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练习 过能力-14.2《荷塘月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练习 过能力-14.2《荷塘月色》(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3 06:5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过能力-《荷塘月色》
一、[2018重庆八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威尼斯
朱自清
威尼斯(Venice)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哪儿,不是搭 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Gondola)。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哪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可是轮船中人还是很多,“刚朵拉”的买卖也似乎并不坏。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漆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这个广场南面临着一道运河,场中偏东南便是那可以望远的钟楼。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是这儿,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除了西边,围着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筑,东边居中是圣马克堂,却有了八九百年——钟楼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门”,教堂左首是“老衙门”。这两溜儿楼房的下一层,现在满开了铺子。铺子前面是长廊,一天到晚是来来去去的人。紧接着教堂,直伸向运河去的是公爷府,它的一半属于小方场,另一半便属于运河了。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十七世纪又参入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的漂亮劲儿。教堂里屋顶与墙壁上满是碎玻璃嵌成的画,大概是真金色的底,蓝色或红色的圣灵像。这些像做得非常肃穆。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铺的,颜色花样种种不同。在那种空阔阴暗的氛围中,你觉得伟丽,也觉得森严。教堂左右那两溜儿楼房,式样各别,并不对称。钟楼高三百二十二英尺,也偏在一边儿。但这两溜房子都是三层,都有许多拱门,恰与教堂的门面与圆顶相称,又都是白石造成,越衬出教堂的金碧辉煌来。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本来面目显得空阔些,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好像我们戏里的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这方场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十八世纪意大利卡那来陀(Canaletto)—派画家专画威尼斯的建筑,取材于这方场的很多。德国德莱司敦画院中有几张,真好。
公爷府里有好些名人的壁画和屋顶画,丁陶来陀(Tintoretto,十六世纪)的大画《乐园》最著名;但更重要的是它建筑的价值。运河上有了这所房子,增加了不少颜色。这全然是戈昔式,动工在九世纪初,以后屡次遭火,屡次重修,现在的据说还是原来的式样。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两面。西面斜对着圣马克方场,南面正在运河上。在运河里看,真像在画中。它也是三层:下两层是尖拱门,一眼看去,无数的柱子。最下层的拱门简单疏阔,是载重的样子;上一层便繁密得多,为装饰之用;最上层却更简单,都是整块的墙面。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人真不愧着色的能手。这所房子从运河中看,好像在水里。下两层是玲珑的架子,上一层才是屋子,这是很巧的结构,加上那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府后有太息桥,从前一边是监狱,一边是法院,狱囚提讯须过这里,所以得名。拜伦诗中曾咏此,因而便脍炙人口起来,其实也只是近世的东西。
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夜曲本是一种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随便唱。可是运河里也有:晚上在圣马克方场的河边上,看见河中有红绿的纸球灯,便是唱夜曲的船。雇了“刚朵拉”摇过去,靠着那个船停下,船在水中间,两边挨次排着“刚朵拉”在微波里荡着,像是两只翅膀。唱曲的有男有女,围着一张桌子坐,轮到了便站起来唱,旁边有音乐和着。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意大利的语音据说最纯粹,最清朗。听起来似乎的确斩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意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音乐节奏繁密,声情热烈,想来是最流行的“爵士乐”。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不愿意听了,还可到第二处去。这个略略像当年的秦淮河的光景,但秦淮河却热闹得多。
(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完全是依照游览顺序展开的,重点描写威尼斯最著名的圣马克方场和公爷府,其余则一笔带过。
B.文中第三段写圣马克方场时,由点到面,秩序井然地描述了方场及附近建筑的壮观景象,层次感极强。
C.“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一句暗示了文章的时间线索,提醒读者明媚的白天已经过去,朦胧的夜色降临。
D.文章描写圣马克堂建筑群时,突出的是它诗意般的朦胧美,而在描写公爷府时,注重的是它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外观。
2.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位置能否对调?请简要分析。
3.在文中,作者将威尼斯和中国的类似情形进行了比较,有什么作用?
二、[2018山东日照一中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海的星月
刘汉俊
当一切重归沉寂,一抬头,猛然发现头顶上蹦出个亮闪闪的什物来,差点儿磕着我的前额。睁眼仰望,却是一弯月牙,着了柔曼轻纱,娉婷地乜着我。啊,这就是今晚,中国南海的又一个节目。
为什么不利索一点,干脆赐我一个大饼月呢?玉轮照碧海,片片柔波片片月,满眼的月波如鱗、银光灿灿,那该多美啊。
其实,有一种出场叫隆重,有一种亮相叫不张扬。
比方说,那一轮朝阳或者落日。比方说,这一钩月牙儿。
是谁发明了“月牙儿”这个惟妙惟肖的词?中国文化的精妙在于细致,细致到你思维的每一道沟坎都盛满一汪柔美的水、一缕舒畅的风、一弯洁净的月。细月如牙,细牙如钓,纤纤细细、袅袅娜娜地走着,如诗在淌,如画在移,光而不耀。你可以若其有、若其无,照样行你的船,向南或向北,照样沉醉在你红幔弥天的落日遐想中,照样想着你迢迢遥遥、缥缥缈缈的万千愁思,但是,你能一直感觉到头顶上这丝嫩嫩、微微、似有若无的逼视。正想愠恼,你却分明看到那一道皎洁、一丝纯净、一弯浅笑,你还能恼怒吗?南海的时令领先于陆地,秋风的脚开始扫着你的额了。在这浩渺无边、风帐浪幔里漂泊,你孤独的、寂寞的、颠沛的、摇碎的,贮了半池秋水的心,能有一丝月牙儿温情款款地遥对,你觉得是一种饕餮、一种奢华、一种满足吗?那一钩弯弯的、如锚一般的月,还泊不住你的浪子之帆、游子之心吗?我想起那句佛家偈语“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多么浩渺而精致的境界啊!
一弯细月谁裁出?我就这样愣愣地站在甲板上,脚下生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我成了南海的月痴了。
南海的月,美得让你想落泪。
南海的月,是今夜的新娘。
漂航在曾母暗沙的夜海,船头北指,如归箭待发。仰望南海上空的星,是我的向往。自从昨晚无意间撞见那一弯水灵灵的月牙儿,数星星便成了我一夜的寻思。
在南海上航行,任何一次贪睡都是浪费。看表,已是凌晨4点半,赶紧起来看星。右舷上空有密集的星群,水手用浓重的闽南话告诉我,那边是东方。
东方未晓,天幕布满繁星,是谁从南海捞起一把金沙撒在天庭?晶莹剔透,锃亮闪烁,想吹一口气拂拭,却怕惊扰了星阵的香梦,玷污了星们的圣光。一颗两颗,六颗七颗,啊,连起来,那不就是一只硕大的长勺,像乡下祖母随意放在水缸盖上的那只大水瓢,斜挂在南海的天花板上吗?北斗星!我的思维很快与儿时躺在山里竹床上数星星的情景对接。一样的北斗,不一样的场景;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北斗!
多少年过去了,我几乎没有再数过星星,没有再见过北斗。生活的迷雾一团团,事业的峰峦一座座,只顾眼前的路、脚下的坑,哪得半闲看星星。一路的征尘喧嚣与行色匆匆,满眼的粉尘污染与光影迷乱,让我失去了看星辰的心境与环境。旧梦支离,追忆褴褛,但心中的北斗从未迷失,从未黯淡。只是没有想到,在南海的夜空,我与它们撞了个满怀!对不起我的北斗星,我谨向你们表达我暌离已久的最隆重的歉意和敬意,以这一满海的多情水为我的心意,任你舀,任你溅,任你泼洒!
那不是北斗星!水手说,斩钉截铁地。
啊?我愕然若惊,像是失足落水刚狼狈地爬上岸。为什么?
北斗星不是在这个时候出来,你应该昨晚来看。今天是初六,此刻的北斗星应该在南半球,连月亮都早已西沉了。
水手的话,在我刚碎的梦上踩了几脚。
风略有寒意,心也有些凉。冷眼看天,怅意生焉,果然,形似七星长勺的星线还有许多,只是稍有差异罢了。
人生如观星。某个时候某个阶段某个环境里,你可能把某个人某个目标当成人生的北斗,为之苦苦追寻孜孜以求甚至赴汤蹈火。当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你却蓦然发现,那不是你的选择,它甚至耽搁了你人生的航程或者误导了你前进的方向,让你落得个触礁撞滩、帆损船覆的下场。为自己的航船准确定位,乃人生之至关紧要,我们不能失却心中的北斗。
看,那是启明星!水手把手指向夜空。
啊,果真!满畴星子,挤挤密密,唯有一颗最亮的星,正挂东方!
曙色微露,明霞刚醒,启明星如孤灯高悬,遥遥地,正以自己的微光点亮东方,点亮世界。南海的启明星是今晨的普罗米修斯。南海,开启了又一轮的壮丽。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前半部分着力写月,后半部分主要写星,前后有明显的割裂感,因为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B.作者在南海亲身领略到的星月交辉的奇幻之景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刻骨铭心,故能写得生动形象,真切自然。
C.作者在南海上航行时,将形似七星长勺的星线误认为北斗七星,是因为想起了祖母使用过的大水瓢,借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南海观星的经历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无限遐思:人生坎坷,前路茫茫,但只要目标准确,壮丽的生活就在前方。
5.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述南海月的形象特征。
6.作者说“为自己的航船准确定位,乃人生之至关紧要,我们不能失却心中的北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A项,“完全是依照游览顺序展开的”错,本文并没有体现出明晰的游览顺序;“一笔带过”错误,最后一段运河里的音乐也是详写。B项,“由点到面”错,应该是由面到点,先交代广场整体情况,再重点介绍教堂及其附属建筑。D项,应该是在圣马克堂建筑群上,作者突出的是它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外观,而公爷府“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
2.【答案示例】不能。①第一段写走出火车站看到威尼斯的交通状况,这是威尼斯给作者的第一印象。第二段是作者为我们勾画出城市的全貌和总体布局,以及这座城市的特点。这样既按照作者的游踪来写,又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②从内容上看,第二段和第三段联系更加紧密,第三段首句“威尼斯不单是明媚”照应了第二段中作者对威尼斯的描写。
【解题思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这样写的游踪顺序和逻辑顺序;二是从内容上看,第二段和第三段两段街接更加紧密。按照此思路分点回答即可。
3.【答案示例】用熟悉的中国的情形来对比陌生的威尼斯,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描写威尼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读者理解。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样比较着写,用熟悉的内容去描写陌生的对象,有助于作者表达威尼斯给自己的感觉,也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据此回答即可。
4.D A项,“割裂感”“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错,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项,“星月交辉的奇幻之景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错,属无中生有。C项,“是因为想起了祖母使用过的大水瓢”因果关系表述错误;“借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中生有。
5.【答案示例】①月斜如钩(是一弯月牙)。②素淡轻柔(着了柔曼轻纱)。③调皮可爱(娉婷地乜着我)。④不张扬(有一种亮相叫不张扬)。⑤温情款款(南海的月,是今夜的新娘;有一丝月牙儿温情款款地遥对)。(答出四点即可)
【解题思路】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南海月”,所以先从文本中找出关于南海月的描写内容,然后再加以概括。如原文有“却是一弯月牙,着了柔曼轻纱,娉婷地乜着我”,由此可以概括出南海月的形态等特征。
6.【答案示例】①人生如观星,对目标的定位要准确,错把某个目标当成人生的北斗,并为之苦苦追寻,会误导人生前进的方向。②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当你蓦然发现当初的目标不是你的选择时,要及时调整人生的航向,省得落得个触礁撞滩、帆损船覆的下场。③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管经历什么样的人生,都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有一颗最亮的星正挂东方,开启着又一轮的壮丽。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这句话有两个关键点,“为自己的航船准确定位”及“我们不能失却心中的北斗”,理解含意时把这两个关键点阐释出来,然后结合全文来谈即可。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