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活动一:出示教材图3.2-6,找出两个函数的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由图象获取函数图象对称的直观认识,便于引入新课,同时提升直观想象素养.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对称性.
学生观察图象,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关于轴对称.
活动二: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的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从形到数进行分析.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表3.2-1,提出问题: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的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学生根据表格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探讨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三:对于,如何定量地表示这种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形到数进行分析,从直观认识转向符号表述.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用这个函数解析式来描述函数图象的这个特征呢?
学生结合上面给出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及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阐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得到,引导学生类比函数的单调性,用符号语言精确地描述:,都有,这时称函数为偶函数.
活动四:仿照函数的性质说明函数也是偶函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类比得到为偶函数的过程,说明也是偶函数.
学生认真思考,用尽可能严格的符号语言来精确地描述.
活动五:偶函数的定义.
设计意图:从具体到一般,从想象到抽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师生互动】师:对于一般的函数,我们如何给出偶函数的定义呢?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分析、评价、补充后,板书偶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都有,且,那么函数就叫做偶函数.
教师出示函数,的图象,让学生尝试证明,巩固偶函数的定义.
活动六:总结偶函数图象的性质.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师生互动】师:观察这几个偶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到这些图象的共同特征吗?
学生结合图象,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学生的看法,得到结论: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活动七:探索奇函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类比偶函数的定义自学奇函数的定义,提高学生的归纳类比和自学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抽象及逻辑推理素养.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奇函数的定义的内容.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类比偶函数的定义,学习奇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都有,且
,那么函数就叫做奇函数.
教师巡视课堂,注意点拨,并回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说出对奇函数概念的理解,用尽可能准确地符号语言描述奇函数,共同归纳.
活动八:根据函数的图象及奇函数的定义,概括奇函数的图象特征.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类比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升直观想象素养.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下图(教材图3.2-8),启发、点拨学生总结.
学生观察图象,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看法,板书奇函数图象的特征: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活动九:函数奇偶性对定义域有什么要求吗?
设计意图: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探索函数定义域对函数奇偶性的影响,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得到结论: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这里是学生非常容易出错的一个地方,很多学生在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没有观察定义域就直接进行判断,即使得出了或的结论,也不能说明该函数的奇偶性,因为大前提“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并没有得到保证.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函数奇偶性对定义域有什么要求吗?
学生利用函数图象,结合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认真思考,仔细体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生共同总结: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一个函数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活动十:自学完成教材第84页例6.
设计意图:培养自学能力,巩固概念,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84页例6,巡视课堂,个别辅导,收集反馈信息.
学生解答例题,相互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教师及时评价、作出总结.
活动十一:总结判断或证明函数奇偶性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积累解题经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例题,总结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一般步骤.
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利用例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叙述,教师引导并板书用定义证明或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一般步骤:
(1)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若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则函数就是非奇非偶函数;若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进一步判断,或是否成立.若,则为偶函数;若,则为奇函数;否则为非奇非偶函数.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除了由,或推出外,还有其他办法吗?
学生认真思考函数奇偶性证明的特点,还可以证明是否成立,或判断是否等于±1.
活动十二:教材第85页思考.
设计意图: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与函数图象相关的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教材第85页思考中的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结合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尝试解决.
(1)是奇函数;
(2)在图象上取一些点,作它们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得到轴左边的图象;
(3)利用奇(偶)函数的对称性,只需要考虑轴一侧的图象及性质即可.
活动十三:系统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师生互动】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1)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是什么?其图象有什么样的性质?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板书设计
3.2.2 奇偶性 1.概念 (1)偶函数: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都有,且,那么函数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都有,且,那么函数就叫做奇函数 2.应用 (1)例6 (2)思考 3.总结: (1)奇(偶)函数的定义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前提条件 (3)判断奇偶性的步骤
教学研讨
本案例从学生熟悉的函数图象着手,问题的设置较细致、合理且层次递进,教学过程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与数学运算素养.
教材在第二节中设置先学单调性、后学奇偶性,两者都是用符号语言精确地描述的,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点呢?我们可以适时进行补充探究.此外还可补充奇函数特有的性质(其图象如果和轴相交,交点一定是坐标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