ca3(PO4)2
C.NaNO3 D.NH4Cl
9.鉴别①NaCl ②MgSO4 ③CuCl2 ④BaCl2 ⑤NaOH五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则被鉴别出来物质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⑤④① B.③⑤②④① C.③⑤④①② D.③②⑤①④
10.下列实验设计、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持续加热碳酸氢铵,最终有白色固体残留
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二、填空题
11.某化肥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
(1)此包化肥中含氮的质量为________kg。
(2)该化肥的化学性质为:①与碱性物质混用会因放出________而损失肥效;②________。
(3)该化肥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物质A-G分别由H、O、S、C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各物质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横坐标的数值对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方向。请回答: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3.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只有百余种,可这百余种元素构成了千万种物质。
(1)同种元素或不同种元素都能形成多种物质。
I.列举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_______
II.由C、H元素组成的一类物质包含C2H4,C3H6,C4H8—CnH2n等多种物质,这类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2)19世纪,俄国化学家雄勒和李比希发观下表中的两种物质。。
物质 主要性质
氰酸银AgCNO 白色晶体,难溶于水,密度4.0g/cm3 常温下稳定,受热会分解
雷酸银AgONC 白色晶体,不溶于水,密度4.0g/cm3 常温下稍微触碰即爆炸
I.请归纳出一例氰酸银的化学性质_______
II.氰酸银和雷酸银是否为同种物质?答:_______(填“是”或“不是”)判断理由是:_______
III.有一种反应类型,通过交换成分得到生成物,人们形象比喻成交换男女舞伴,两对男女跳交谊舞,中途交换男女舞伴,如氰酸银可由氰酸钾(KCNO)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制得。该反应表达表达式为_______
14.溶液及物质的溶解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g。
(3)将70°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C,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溶液。
(4)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所含营养元素有_____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这种营养液150kg,需要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kg。
三、实验题
15.如图为实验室加热碱式碳酸铜(即“铜绿”)的装置,试回答
(1)实验装置中,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这是因为_____。
(2)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取出来,再移去酒精灯,这是因为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内的气体温度降低,_____减小,烧杯里的石灰水就会沿导管进入热的试管里,使试管炸裂。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试管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_____。
16.某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 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a b c
______
现象 溶液变为 _____ 色 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钙能与 ___ (填物质类别)反应
② 向试管b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Ⅰ.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__ 。
Ⅱ.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________ 。
Ⅲ.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下图中错误的是 ________ 。
四、计算题
17.实验室里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这瓶烧碱的纯度,称取该样品5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烧碱样品中:
(1)生成沉淀的实质是______。
(2)求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8.将34.8 g硫酸钾溶于100 g热水中,再加适量的硝酸钡使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过滤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1)求所得硝酸钾的质量。
(2)求所得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C
6.C
7.A
8.D
9.B
10.D
11.(1) 8 氨气 (2) 受热易分解 (3)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12. (1) CaSO4 Ca(OH)2 (2) S+O2SO2 (3) SO3+H2O=H2SO4
13.(1) 金刚石、石墨(O2 O3) 6:1
(2) 受热易分解 不是 物质不同,性质不同 D
14. (1) 硝酸钾(或KNO3) (2) 150 硫酸铈 (3) K、N(或“钾、氮”) 4.5
15.(1)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 压强 (3) 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6.(1) 二氧化碳 蓝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 Ca(OH)2+ 2HCl=CaCl2+ 2H2O 酸性氧化物 氯化钙、氯化钠; (3) 先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AD
17.(1)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
(2)78.8%
解:由图可知,生成碳酸钡沉淀质量为1.97g,设这瓶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有
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8.8%;
答: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8%。
18.(1)40.4g(2)28.8%
19.(1)由图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8.8g﹣170.0g=8.8g;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解得:x=21.2g,y=23.4g,
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2.8g﹣21.2g=1.6g
(3)完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7%
故答为:(1)8.8;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6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