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2 20:2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第二篇章
《唐雎不辱使命》
授课教师:彭帅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
古有蔺相如
战国时期的赵国上卿,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崇高的爱国热情,智斗强秦,完璧归赵。
唐雎不辱使命
能够掌握
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
课文内容
能够把握
重点字词
能够翻译
全文
能够掌握字形
能够把握字音
巩固练习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使秦王吞并魏国的企图落空,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时代背景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一说名“正”)。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 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唐雎,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于魏国。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四百八十六章。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作品作者
【演练1】【优能原创】文学常识填空。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 (朝代)________ 整理编辑的________ 体史书《________________ 》,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课堂检测
西汉
刘向
国别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yuè

zhǎng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xiǎn
yōnɡ fū
qiānɡ

ɡuī
jìn
gǎo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náo



读一读,写一写
唐雎( ) 怫然( )
韩傀( ) 免冠徒跣( )
缟素( ) 庸夫( )
色挠( ) 以头抢地 ( )
休祲( ) 寡人谕( )


guī
xi n
g o
yōng fū
náo
qiāng
jìn

唐雎不辱使命
能够掌握
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
课文内容
把握字词
翻译全文
理解
人物形象
能够掌握字形
能够把握字音
巩固练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使:派遣,派出
谓...曰:对...说
以:用,用作介词
易:交换
其:助词,加强语气
许:答应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很好;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
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是魏国的附属小国
加惠:给予恩惠
虽然:即使这样
于:从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说:通“悦”,高兴
因:因此
使:派遣,派出
使:出使
于:到
分析段落
第一部分(第1段),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交待唐雎使秦的原因,是故事的开端。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问题探究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听:听从
何也:为什么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以:凭借
灭、亡:使…灭亡
而:表转折,但是
且:况且
以:因为
长者:忠厚的长者
故:所以
错意:置意,打主意。错,通“措”,放置。
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
广:扩大,扩充
逆:违背
与:通“欤”,表疑问
轻:轻视,看不起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若是:像这样
而:表因果,所以
对:回答
虽:即使
直:只,仅仅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分析段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尝:曾经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谓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
布衣:指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伏:倒下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抢:撞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免:摘掉
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徒:光着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苍鹰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发:发作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拔剑出鞘立起。
若:如果
必:将要
是:此,这样
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分析段落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
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跟秦王拼命的内心活动。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如果跪着则耸身挺腰,身体就显得高(长)起来,所以叫“长跪”
谢:认错,道歉
挠:屈服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以:凭借
谕:明白,懂得
徒:只,仅仅
以:因为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这是斗争的结局。
分析段落
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
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问题探究
【演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 受地于先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课堂
检测

出使


光着
只,仅仅
【演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徒以有先生也:
5. 愿终守之: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此庸夫之怒也:
课堂
检测
凭借

因为
因为
代词,代“安陵国国土”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演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6.秦王色挠:
7. 长跪而谢之:
8. 寡人谕矣:
课堂
检测
屈服
道歉
明白,懂得
【演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太守谓谁
B. 秦王不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愿终守之 忘路之远近




B
对……说
同“悦”快乐

答应

代词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思,是轻视我吗?
(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了,就要让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要穿上白色的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3.文章既然主要表现唐雎的形象,为什么还要写秦王与安陵君的言行?(4分)
写秦王的言行主要起反衬作用,侧面表现唐雎的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秦王前倨后恭、外强中干。
写安陵君的言行主要从正面衬托唐雎的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形象。这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丰富。
唐雎不辱使命
能够掌握
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
课文内容
把握字词
翻译全文
理解
人物形象
能够掌握字形
能够把握字音
巩固练习
结 构 图 示
唐雎不辱使命
以百里易安陵
(利诱之)
秦王
逆寡人轻寡人
(盛气凌人)
天子之怒
(武力恐吓)
长跪而谢
(折服)
愿终守之弗敢易
(明辨之)
唐雎
虽千里不易岂直五百里
(从容答辩)
布衣之怒
(针锋相对)
不辱使命
秦王
安陵君
人物形象
之秦王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阴险狡诈
安陵君其许寡人。
以强凌弱、骄横狂暴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残暴
先生坐!何至于此。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秦王一个骄横狂暴、阴险、贪得无厌、骄横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盛气凌人、阴险狡诈的封建君主形象。
人物形象
之唐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终守之。
有胆有识、不卑不亢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不畏强暴、视死如归
唐雎是一位爱国忠君、有胆有识、不卑不亢、机智勇敢、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凛然正气、智勇双全的外交家的形象。
小结:
文章紧扣“不辱使命”重点详写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突出唐雎的形象,并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详略得当
唐雎不辱使命
能够掌握
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
课文内容
把握字词
翻译全文
理解
人物形象
能够掌握字形
能够把握字音
巩固练习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
(2)仓鹰击于殿上( )
“错“通“措”,置
”仓“通“苍”,青色
词类活用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⑴伏尸百万:
⑵ 请广于君:
⑶ 轻寡人与:
⑷ 天下缟素:
使动用法,使.....倒下
形容词用作动词, 扩充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蔑视
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色丧服
翻译句子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即使是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检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①徒以有先生也 ②以头抢地尔
C.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①轻寡人与 ②尔安敢轻吾射
D

因为


轻视
出使
发语词
轻视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4分)
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并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表示要效法。最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挫败秦王。
【对比阅读】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从大门入。
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②三百闾,张袂③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选自《晏子使楚》)
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就是衣裳的袖子。
1. 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伏尸百万 伏:埋
B.休祲降于天 祲:吉祥
C.比肩继踵而在 踵:腿
D.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请
D
“趴着”
“不祥”
“脚后跟”
2.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聂政之刺韩傀也
B.挺剑而起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以头抢地耳 / 楚人以晏子短
D.何至于此 /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A
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 连词,表示转折
介词,拿,用 / 介词,因为
介词,至,到达 / 介词,在
3. 翻译。
①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②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那些贤德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德的君主(所在的国家),那些没有才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才能的君主(所在的国家)。
4.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请简要谈谈二者方式的不同点。
唐雎依靠勇敢和大无畏的精神;
晏子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或:智慧的语言)。
唐雎不辱使命
能够掌握
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
课文内容
把握字词
翻译全文
理解
人物形象
能够掌握字形
能够把握字音
巩固练习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