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出师表》课件(共8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出师表》课件(共8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2 20: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出师表
诸葛亮
授课教师:彭帅
看故事,猜成语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xì)正 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乐不思蜀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书:家书,家信
出师表
能够掌握
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
课文内容
能够把握
重点字词
能够翻译
全文
能够把握字音
了解背景及作者
巩固练习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章表》
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出师表
出:出征 师:军队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公元221年,刘备建汉;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公元222年 刘备败逃白帝城,“白帝”托孤。
  当时三国形势:
  益州豪强及南方夷族叛乱。
  魏国控制黄河流域,政治军事经济上占有明显优势。
  吴国控制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力量比较雄厚。
创作背景
诸葛亮(181—234),字 ,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时期著名_______、______ 官至丞相。诸葛亮出身于经学世家,他以管仲、乐毅自励,专注治国用兵之道,人称
“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追谥其为“ ”,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孔明
三国
政治家
军事家
卧龙
忠武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xiè
fěi

jiàn
zhì
zāng

正字音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
yōu

wèi

quē
háng
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huán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
wěi
wǎng


yòu

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shuài
shù

rǎng
huán
jiù
yōu

zōu
给划线字注音
崩殂
妄自菲薄
陟罚臧否
以遗陛下
裨补阙漏
(cú)
(fěi)
(zhì)
(zāng pǐ)
(wèi)
(bì)
(quē)
猥自枉屈
夙夜忧叹
攘除奸凶
庶竭驽钝
咨诹善道
(wěi)
(wǎng)
(sù)
(rǎng)
(shù)
(nǔ)
(zōu)
练一练
1.《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__(姓名)“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之前写给后主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2.默写。(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历史经验告诉后人只有“________,________”,国家才能政治清明、兴旺发达。诸葛亮向帝王陈情言事刘禅刘备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 今义:(2)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今义:时候秋天扩大店铺开张感到痛心遗憾极端憎恨4.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有干奸邪事违犯科条法律和尽忠做好事的,(陛下)应该交给主管部门议论
他们受罚或是受赏。
B.如果有奸臣违犯科条法律和忠诚做好事的,(陛下)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
受罚或是受赏。
C.如果有干奸邪事违犯科条法律和尽忠做好事的,(陛下)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判定
他们受罚或是受赏。
D.如果有奸臣违犯科条法律和忠诚做好事的,(陛下)应该交给主管部门议论他们
受罚或是受赏。
C
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面选文诸葛亮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总共提出
了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两条建议。
B.作者为了突出广开言路的重要,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
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谈,更能让人动心。
C.从选文的叙事、议论和抒情中,可以感到作者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
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
D.在写法上,文章首先从打开进言之路谈起,在此基础上再谈赏罚分明
和亲贤远佞的问题,这样说理主次分明,更能让人接受。
A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
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应该是三条,不是“两条”。
出师表
能够掌握
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
课文内容
能够把握
重点字词
能够翻译
全文
能够把握字音
了解背景及作者
巩固练习
目标层级图: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崩殂(cú):指帝王之死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基业。
中道:中途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
益州疲敝: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诚:确实,实在
秋:时候
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然:然而
懈:松懈,懈怠
内:朝廷
忘身:舍身忘死
外:指疆场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礼遇
译文:不过朝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特殊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或想要报恩于陛下)。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张圣听:广泛听取意见
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展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以:以致,从而
谏:劝谏
译文:(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第1段:
(1)
(2)
(3)
意在激发刘禅竟父之志和启示他效先帝用人之明。
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4)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提出具体建议
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
指出其有利条件。
①“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陟罚臧否:晋升、处罚,赞扬、批评。
不宜异同: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赞扬批评,不应该有所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
刑:罚。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内外异法: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及:以及。
为:做。
昭:表明。
偏私:偏袒,有私心。
译文:如果有做奸邪事,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第2段:
从法度方面建议,执法必须严明公允,“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1)指出要赏罚公正,内外一体。
(2)指出要法纪严明。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黄门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正纯正。
简拔:选拔。
遗:给予。
译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愚:我,谦称。
悉:都,全部。
咨:询问。
裨补阙漏:弥补遗失缺漏。阙,通“缺”缺点,疏漏。
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译文: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第3、4段
第3段,宫中——人物:
特点:
作用:
预计效果:
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裨补 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向宠:蜀将。诸葛亮认为他善于治军,临行将军事托付于他。
性行淑均:性情品行公正善良。淑,善;均,公正、公平。
晓畅:精通。
试用:任用。
督: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向宠曾为中部督。
译文: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阵:部队,行伍。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译文: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第4段,府中—— 人物:
特点:
作用:
预计效果: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亲近。
远:远离。
先汉:即西汉。后汉,即东汉
倾颓:倾覆衰败。
所以:···的原因。
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痛恨:痛心、遗憾
桓、灵:东汉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他们在位时宠信宦官,政治腐败
贞良死节: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
译文: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第5段
(1)先汉兴隆的原因(正面):
(2)后汉倾颓的原因(反面):
(3)刘备对此有所警惕:

以上第1~5段
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布衣:平民百姓。
苟:苟且;全:保全。
躬耕:亲自耕种。
闻达:显达扬名。
译文: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猥:辱,谦辞。
枉屈:枉驾屈就。
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许:答应。
驱驰:奔走效劳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倾覆: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
尔来:自那时以来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译文: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第6段:
追叙身世和先帝“三顾茅庐”之恩,说明创业的艰难。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将要.
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寄,寄托,托付。
译文: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夙夜:早晚,日日夜夜
不效:没有效果。
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伤:损害
译文: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兵:武器;甲:装备.
奖:鼓励
庶:希望;竭:竭尽;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攘除:排除,铲除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译文: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返还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所以:......的原因
斟酌损益:斟酌利弊。
译文: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第7段:
追忆先帝托孤之重,分析现在的形势,提出北上平定中原的建议,表明兴复汉室的决心。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效:功效
告:祭告
译文: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译文: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雅言:正确合理的言论。
译文:陛下也应自行谋划,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零:流泪,落泪。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译文: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第8段
请命出征,各司其职,与君共勉。结尾表达即将远离的心情,表达了对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一、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到底说了什么?
答:所言之事:
宜开张圣听
昭平明之理
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亲贤臣,远小人
理清文章思路:
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 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陈述出师理由。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部分 段落 要点 表达方式
1
广开言路
2
赏罚分明
3--5
亲贤远佞

6
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7
效忠心愿:托孤之事

8
归结责任,结束全篇

寓情于议
寓情于叙
抒发感情
新东方,老师好!
课文主旨
本文描写了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深怀内顾之忧,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对后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决心。
戏说《出师表》
阿斗,你亮叔我跟你讲几句:你爹当年出来混,半道上就给挂了,现在地盘又分成三块了,益州好像咱也罩不住了,这世道眼瞅着要杯具了。但是你爸留下的保镖还很忠心啊,出去砸场的那些二杆子也都不想要命了,这些都是看在你爸往日给钱的份上,现在想报答罢了。叔现在就希望你放机灵点,完成你爹的遗愿,让兄弟们也扬眉吐气,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不值钱的葱,把弟兄们的心给憋屈了。
文言积累
文言积累
一、一词多义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
必能使行阵和睦
(动词,做)
(名词,品行)
(名词,行列)
(名词,责任,职责)
(动词,任用,委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由是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
(名词,重任。)
(动词,实现、完成。)
(名词,感动,激动。)
(动词,感谢。)

感激
文言积累
文言积累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省略句
(1) 诚宜开张圣听。
(2) 受命以来
“也”表判断
“也”表判断
(陛下)
(臣)
文言积累
二、特殊句式。
3、倒装句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咨臣以当世之事。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状语后置,应为“于桓、灵未尝不叹息痛恨也。”
状语后置,应为“以当世之事咨臣”
状语后置,应为“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
文言积累
古义:辱,谦辞。
1.猥自枉屈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后值倾覆
4.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布衣
古义:指兵败。
古义:眼泪。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古义:贫民百姓。臣本布衣。
今义:恶劣;不道德。
今义:卑鄙下流
今义:①倒下;②2使失败,颠覆
今义:鼻涕
今义:布的衣服。
三、古今异义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诚宜开张圣听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古义:时候
古义:扩大。
古义:痛心、遗憾。
古义:指不同。
文言积累
今义:四季中的第三季节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经商的人指一天中第一次成交
今义:极端痛惜或悔恨
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文言积累
四、词类活用
攘除奸凶。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此皆良实。
优劣得所。
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
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贤臣。
远小人。
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五、通假字
裨补阙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阙,通“缺”,缺点。
有,通“又”,表余数。
文言积累
演练提升
【演练1】文学常识填空。
1. 《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__ ,他是________
时期著名的________ 家、军事家。“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
诸葛亮
三国
政治家
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2. 表文一般采用记叙和________ 的表达方式,又往
往带有________ 色彩,如本文就是以________ 为主,兼
用记叙和________ 。
议论
抒情
议论
抒情
【演练2】解释下列重点词。1.殂:2.秋:3.内:4.外:5.追:6.殊遇:7.作奸犯科:8.有司:9.刑:10.性行淑均:11.行阵:死亡时候朝廷这里指疆场追念厚遇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负责专职的官员罚性情品德善良公正行伍【演练3】翻译句子
1.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
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
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演练4】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下题。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B. 悉以咨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C.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D. 有所广益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说》遗:给予A来因为......的原因用来好处更加2.翻译句子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3.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建议中最主要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4. 诸葛亮既然已经提出了“亲贤远倿”的建议,为何还要向后主刘禅一一
提到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几个“贞良死节之臣”和桓、灵二帝的名字?
答: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答:
因为诸葛亮知道后主刘禅是个昏庸之辈,出师前对刘禅能否“亲贤”疑虑
担忧,所以言辞恳切,一一推荐身边贤臣,希望刘禅能“亲之信之”同时也
委婉规劝后主刘禅不要重蹈桓、灵二帝的覆辙,要远离小人。
5.作者为什么要自述身世和经历?
答:意在表明自己的淡泊名利;
创业艰难,故珍惜并继承先帝遗志;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故报先帝而出师伐魏。
6.从全文看,诸葛亮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在当下还有没有现实意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
诸葛亮身上有忠诚、诚信、有责任感、使命感,懂得知恩图报等优秀品质。
在当今这些优秀品质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如“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基本准则,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有责任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的优秀品格,只有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们才能肩负起各自的责任,使社会平稳运行;“懂得知恩图报”能够将善心、善行等正能量积极传递。(能结合其中两点,展开阐述即可)
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7.找出本文中的成语并作解释。
答:妄自菲薄 随便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引喻失义 说话不恰当。
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些什么。
作奸犯科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优劣得所 指知人善任,使其得到适当的位子。
计日而待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三顾茅庐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
【甲】《出师表》
【乙】
  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 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
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练习1
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先帝称之曰能 吾能用之
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此所以失天下也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收而攻蕲,蕲下
D
能干
能够

给;替
......的原因
用来......的办法
攻占;攻下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因此先帝才选拔他们留下来辅佐陛下你。(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功劳,攻占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3.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
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
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
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
重用人才。
C
选文是诸葛亮先后主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义正词严”在选文中没有
依据,属于无中生有
4. 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
同:他们都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异: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出师表》(乙)郑苏仙梦冥府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注)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树立。③举:上报(朝廷)。练习21.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有 一 官 公 服 昂 然 入自 称 所 至 但 饮 一 杯 水 今 无 愧 鬼 神//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2)咨诹善道(__________)(3)锋棱顿减(______________)怠慢询问立刻或忽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寄臣以大事 设官以治民B.陛下亦宜自谋 无功亦无罪C.攸之、祎、允之任 三载考绩之谓何D.察纳雅言避嫌疑而不言介词,“把”/目的连词,“来”B也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的助词言论/说话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
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
【答案】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出师表
能够掌握
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
课文内容
能够把握
重点字词
能够翻译
全文
能够把握字音
了解背景及作者
巩固练习
谢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