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2 23:30:30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教学导航
三年级科学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
1. 下面物体中,没有用到压缩空气的是( )。
A. 足球 B. 书本 C. 喷水壶
2. 下列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将电子天平放在任意桌面上,打开电源
B. 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C. 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3. 热气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A. 热空气上升 B. 冷空气上升 C. 冷空气下降
4. 下列三种土壤中,在相同条件下,( )的渗水性最强。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5. 腐殖质是由( )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的。
A. 石块 B. 动植物遗体 C. 塑料袋
6. 下面积木是由相同大小的木块组成的,其中( )组中积木的体积最大。
A. B. C.
7.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 )的时间。
A 上百年 B. 几十年 C. 成千上万年
8. 下面做法不会破坏土壤的是( )。
A. 乱砍乱伐 B. 不乱扔垃圾 C.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9. 使用量筒读数时,下列做法正确是( )。
A. B. C.
10. 人们利用水平面原理制作了( )
A. 水平仪 B. 地球仪 C. 平衡车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1. 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能够吹得很大。( )
12. 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
13.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质量。 ( )
14.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
15. 腐殖质越少,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
16. 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
17. 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 )
18. 保护土壤应该是大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
19. 动植物有了土壤才能生存。( )
20. 粉笔敲碎后还固体。( )
21.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 )
22. 固体没有确定的质量。( )
23. 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
24. 液体都能流动。 ( )
25. 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它们的质量一定相同。( )
26. 做肥料袋时,要把塑料袋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
三、填空题。
27.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 )。
28.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_______,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
29. 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_________,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30. 液体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形状。
31. 看图判断。(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属于液体)
1. 2. 3.
流动的沙( ) 牛奶( ) 羽毛( )
4. 5. 6.
蜂蜜( ) 飘动的烟( ) 油( )
五、实验探究题。
秋游去登山,豆豆发现山下有很多碎石头,碎石头下面的土壤里长着小野花,于是豆豆想取些土壤、石头回去做科学小研究。
32. 第一步:用纸巾包住土壤,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发现纸巾湿了,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______________(填上面一层或下面一层)。
33.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 )。
A. 倒在花坛里 B. 倒在垃圾桶里 C. 倒在水槽里
34. 根据上面对土壤的观察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土壤中有不知名的小虫 B. 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分 C. 此处土壤植被茂盛
35. 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准备材料:铲子,两个托盘、洒水壶
实验设计:
(1)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分别放入一端垫高的托盘中。
(2)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________________,模拟自然界的降水情况。
(3)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实验中观察 到的现象 无植被覆盖的土壤冲刷严重,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积水;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冲刷几乎没有影响,土壤______________积水。 (填“有”或“无”)
解释 ________________植被覆盖的土壤被水冲刷后,水土流失很少,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填“有”或“无”)
实验结论:植被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第一学期教学导航
三年级科学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
1. 下面物体中,没有用到压缩空气的是( )。
A. 足球 B. 书本 C. 喷水壶
【答案】B
【解析】
2. 下列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将电子天平放任意桌面上,打开电源
B. 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C. 将要称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答案】A
【解析】
【详解】选项A将电子天平放在任意桌面上,打开电源,错误;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选项B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正确;
选项C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正确。
3. 热气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A. 热空气上升 B. 冷空气上升 C. 冷空气下降
【答案】A
【解析】
4. 下列三种土壤中,在相同条件下,( )的渗水性最强。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5. 腐殖质是由( )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的。
A. 石块 B. 动植物遗体 C. 塑料袋
【答案】B
【解析】
6. 下面积木是由相同大小的木块组成的,其中( )组中积木的体积最大。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体积是物件占空间的大小。将上图中每个小正方体看作一个单位体积,故所含小正方体个数越多体积越大。A选项有4个体积单位;B选项有4个体积单位,C选项有6个体积单位,所以C选项积木的体积最大。
7.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 )的时间。
A. 上百年 B. 几十年 C. 成千上万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8. 下面做法不会破坏土壤的是( )。
A. 乱砍乱伐 B. 不乱扔垃圾 C.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保护土壤,我们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可以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乱砍乱伐、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会破坏土壤。
9. 使用量筒读数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
10. 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 )
A. 水平仪 B. 地球仪 C. 平衡车
【答案】A
【解析】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1. 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能够吹得很大。(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吹不大。
12. 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是由质量的,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13.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质量。 (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14.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能流动,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流动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气流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冷空气来补充,往复循环就形成了风。
15. 腐殖质越少,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16. 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17. 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 )
【答案】×
【解析】
18. 保护土壤应该是大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
【答案】×
【解析】
【详解】保护土壤,人人有责。保护土壤,我们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随便将有害垃圾丢进土壤中;积极开展土壤保护的重要性的宣传活动,垃圾分类回收,增强人们保护土壤的意识。
19. 动植物有了土壤才能生存( )
【答案】√
【解析】
20. 粉笔敲碎后还是固体。( )
【答案】√
【解析】
21.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
22. 固体没有确定的质量。( )
【答案】×
【解析】
【详解】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的三种状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质量,都能占据空间等。固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题目说法错误。
23. 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
【答案】√
【解析】
24. 液体都能流动。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25. 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它们的质量一定相同。(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由于液体的密度不一定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不一定相同。
26. 做肥料袋时,要把塑料袋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
【答案】×
【解析】
【详解】做一个肥料带的步骤:①往塑料袋中装入土、果皮、蔬菜等。②均匀的向塑料袋中洒上一点水,扎好袋口。③把塑料袋放在阴暗的地方,并经常翻动翻动,每周观察一次肥料袋中发生的变化。做完肥料袋,应把塑料袋放在阴暗的地方,并经常翻动翻动,每周观察一次肥料袋中发生的变化。
三、填空题。
27.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 )。
【答案】 ①. 空间 ②. 弹性
【解析】
【详解】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空,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有:气钉枪、充气城堡、足球、轮胎等。
28.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_______,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
【答案】水分
【解析】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29. 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_________,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答案】大小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30. 液体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形状。
【答案】没有
【解析】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
31. 看图判断。(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属于液体)
1. 2. 3.
流动的沙( ) 牛奶( ) 羽毛( )
4. 5. 6.
蜂蜜( ) 飘动的烟( ) 油( )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流动的沙、 羽毛都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属于固体;牛奶、蜂蜜、油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属于液体;飘动的烟属于气体。
五、实验探究题。
秋游去登山,豆豆发现山下有很多碎石头,碎石头下面的土壤里长着小野花,于是豆豆想取些土壤、石头回去做科学小研究。
32. 第一步:用纸巾包住土壤,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发现纸巾湿了,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______________(填上面一层或下面一层)。
33.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 )。
A. 倒在花坛里 B. 倒在垃圾桶里 C. 倒在水槽里
34. 根据上面对土壤的观察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土壤中有不知名的小虫 B. 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分 C. 此处土壤植被茂盛
【答案】32. ①. 水分 ②. 空气 ③. 下面一层 33. A 34. B
【解析】
【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2题详解】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取一些土壤在手中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水;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
【33题详解】
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倒在花坛里。
【34题详解】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取一些土壤在手中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水;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土壤中有不知名的小虫、此处土壤植被茂盛都无法通过上面的实验得到。
35. 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准备材料:铲子,两个托盘、洒水壶
实验设计:
(1)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分别放入一端垫高的托盘中。
(2)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________________,模拟自然界的降水情况。
(3)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实验中观察 到的现象 无植被覆盖的土壤冲刷严重,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积水;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冲刷几乎没有影响,土壤______________积水。 (填“有”或“无”)
解释 ________________植被覆盖的土壤被水冲刷后,水土流失很少,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填“有”或“无”)
实验结论:植被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
【答案】 ①. 水 ②. 有 ③. 无 ④. 有 ⑤. 减少
【解析】
【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蚀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详解】(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植被覆盖,其他条件比如浇的水量都要保持不变;
(3)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所以无植被覆盖的土壤冲刷严重,土壤有积水;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冲刷几乎没有影响,土壤无积水。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被水冲刷后,水土流失很少,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实验结论: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所以我们要保护植被,多植树造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