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光的色散(3)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光的色散(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2 16:35:52

文档简介

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光的色散(3)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杜尔伯特期末)如图为日晕天象奇观,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日晕”光环颜色由七种颜色组成,与彩虹形成原理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都是光的折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或小水滴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与彩虹形成的原理相同。
2.(2021八上·揭东期末)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2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图-3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图-4中,吸管“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成的光学仪器,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符合题意;
D.会形成“错位”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色散现象是光的形成现象,表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的混合色。
3.(2021八上·长宁期末)我们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蓝、黄 B.红、绿、蓝 C.黄、绿、蓝 D.红、绿、黄
【答案】B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了五彩斑斓的各种颜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
4.(2021八上·本溪期末)秋天,在雨后的“本溪大地公园”中,彩虹当空、亭台倒影、草长莺飞、枫叶丹红.令游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对此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草长和莺飞都属于机械运动
D.人们能看到红色的枫叶,是因为枫叶是光源
【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反射;光的色散;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A.彩虹是由于雨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小水珠,太阳光经过小水珠形成的色散现象,A符合题意;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C.草长是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人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反射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枫叶不是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彩虹是光是色散现象;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源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5.(2021八上·泰安期中)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偏折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则偏折程度最小。故屏上端为红光,屏下端是紫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6.(2021八上·龙凤期末)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墨子的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皮影表演时,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屏幕上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D.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墨子与弟子们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这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小孔成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皮影表演时,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屏幕上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错误,符合题意;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日晷能够测量时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发生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小孔成像、日晷、影子都和光沿直线传播有关;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复合色。
7.(2021八上·深圳期末)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的三个区域,①区域是红光外侧,②区域是可见的有色光带,③区域是紫光外侧。研究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①是红外线,它可用于测温仪
B.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区域②的彩色光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区域③是紫外光,它可以用于杀菌消毒
D.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区域①在红色光线以外,为红外线,红外线可以用于测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彩色光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仍然遵循反射定律,B错误,符合题意;
C.区域③在紫色光线以外,是紫外光,它可以用于杀菌消毒,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照射三棱镜产生可见的有色光带,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8.(2021八上·泰安期中)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常常用紫外线来鉴别人民币真伪
B.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遥控电视
C.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C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遥控器通过前面的二极管可以发出红外线,电视机接收红外线,实现无线控制,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向四面八方是因反射面不平的原因,C错误,符合题意;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的丰富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二、多选题
9.(2021八上·海淀期末)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入射角等于90°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答案】B,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入射角等于0,A不符合题意;
B.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符合题意;
C.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C不符合题意;
D.白光是复色光,不是单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光线和界面垂直时,入射角等于零度;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白光是复色光。
三、填空题
10.(2021八上·白云期末)图甲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乙是疫情期间的测温枪,它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s。
【答案】热胀冷缩;-4;红外线;247.7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红外线;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将不便于观察的温度转换为便于观察的液柱的长度;如图,液柱的上表面处于0℃的下方,故读数为-4℃。
人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测温枪就是根据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来测量人体的体温的。
秒表读数的时候小表盘是用来读取分钟的,大表盘是用来读取多少秒。原理是将小表盘的一分钟分成两圈,一圈30s。如图可知小表盘读4分钟,并且是4分钟刚过,没有超过30s,故按第一圈读,读7.7s,故秒表的读数为
【分析】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测温枪利用红外线测量温度;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的位置,测量温度。
11.(2021八上·侯马期末)小明搞社会实践活动,在医院看到了很多现象,并联系到物理知识。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主要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手术室悬挂着灭菌灯发出淡紫色的光,这种淡紫色的光   (选填“是”或“不是”)紫外线;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声音的   ,以免影响他人。
【答案】信息;超声波;不是;响度
【知识点】紫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情况,此时声是传递的信息。
B超主要利用探头发射脉冲超声进入人体各层组织界面后,产生反射脉冲电信号,在监视屏幕上来诊断疾病。
紫外线在可见紫色光之外的不可见光,人眼看不到,所以看见的淡紫色光线不是紫外线。
“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音量的大小,以免影响他人休息,音量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
【分析】根据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B超利用了超声波;紫外线肉眼看不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
12.(2021八上·东台期中)电视遥控器是靠   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若将不透明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这说明红外线   (能/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若将遥控器对准墙壁,调整角度也能实现遥控,说明光在墙壁上发生了   现象。
【答案】红外线;不能;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红外线
【解析】【解答】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将不透明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
如果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反射现象。
【分析】遥控器根据红外线工作;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红外线可以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发生反射。
13.(2021八上·江油期末)如图所示光的色散实验,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选填“红”或“紫”)光;在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应用于遥控器的光的区域是    (选填“①”“②”“③”);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    ,折射角大小为    。
【答案】紫;③;37°;43°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处为紫光,B处为红光;红光之外是红外线,遥控器的光主要是红外线,因此,红外线的区域应该是③区。
(2)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53°,所以入射角为90°﹣53°=37°
如图:
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7°。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100°﹣53°=47°
因此折射角为90°﹣47°=43°
【分析】(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在可见光中,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主要是红外线。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4.(2021八上·雨花台期中)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   发现火源,可用   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均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我国地震台网探测到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强度约为5级的地震,之后朝鲜证实进行了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
【答案】红外线;激光;次声波
【知识点】红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红外线对温度反应比较灵敏,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红外线发现。
激光准直性好,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地震和核爆炸发生时会伴随发出次声波。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15.(2020八上·香洲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口罩生产线的局部图,口罩由传送带匀速传送。此过程中,口罩相对于传送带是   的,旁边的工人感觉口罩在“移动”,他是以   作为参照物,口罩生产车间需要定期消毒,可采用   (选填 “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进行。
【答案】静止;自己;紫外线
【知识点】紫外线;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口罩相对于传送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旁边的工人以自己为参照物,口罩相对于自己的位置发生改变,口罩是运动的。
紫外线可以杀菌,口罩生产车间需要定期消毒,可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 1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光的色散(3)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杜尔伯特期末)如图为日晕天象奇观,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2.(2021八上·揭东期末)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2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图-3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图-4中,吸管“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2021八上·长宁期末)我们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蓝、黄 B.红、绿、蓝 C.黄、绿、蓝 D.红、绿、黄
4.(2021八上·本溪期末)秋天,在雨后的“本溪大地公园”中,彩虹当空、亭台倒影、草长莺飞、枫叶丹红.令游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对此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草长和莺飞都属于机械运动
D.人们能看到红色的枫叶,是因为枫叶是光源
5.(2021八上·泰安期中)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1八上·龙凤期末)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墨子的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皮影表演时,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屏幕上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D.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7.(2021八上·深圳期末)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的三个区域,①区域是红光外侧,②区域是可见的有色光带,③区域是紫光外侧。研究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①是红外线,它可用于测温仪
B.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区域②的彩色光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区域③是紫外光,它可以用于杀菌消毒
D.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8.(2021八上·泰安期中)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常常用紫外线来鉴别人民币真伪
B.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遥控电视
C.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多选题
9.(2021八上·海淀期末)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入射角等于90°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三、填空题
10.(2021八上·白云期末)图甲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乙是疫情期间的测温枪,它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s。
11.(2021八上·侯马期末)小明搞社会实践活动,在医院看到了很多现象,并联系到物理知识。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主要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手术室悬挂着灭菌灯发出淡紫色的光,这种淡紫色的光   (选填“是”或“不是”)紫外线;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声音的   ,以免影响他人。
12.(2021八上·东台期中)电视遥控器是靠   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若将不透明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这说明红外线   (能/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若将遥控器对准墙壁,调整角度也能实现遥控,说明光在墙壁上发生了   现象。
13.(2021八上·江油期末)如图所示光的色散实验,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选填“红”或“紫”)光;在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应用于遥控器的光的区域是    (选填“①”“②”“③”);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    ,折射角大小为    。
14.(2021八上·雨花台期中)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   发现火源,可用   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均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我国地震台网探测到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强度约为5级的地震,之后朝鲜证实进行了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
15.(2020八上·香洲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口罩生产线的局部图,口罩由传送带匀速传送。此过程中,口罩相对于传送带是   的,旁边的工人感觉口罩在“移动”,他是以   作为参照物,口罩生产车间需要定期消毒,可采用   (选填 “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进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日晕”光环颜色由七种颜色组成,与彩虹形成原理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都是光的折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或小水滴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与彩虹形成的原理相同。
2.【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成的光学仪器,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符合题意;
D.会形成“错位”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色散现象是光的形成现象,表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的混合色。
3.【答案】B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了五彩斑斓的各种颜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
4.【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反射;光的色散;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A.彩虹是由于雨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小水珠,太阳光经过小水珠形成的色散现象,A符合题意;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C.草长是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人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反射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枫叶不是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彩虹是光是色散现象;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源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5.【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偏折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则偏折程度最小。故屏上端为红光,屏下端是紫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6.【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墨子与弟子们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这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小孔成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皮影表演时,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屏幕上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错误,符合题意;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日晷能够测量时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发生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小孔成像、日晷、影子都和光沿直线传播有关;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复合色。
7.【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区域①在红色光线以外,为红外线,红外线可以用于测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彩色光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仍然遵循反射定律,B错误,符合题意;
C.区域③在紫色光线以外,是紫外光,它可以用于杀菌消毒,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照射三棱镜产生可见的有色光带,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8.【答案】C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遥控器通过前面的二极管可以发出红外线,电视机接收红外线,实现无线控制,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向四面八方是因反射面不平的原因,C错误,符合题意;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的丰富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答案】B,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入射角等于0,A不符合题意;
B.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符合题意;
C.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C不符合题意;
D.白光是复色光,不是单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光线和界面垂直时,入射角等于零度;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白光是复色光。
10.【答案】热胀冷缩;-4;红外线;247.7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红外线;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将不便于观察的温度转换为便于观察的液柱的长度;如图,液柱的上表面处于0℃的下方,故读数为-4℃。
人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测温枪就是根据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来测量人体的体温的。
秒表读数的时候小表盘是用来读取分钟的,大表盘是用来读取多少秒。原理是将小表盘的一分钟分成两圈,一圈30s。如图可知小表盘读4分钟,并且是4分钟刚过,没有超过30s,故按第一圈读,读7.7s,故秒表的读数为
【分析】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测温枪利用红外线测量温度;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的位置,测量温度。
11.【答案】信息;超声波;不是;响度
【知识点】紫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情况,此时声是传递的信息。
B超主要利用探头发射脉冲超声进入人体各层组织界面后,产生反射脉冲电信号,在监视屏幕上来诊断疾病。
紫外线在可见紫色光之外的不可见光,人眼看不到,所以看见的淡紫色光线不是紫外线。
“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音量的大小,以免影响他人休息,音量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
【分析】根据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B超利用了超声波;紫外线肉眼看不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
12.【答案】红外线;不能;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红外线
【解析】【解答】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将不透明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
如果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反射现象。
【分析】遥控器根据红外线工作;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红外线可以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发生反射。
13.【答案】紫;③;37°;43°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处为紫光,B处为红光;红光之外是红外线,遥控器的光主要是红外线,因此,红外线的区域应该是③区。
(2)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53°,所以入射角为90°﹣53°=37°
如图:
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7°。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100°﹣53°=47°
因此折射角为90°﹣47°=43°
【分析】(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在可见光中,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主要是红外线。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4.【答案】红外线;激光;次声波
【知识点】红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红外线对温度反应比较灵敏,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红外线发现。
激光准直性好,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地震和核爆炸发生时会伴随发出次声波。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15.【答案】静止;自己;紫外线
【知识点】紫外线;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口罩相对于传送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旁边的工人以自己为参照物,口罩相对于自己的位置发生改变,口罩是运动的。
紫外线可以杀菌,口罩生产车间需要定期消毒,可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