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2 19:55: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关于图中的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山脉是太行山脉属南北走向 B.乙图中山脉是武夷山脉
C.丙图中山脉北部是准噶尔盆地 D.丁图中山脉东部是华北平原
【答案】B
【详解】甲图中山脉是太行山脉,属东北—西南走向,A错误;乙图中山脉是福建省武夷山脉,B正确;丙图中山脉为昆仑山脉,北部是塔里木盆地,C错误;丁图中山脉为巫山,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D错误。故选B。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地形类型多样,下列地形区与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C.云贵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答案】B
【详解】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类型较为单一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
D.山区面积狭小
【答案】B
【详解】我国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种地形,地形类型并不单一,故A错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故B正确,D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但这属于地势特征,不是地形特征,故C错误。故选B。
4.(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答案】C
【详解】由于我国山区面积大,有天然的旅游景点,可以发展生态旅游,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会造成对森林的滥砍滥伐,破坏生态的平衡,C符合题意;山区地形起伏大,水流落差大,因此水能丰富,利于修建水电站,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5.(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山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可以发展旅游业
B.山区适宜发展林业,采育结合
C.山区宜开垦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D.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
【答案】C
【详解】山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可以开发生态旅游,A正确,不符合题意;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可以砍伐树木与抚育更新树木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B正确,不符合题意;大面积开垦山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C错误,符合题意;山区崎岖,水流急,水能丰富,可以积极建设小水电站,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家住巢湖的小明同学在今年国庆节穿着T恤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T恤变成单衣,再由单衣变成外套,最后变成羽绒服,下图为小明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小明同学最有可能的出行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造成这种穿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差异 D.干湿差异
【答案】6.A 7.B
【解析】6.读题干可知,小明同学初秋穿着T恤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T恤变成单衣,再由单衣变成外套,最后变成羽绒服,说明小晓同学行进的路线气温越来越低。巢湖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初秋穿着T恤,沿①路线到达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A正确。沿②路线到达西北地区,初秋气温还不会特别低,不用穿羽绒服,B错误;沿③路线到达云南地区,沿④路线到达海南地区,两地纬度均低于巢湖,气温较高,不符合题意,CD错误。故选A。
7.初秋我国大部分地区比较温暖,但是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读图可知,四条线路中,①路线是由纬度低的地区到纬度高的地区,气温由高到低,故造成这种穿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故选B。
【点睛】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地形的影响,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江苏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泰州年降水量为( )
A.700~800毫米 B.800~900毫米 C.900~1000毫米 D.1000~1100毫米
9.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从西向东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答案】8.D 9.B
【解析】8.根据“江苏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可知泰州年降水量为1000~1100毫米,A、B、C均错误。故选D。
9.根据“江苏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江苏省东南部降水量大部分在1000毫米以上,中部地区1000毫米左右,西北部900毫米左右,可知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正确;从北向南递减说法错误,A错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说法错误,C错误;从东北向西南递减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B。
【点睛】等降水量线是将降水量相同的点连成的线,我国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0.(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年之计在于春。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判断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们辛劳程度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春耕春播时间主要根据积温而定。图中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分布大致呈由南向北时间往后推迟,所以纬度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古籍记载“黄河斗水,泥量过七”,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上图的景观出现在(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黄河入海口
12.上图景观的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答案】11.C 12.B
【解析】11.据图可知,图示景观为“地上河”现象,“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下游,因为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到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C正确;在黄河上游、中游、入海口都没有“地上河”的现象,ABD错误。故选C。
12.上图景观的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因为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稀疏,降水集中,黄土结构疏松,所以水土流失严重,B正确;黄河的泥沙并不是来自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上河是一个概念,而不特指某条河流,当河床海拔高度高于该段河流流经地区的两岸地面海拔高度,就被叫做地上河,又称悬河。由于水往低处流、水流方向全靠两岸人工修建的河堤约束。世界最著名的地上河是黄河下游。由于携带了来自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黄河干流进入比降平缓的下游平原地区后,径流动能不足以输送携带的大量泥沙。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以上,成为地上河的代表。
13.(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四个大洋
B.外流区主要位于季风区,内流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
C.外流河的主要河水来源是天然降水
D.影响内流河水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答案】A
【详解】我国的河流主要注入太平洋,其次是印度洋,北冰洋,没有注入大西洋,故A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外流区主要位于季风区,故B正确; 外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水汽充足带来丰富降水,故C正确;内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影响内流河水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流量大,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
14.(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发源于( )
A.巴颜喀拉山脉 B.冈底斯山脉 C.唐古拉山脉主峰 D.喜马拉雅山脉
【答案】C
【详解】长江是亚洲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单位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故选C。
15.(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河流具有“水量丰富,冬季不结冰”特征的是( )
A.辽河 B.黄河 C.珠江 D.海河
【答案】C
【详解】辽河、黄河、海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最冷月气温低于0℃,冬季结冰,水量较小,珠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最冷月气温高于0℃,冬季不结冰,水量大。故选C。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2021年9月,歌曲《2035去台湾》一夜爆红,引发国人对规划、建设中的京台(北京﹣台湾新竹)高铁高度关注。目前,京台高铁大陆段已建成通车。
(1)京台高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京台高铁福建平潭至台湾新竹段拟建海底隧道穿越____海峡,建设难度较大。
(2)京台高铁沿途能观赏到的是( )
A.无边草原牛羊壮 B.黄沙漫漫驼铃响 C.雪域高原好风光 D.长江两岸稻花香
(3)京台高铁经过的省会城市与所在省区、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
A.济南一山东省一闽 B.南京一江苏省一鲁
C.合肥一安徽省一皖 D.福州一福建省一鄂
(4)下列对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
C.主要少数民族是壮族 D.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
(5)这首歌唱出了人们对两岸统一的强烈期盼。你对两岸统一,持怎样的观点?____。
【答案】(1) 三 台湾
(2)D
(3)C
(4)B
(5)希望台湾快快回到祖国的怀抱。
【分析】本题以京台高铁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京台高铁所经区域所处的位置、经过地区的省区名称和简称、台湾的地理特征以及人们对祖国统一的殷切盼望,考查了区域认知能力。
(1)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济南、上海和福州等地均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因此京台高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因此京台高铁福建平潭至台湾新竹段拟建海底隧道穿越台湾海峡,建设难度较大。
(2)
京台高铁跨越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沿途能观赏到长江两岸稻花香的景观,无边草原牛羊壮和黄沙漫漫驼铃响都是西北地区的景观,雪域高原好风光是青藏地区的景观。
(3)
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不同,如济南一山东省一鲁,南京一江苏省一苏,合肥一安徽省一皖,福州一福建省一闽。
(4)
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台湾岛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台湾岛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5)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这首歌唱出了人们对两岸统一的强烈期盼。我的观点是:希望台湾快快回到祖国的怀抱。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国主要地形分布图”,回答问题。
(1)如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山脉的有:E_____F_____。
(2)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是:A_____D_____。
(3)我国的三大平原:山脉A以东是_____,山脉B以东是_____,山脉C以东是_____。
(4)山脉K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_____盆地。
【答案】 昆仑山 祁连山 大兴安岭 雪峰山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
【分析】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E是昆仑山,F是祁连山,G是横断山脉。
(2)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A是大兴安岭,B是太行山脉,C是巫山,D是雪峰山。
(3)图中山脉A是大兴安岭,其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山脉B是太行山脉,其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山脉C是巫山,巫山的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4)图中山脉K是天山山脉,天山山脉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1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配对。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C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B、D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地,B地气候类型为____,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答案】 B D C A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陆位置 地形(海拔) B 温带季风气候 纬度位置
【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据图中信息解答。
【详解】(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图中可知,甲是温带季风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丙是高原高山气候,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位于北方地区,是甲温带季风气候,D南方地区,是乙亚热带季风气候,A是西北地区,是丁温带大陆性,C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是丙高原山地气候。
(2)图中可知,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B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3)图中可知,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C地,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C位于青藏高原)。
(4)图中可知,B、D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B地(B地位于北方地区),B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分布和影响因素,读图分析解答。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_。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
(3)图中温度带③和④的分界线,它大致接近于1月_____℃等温线。此界线是右图中干湿地区D________区和A________区的分界线。
(4)图中重庆所处温度带为________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熟制为________。
【答案】 活动积温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 0 半湿润 湿润 亚热带 水稻 一年两熟或三熟
【分析】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气象部门一般将中国自南向北粗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是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仅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的南部为热带,其余地区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 其中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其余地区是中温带。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候条件比较独特。属于高寒气候地区。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该地的湿润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即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详解】(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活动积温;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气象部门一般将中国自南向北粗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依据该地的湿润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即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图中温度带③暖温带和④亚热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它大致接近于1月0C等温线。此界线是右图中干湿地区D半湿润区和A湿润区的分界线。
(4)读图可知,图中重庆所处温度带为亚热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为一年两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温度带。
20.(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主要山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所在盆地名称是____。
(2)②所在的省区的简称是____。
(3)③代表的河流是____,其自西向东注入____海。
(4)④代表的山脉是____。
【答案】(1)塔里木盆地
(2)内蒙古
(3) 黄河 渤
(4)祁连山脉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主要山河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地形、行政区划、河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读图可得,①位于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所在盆地名称是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
根据省区轮廓及位置可知,②所在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该省区的简称是内蒙古。
(3)
读图可知,③代表的河流是黄河,其自西向东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4)
读图可知,④代表的山脉是祁连山脉,该山脉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关于图中的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山脉是太行山脉属南北走向 B.乙图中山脉是武夷山脉
C.丙图中山脉北部是准噶尔盆地 D.丁图中山脉东部是华北平原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地形类型多样,下列地形区与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C.云贵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3.(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类型较为单一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
D.山区面积狭小
4.(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5.(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山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可以发展旅游业
B.山区适宜发展林业,采育结合
C.山区宜开垦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D.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家住巢湖的小明同学在今年国庆节穿着T恤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T恤变成单衣,再由单衣变成外套,最后变成羽绒服,下图为小明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小明同学最有可能的出行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造成这种穿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差异 D.干湿差异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江苏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泰州年降水量为( )
A.700~800毫米 B.800~900毫米 C.900~1000毫米 D.1000~1100毫米
9.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从西向东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10.(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年之计在于春。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判断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们辛劳程度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古籍记载“黄河斗水,泥量过七”,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上图的景观出现在(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黄河入海口
12.上图景观的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3.(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四个大洋
B.外流区主要位于季风区,内流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
C.外流河的主要河水来源是天然降水
D.影响内流河水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14.(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发源于( )
A.巴颜喀拉山脉 B.冈底斯山脉 C.唐古拉山脉主峰 D.喜马拉雅山脉
15.(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河流具有“水量丰富,冬季不结冰”特征的是( )
A.辽河 B.黄河 C.珠江 D.海河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2021年9月,歌曲《2035去台湾》一夜爆红,引发国人对规划、建设中的京台(北京﹣台湾新竹)高铁高度关注。目前,京台高铁大陆段已建成通车。
(1)京台高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京台高铁福建平潭至台湾新竹段拟建海底隧道穿越____海峡,建设难度较大。
(2)京台高铁沿途能观赏到的是( )
A.无边草原牛羊壮 B.黄沙漫漫驼铃响 C.雪域高原好风光 D.长江两岸稻花香
(3)京台高铁经过的省会城市与所在省区、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
A.济南一山东省一闽 B.南京一江苏省一鲁
C.合肥一安徽省一皖 D.福州一福建省一鄂
(4)下列对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
C.主要少数民族是壮族 D.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
(5)这首歌唱出了人们对两岸统一的强烈期盼。你对两岸统一,持怎样的观点?____。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国主要地形分布图”,回答问题。
(1)如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山脉的有:E_____F_____。
(2)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是:A_____D_____。
(3)我国的三大平原:山脉A以东是_____,山脉B以东是_____,山脉C以东是_____。
(4)山脉K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_____盆地。
1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配对。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C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B、D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地,B地气候类型为____,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_。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
(3)图中温度带③和④的分界线,它大致接近于1月_____℃等温线。此界线是右图中干湿地区D________区和A________区的分界线。
(4)图中重庆所处温度带为________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熟制为________。
20.(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主要山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所在盆地名称是____。
(2)②所在的省区的简称是____。
(3)③代表的河流是____,其自西向东注入____海。
(4)④代表的山脉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