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日月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和儿歌认读14个生字。
(2)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力”、“手”、“水”字。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儿歌识字。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利用会意字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合体字的结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拼音卡片、PPT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熟字
(课件出示日、月、鱼、羊、小、土、大、一、火、田、力、人、木、手、目、二、木、三) 师:谁来了?生齐读学过的生字,
师:我发现,这里面有两个字都读“mù”,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一个是表示眼睛的目,一个是树木的木。
(三)教师小结
师: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了不起!一会儿在学习中可别忘了这些老朋友啊!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里面有的字还能组成新字呢!
(师点击课件──“日”“月”变“明”)
师:快拼拼,你读对了吗?(师指名学生读并板书课题)
师:用我们学过的“日”和“月”加起来,就能组成一个新的字──“明”。看,“日”和“月”的贡献多大啊!用这种加一加的方法组成的字还有很多呢,就在识字(二)的第4课。(生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师:这是一首儿歌。在读的时候,要看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啊?
生:求助汉语拼音。
师:真好!别忘了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啊!儿歌就在书上第97页,(板书:97)请同学们打开书
师:儿歌中有的字音不好读,请同学们用眼睛看着书,认真听。
(师读儿歌进行示范)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争取把字音都读准。(学生自读)
师: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好吗?(师生齐读)
(看课件,师指名学生分小节读)
师;这些字谁会拼读,出示要求认识的字,明、鲜、尘、尖、灭、力、男、休、手、林、森、从、众。(小老师带读,一起拼读,再来分析这些字的特点,生发现这些字都是由我们学过的熟悉的字加在一起组成的,如鱼+羊=鲜,小+大=尖等)齐读、开火车读、组成词语齐读。
师:谁能读儿歌的前两行?这几个字你认识吗?──明、鲜、尘、尖。
(用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师强调三拼音节和“尘”字的读音,“日”和“月”都很明亮,那明肯定是明亮的意思。“鲜”是由“鱼”和“羊”组成,“鱼”和“羊”的味道都很鲜美,所以,“鲜”是鲜美的意思。小小的土石尘土,一头小一头大,就是尖字。)
师:谁能接着读中间两行?(师指名学生读,认字)
用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巩固学习灭、男、休、手。
师:最后两行?(师指名学生读,认字)
用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巩固学习林、森、从、众。
(学生齐读全文)
四、复习巩固
(一)看儿歌,通过问答游戏学习生字
(二)齐读词语
(三)播放课件,看图猜字
(四)引出会意字
五、学习 并书写“力”、“手”、“水”字
师:我们来学写一个字──力,这就是“力气”的“力”。“力”字是怎么写的?
(生看课件演示)
师:其实,“横折钩”我们早就见过了,就在“月”字里。(教师手指黑板)这两个字里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啊?
学习并书写“手”和“水”字
师:“手”字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的人很聪明,他们根据手的样子创造了“手”字,慢慢地,“手”字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出示课件,教学生“手”字的写法)
师:在“了”字里,我们已经学过“弯钩”这个笔画,是第二笔。今天,“弯钩”又来到了“手”字里,是第四笔。同学们知道“手”字怎么写了?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写写。(师生同写“手”字)
师:“手”字有两笔横,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水有四笔写成,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捺。两笔是分开的,不能一笔写成。
(师指导学生书写“力”“手”“水”字,播放背景音乐)
六、教师小结
师:在拼音和汉字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这些字为什么会这样写呢?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都会学到。
七、作业设计
在书上描红“力”“手”“水”字,并书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