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2 11:2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
一、单选题
1.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C.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11
D.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2.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MgO的质量:m2g
B.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m1 g
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
D.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0 m 8 7
反应后的质量/g 2 3 30 25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4.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20:11 B.20:7 C.5:4 D.16:11
5.H2和O2的混合气体5g,点燃后生成了水,并余下 0.5g氧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是(  )
A.0.5g H2和4.5g O2 B.1.5g H2和4.5g O2
C.2g H2和4.5g O2 D.2.5g H2和2.5g O2
6.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D.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
7.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
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
8.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9.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1.1g B.2.2 C.4.4g D.5g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二、填空题
11.“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_________构成(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2)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_。
(3)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
12.某工厂将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SO2收集起来,既可以生产稀硫酸,又能制备氢气。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2)反应器中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4→_______。
(3)膜反应器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
13.高铁酸钾能溶于水,是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1)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如图所示,将溶于水,几天后振荡、静置,再滴入酚酞,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与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
(3)处理水时,不仅能杀菌,生成的红褐色固体还能使悬浮杂质沉降。某自来水厂每天需要使用19.8kg 处理水,至少产生红褐色沉淀_______kg。
14.下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高档Fe3O4粉的部分工艺流程简图。
(1)试剂I的名称为 ________ ;操作Y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 种,过滤后滤液仍有浑浊,而过滤器完好,则可能操作不当引起,该操作可能是 ___________ 。
(2)硫酸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铁粉(含少量氧化铁)中加入硫酸,除铁、氧化铁与硫酸发生反应外,一定还发生其它反应。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
15.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仪器名称 a 是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最适合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
③关闭 C 中弹簧夹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A、B、C 装置中不能实现固液分离的是__________。
④若用装置 D 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如果用图中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端(填“c”或“d”)导入。
⑤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碳酸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上述反应若生成了0.1mol 二氧化碳,求大理石中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6.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固体)的总质量.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补充D装置_________________(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4)有同学认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___________.
(5)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A装置连接(A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足量空气.
①反应前,断开B、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A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R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6)称得的纯碱样品质量为10.8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和79.6g,纯碱的纯度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反思与评价】
(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①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C装置吸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7.工业上,把铁矿石和石灰石等物质一起加入高炉,通入热空气,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可得到生铁。
(1)炼铁的原料除了铁矿石和石灰石外,还需要的一种物质是 。
(2)工业上用含氧化铁480t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可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18.加热32 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制得3.2 g氧气时停止加热。剩余固体含有什么物质?质量分别是多少?
19.某校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剩余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t0 t1 t2 t3 t4 t5 t6
剩余固体质量/g 26.5 26.5 24.1 21.7 m 16.9 16.9
(1)从反应开始到t6时,产生氧气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g。
(2)其中m =___________。
(3)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请在下图中画出产生O2的曲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A
6.D
7.C
8.B
9.B
10.C
11. (1) 分子 (2) 1:2 (3) 1:4
12. (1) (2) +6 (3) H2
13. (1) +6 (2) (3) 10.7
14.(1) 氢氧化钠或烧碱 三 液体超过了滤纸的上沿 (2)该两个反应生成的有三价铁,最终却生成二价铁,所以一定有其他反应存在 2 0.1
15.(1) 长颈漏斗 铁架台 B (2) 试管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AB 2KClO32KCl + 3O2↑ (3) c 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气流不平稳 10g
16.(1)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逐滴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除去水蒸气 2NaOH+CO2═Na2CO3+H20 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 (2)AB装置中残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 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残留在AB装置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3) 避免图1装置吸收反应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气体 98.1% 稀盐酸会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避免AB装置中原来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17.(1)焦炭(2)350t
18.剩余固体有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其质量分别为高锰酸钾0.4 g、锰酸钾19.7 g、二氧化锰8.7 g。
19.(1)9.6
(2)19.3
(3)解:设氯酸钾的质量为.

答: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