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四年级美术下册《9. 变照片为黑白的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版四年级美术下册《9. 变照片为黑白的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03 13: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变照片为黑白画》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第三单元教学内容。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和初步掌握线描画、装饰画、黑白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从模仿借鉴到想象,再到创作,由浅入深地挖掘与融合各课蕴含的美术创作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思维。《变照片为黑白照》将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感受黑白画美感和表现方法的学习,并侧重强化了将照片变为黑白画的方法引导,理解黑白画中点、线、面的变化,初步感受黑白灰的节奏之美。黑白画与下一课《向大师作画》相结合,改画《蒙娜丽莎》黑白画。
学生分析:本次教学对象四年级的小学学生,对点、线、面的线描画有初步了解。在专业性较强的本课教学中,我会在多个地方设计预案,在学生不能理解和感悟的地方,加以对比、演示、讲解,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靠近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黑白画独特的美感,学习以点线面、黑白灰和夸张造型的处理方法表现黑白画。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照片与黑白画的区别,掌握黑白画的艺术加工方法;在创造、表现中体会黑白装饰画的构成美;在评价、展示中感受黑白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情追求生活美、艺术美,积极参与黑白画的徒手练习与评价。
教学重点:学习黑白画的欣赏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形象的夸张,黑白灰的节奏变化。
教学策略:针对以上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我想多引导学生进行设疑、比较、观察的学习方式,通过欣赏和观察比较几组照片和黑白画,发现黑白画与照片不同的美感以及运用点线面合理安排组合黑白灰,形成有节奏的美感。
教师课前准备:课件、教具。
学生课前准备:粗细黑色油性笔各一支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把照片变为黑白画。
2、较高要求——把照片变为有黑白灰层次的黑白画。
板书:
变照片为黑白画——用点线面表现黑白灰
步骤:
构图:
简洁 夸张 变形
寻找“黑”:
阴影 深颜色
设计背景:
简化 美化
留“白”补“灰”:花纹填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幅彩图与黑白画,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观察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
2、尽管黑白画不能像照片那样有丰富的色调,再现对象真实的面貌,但却能以它的简洁鲜明、变形夸张、黑白相间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装饰性的美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变照片为黑白画”,一起去感受黑白画的魅力!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并描述自己的第一感觉。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讨论讲出各自的感受。
设计意图:相信老师的图片一定能够吸引每一位学生,为课堂增加一丝乐趣!一节课的开头能否吸引学生很重要!让学生自己在对比中找出两者的不同,再顺势引导他们归纳出黑白画的特点,初步感受黑白画的美感,有助于后面的教学。
二、黑白画的特点与表现形式理解与加深
1、在刚才的比较中,简要介绍黑白画的特点:简洁、概括、夸张、变形。
2、如何才能让黑白画体现这些特点?识图大闯关,出示图片,具体感受并进一步说明黑白画。
(1)用点线面表现黑白灰的层次。
(2)美化构图、夸张的造型、减弱背景、再加工改变背景、减弱倒影、用花纹丰富灰色部分。
(3)寻找黑色:阴影与深色,黑与黑之间的留白,黑色的适当表现。
学生观察与感受,说说与看看中加深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黑白画必须先找准要表现的主体,如何取舍、如何对事物加以想象,适当的夸张变形才能使黑白画更为简洁而有美感。
三、黑白画的表现方法
1、构图,练一练图片变变变。
猜猜她是谁?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猜:这是谁?拓展改画思维。出示《蒙娜丽萨》图,请学生思考把它变成黑白画,可以概括成哪几部分呢?再请两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试着勾画出这几部分的轮廓,这就是照片变为黑白画的第一步。最后大家对黑板上的画稿简单点评,重点提醒学生起稿时要把画面画满。
2、制作步骤介绍。改变人物造型,想象与夸张更多可能性。(版书:制作方法……)提问学生:你想表现什么?
3、欣赏与展示,通过观察黑、白、灰层次变化的几张黑白画,并加以比较,理解黑、白、灰在画中的组合缺一不可。
学生讲述自己的理解和处理的方法。
两位学生在一旁画,其他同学看老师演示。
学生观察并尝试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欣赏、比较后,讲讲自己对黑白灰的理解和感受。
对照照片引导学生如何将它变成黑白画。让学生对两者的转变有更好的感觉和头绪。
通过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照片变黑白画的过程之一,请两个学生上来画,可以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让大家关注和纠正。
让学生自己发现黑白画中的点线面,并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出现,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点线面,以及他们的变化。
通过课件演示,一幅黑白画中黑白灰处理不当,画面的效果会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认识黑白灰的重要性,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类似的不足。这样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这样好、那样不好”会更有效果。
四、作业练习
1、小练习。
“基本要求”:把照片变成一张黑白画;
“较高要求”:把照片变成一张有黑白灰层次的黑白画(课件显示作业要求)。完成后,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到展板上。
2、巡回辅导。
学生作业,轻音乐中进行练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给他们选择了一些较为简单的照片,让他们画成黑白画。这样较容易看到效果,给初学的学生增加一些自信。不同的作业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
五、作业评价
1、举行“黑白之美”小画展,同学把自己完成的作品贴在展板上。
2、请同学发表意见:A这幅作品有黑白灰层次吗?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吗?
3、老师总结后,请没有发言的学生到展板上投票。
4、其实黑白画的表现方法还有很多,(课件展示一些别的方法制作的黑白画),课后大家可以多多尝试!
最后的小画展是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台阶,也是本节课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让发表意见的同学把自己的星星贴在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上,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评价,并在评价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拓展
欣赏画家作品,提出更多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