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5.1《垂直与平行》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5.1《垂直与平行》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2 15: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垂直与平行》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测量跳高运动员的成绩时,测尺应与地面( )。
A.相交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
2.下图中共有( )组垂线。
A.1 B.2 C.3 D.4
3.两条直线相交后,会有( )个交点。
A.0 B.1 C.2 D.3
4.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展开,折痕(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不垂直也不平行 D.可能互相直,也可能互相平行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AB是垂线。 B.直线CD是垂线。
C.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 D.直线AB和直线CD互相平行。
二、填空题
6.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 )度,它们的位置关系是互相( )。
7.图1中a与b互相( ),记作( )。
图2中a与b互相( ), 记作( )。
8.在下面的正方形中,有( )组线段互相平行,正方形对角线相交所成的角度为( )。
9.如图,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
(1)线段( )与线段( )互相平行。(只写一组)
(2)线段( )与线段( )互相垂直。(只写一组)
(3)如果∠1+∠2=140°,∠2是( )度。
10.如图,直线和相交成( )角,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11.下图中,直线( )和( )互相平行,记作( );直线( )和( )互相垂直,记作( )。
12.问题: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平行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中:
( )和( )是互相平行的街道。( )和( )是互相垂直的街道。
三、判断题
1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 )
15.长方形中相邻的长和宽互相垂直,两条长边互相平行。( )
16.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a、b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直线a和b也互相平行。( )
17.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a、b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直线a和b也互相平行。( )
18.教室门的两条长边互相平行,相交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
四、作图题
19.下面各图中,哪些线段互相平行?各标出两组平行线。
五、解答题
20.下图中a∥b,量一量∠1、∠2的度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1=____   ∠2=____
21.下面的图中,笑笑研究的是什么?请把你的发现和想法写下来。
22.下面各组直线,哪一组互相平行?哪一组互相垂直?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C
6. 90 垂直
7. 平行 a∥b 垂直 a⊥b
8. 2 90°
9. AD BC AB AD 50
10. 直 互相垂直
11. a c a∥c b d b⊥d
12.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进行分类的。 ① ②③④⑤⑥ 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3. 民主大街 和平大街 公园后街 和平大街
14.√
15.√
16.√
17.√
18.√
19.见详解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详解】
(答案不唯一)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50° 50° = =
21.见详解
【分析】根据相交、垂直和平行的定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这两条直线相交;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笑笑研究的是线与线之间的关系;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互相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点睛】本题中主要考查同一平面内线与线的相互关系,解题时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归纳总结。
22.第二组直线互相平行,第三组直线互相垂直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第一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直线相交,第二组直线互相平行,第三组直线互相垂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交、平行和垂直定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