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2 20:29: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
A.23.5° B.90° C.30° D.66.5°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观察地球公转冬至日图,这一天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的现象是( )
A.昼夜平分 B.极昼
C.极夜 D.无法判断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随之交替,这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球绕着____在不停地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
A.太阳 B.地轴 C.赤道 D.极点
5.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A.一小时 B.一天 C.一个月 D.一年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7.关于陆地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 B.高原海拔高,峰峦起伏,坡陡谷深
C.山地海拔较高,地面平坦,边缘较陡 D.丘陵海拔低于200米,中间高,四周低
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格陵兰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台湾岛 D.海南岛
(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为“一带一路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大洲中,该线路没有经过的是( )
A.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亚洲
10.商船从中国出发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沿途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我们家乡(江苏省淮安市)位于图中( )板块
A.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
12.科学考察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海洋,图中喜马拉雅山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图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轮廓及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道的遗迹
15.(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荷兰的填海造陆
B.春夏秋冬、昼夜的交替
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海藻、海螺化石
D.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水井和古河道
二、解答题
16.(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地所在的大洲是____洲。
(2)红海是____板块和A____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目前还在不断扩张,最终会成为新的海洋。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A板块的____(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地带,其主峰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近期测得其最新高程为____米。
(4)图中a、b、c、d四地中,最容易发生地震的是____地。
17.(2018·河南·九年级课时练习)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七大洲中,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_____(填写字母);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填写数字)。
(2)D洲与F洲以________运河为界,E洲与F洲以________山、大高加索山脉等为界。
(3)E位于亚欧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多_______ (自然灾害)。
(4)D、E、F三个大洲中,以热带气候为主的是____洲(填写字母),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洲(填写字母)。
(5)简要说明全球海陆变迁的原因。
18.(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地球上的两极是____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2)D线它的一端连接____,另一端连接____。所以在地球仪上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____线。
(3)图中与E线平行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____线。
(4)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经线都是____(圆,半圆),长度____(相等,不相等),指示____方向。所有的纬线都是____(圆,半圆),长度____(相等,不相等),指示____方向,其中赤道是____(最大,最小)的纬线圈,图中30°,60°,120°,150°表示的是____(经度,纬度)。
(5)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指向( )附近。
A北极附近B北极星附近C太阳中心附近D恒星附近
1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洲的名称:①____洲,②____洲,③____州,④____洲。
(2)大洋的名称:⑤____洋,⑥____洋,⑦____洋。
(3)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借助了天然界线,如⑧____山一乌拉尔河一大高加索山一土耳其海峡;而南、北美洲分界线则是以人工开凿的⑨____运河为界,亚洲、非洲分界线也是以人工开凿的⑩____运河为界。
20.(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大洲的名称①____,③____,⑦____
(2)②大洲和③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⑥大洲和③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写名称)
(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我们的家乡长葛所在的大洲是____;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大洲是____(填代号)。
(4)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
A.23.5° B.90° C.30° D.66.5°
【答案】D
【详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D。
【点睛】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观察地球公转冬至日图,这一天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的现象是( )
A.昼夜平分 B.极昼
C.极夜 D.无法判断
【答案】2.D 3.C
【分析】2.观察地球公转冬至日图可得,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的现象是极夜现象,C正确;昼夜平分出现在赤道,极昼出现在南极圈以内,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随之交替,这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球绕着____在不停地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
A.太阳 B.地轴 C.赤道 D.极点
5.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A.一小时 B.一天 C.一个月 D.一年
【答案】4.B 5.D
【分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即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7.关于陆地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 B.高原海拔高,峰峦起伏,坡陡谷深
C.山地海拔较高,地面平坦,边缘较陡 D.丘陵海拔低于200米,中间高,四周低
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格陵兰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台湾岛 D.海南岛
【答案】6.A 7.A 8.A
【分析】6.由图可知,该地形海拔较高,面积较广阔,起伏小,地面平坦,边缘比较陡峭,是高原地形,A正确,平原面积辽阔,起伏小,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盆地地形中低周高,山地地表崎岖不平,BCD错误;故选A。
7.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A正确;山地海拔高,峰峦起伏,坡陡谷深,B错误;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平坦,边缘较陡,C错误;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中间高,四周低,D错误;故选A。
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约217万平方千米,A正确;相比来讲,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岛、海南岛面积较小,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为“一带一路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大洲中,该线路没有经过的是( )
A.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亚洲
10.商船从中国出发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沿途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答案】9.A 10.D
【分析】9.从图上来看,“一带一路”经过了亚洲、欧洲、非洲,没有经过北美洲。故选:A。
10.读图可知,商船从中国泉州出发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沿途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我们家乡(江苏省淮安市)位于图中( )板块
A.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
12.科学考察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海洋,图中喜马拉雅山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答案】11.C 12.C
【解析】11.根据题干可知,我们家乡是江苏省淮安市,位于图中的亚欧板块,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海拔不断升高,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图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轮廓及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道的遗迹
【答案】13.A 14.C
【解析】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大陆分裂成数块,并缓慢漂移分离。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A是现在海陆分布状况,排除BCD,故选A。
14.大西洋两岸,尤其是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十分相似。如果把两块大陆剪下来,差不多可以拼成一个整体,且两块大陆的生物物种相同以及古生物化石和地层构造相吻合,C正确;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不是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A错误;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无法说明大陆漂移假说,B错误;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和水井等,这说明此地区在很早以前曾经是陆地,后来经过地壳变动变成了海洋,这属于海陆变迁的变化,D错误。故选C。
【点睛】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15.(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荷兰的填海造陆
B.春夏秋冬、昼夜的交替
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海藻、海螺化石
D.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水井和古河道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的围海造陆,属于海陆变迁现象;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水井和古河道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春夏秋冬、昼夜的交替属于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不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依据题意,故选B。
二、解答题
16.(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地所在的大洲是____洲。
(2)红海是____板块和A____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目前还在不断扩张,最终会成为新的海洋。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A板块的____(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地带,其主峰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近期测得其最新高程为____米。
(4)图中a、b、c、d四地中,最容易发生地震的是____地。
【答案】(1)欧
(2) 非洲 印度洋
(3) 碰撞挤压 8848.86
(4)a
【分析】本大题以块构造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1)由图可知,图中d位于亚欧板块西部,西临大西洋,所在的大洲为欧洲。
(2)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读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A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目前还在不断扩张,最终会成为新的海洋。
(3)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A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其主峰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近期测得其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4)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图中a、b、c、d四地中b、c、d位于板块内部比较稳定;a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地震。
17.(2018·河南·九年级课时练习)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七大洲中,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_____(填写字母);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填写数字)。
(2)D洲与F洲以________运河为界,E洲与F洲以________山、大高加索山脉等为界。
(3)E位于亚欧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多_______ (自然灾害)。
(4)D、E、F三个大洲中,以热带气候为主的是____洲(填写字母),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洲(填写字母)。
(5)简要说明全球海陆变迁的原因。
【答案】(1)A,④。
(2)苏伊士,乌拉尔。
(3)亚欧,地震(火山)。
(4)D,D。
(5)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填海造陆等)。
【详解】全球共有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1)从图中可知,七大洲中,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A北美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④北冰洋,北冰洋在北极点附近。
(2)从图中可知,E是欧洲,F是亚洲,D是非洲,D洲与F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E洲与F洲以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等为界。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4)E是欧洲,F是亚洲,D是非洲,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故热带气候多,欧洲和亚洲被北极圈穿过,有极昼极夜现象,非洲没有。
(5)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填海造陆等)也能局部改变海陆变迁。
18.(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地球上的两极是____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2)D线它的一端连接____,另一端连接____。所以在地球仪上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____线。
(3)图中与E线平行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____线。
(4)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经线都是____(圆,半圆),长度____(相等,不相等),指示____方向。所有的纬线都是____(圆,半圆),长度____(相等,不相等),指示____方向,其中赤道是____(最大,最小)的纬线圈,图中30°,60°,120°,150°表示的是____(经度,纬度)。
(5)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指向( )附近。
A北极附近B北极星附近C太阳中心附近D恒星附近
【答案】 地轴 北极 南极 经 纬 半圆 相等 南北 圆 不相等 东西 最大 经度 B
【解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详解】(1)地轴,即为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地球上的两极是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2)读图可知,D经线它的一端连接北极,另一端连接南极。所以在地球仪上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
(3)读图可知,图中与E线平行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4)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纬线都是圆,长度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其中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图中30°,60°,120°,150°表示的是经度。
(5)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个轴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正对着北极星附近。通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面。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相关知识,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
1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洲的名称:①____洲,②____洲,③____州,④____洲。
(2)大洋的名称:⑤____洋,⑥____洋,⑦____洋。
(3)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借助了天然界线,如⑧____山一乌拉尔河一大高加索山一土耳其海峡;而南、北美洲分界线则是以人工开凿的⑨____运河为界,亚洲、非洲分界线也是以人工开凿的⑩____运河为界。
【答案】 亚 北美 非 大洋 太平 印度 北冰 乌拉尔 巴拿马 苏伊士
【分析】本大题以大洲大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七大洲、四大洋、大洲分界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亚洲,②是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北美洲,③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非洲,④是独立于大洋中的大洋洲。
(2)读图可知,⑤是位于美洲以西的太平洋,⑥是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相临的印度洋,⑦是位于北极附近的北冰洋。
(3)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⑧乌拉尔山脉一乌拉尔河一大高加索山一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⑨白令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⑩苏伊士运河。
【点睛】
20.(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大洲的名称①____,③____,⑦____
(2)②大洲和③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⑥大洲和③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写名称)
(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我们的家乡长葛所在的大洲是____;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大洲是____(填代号)。
(4)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
【答案】 欧洲 亚洲 南美洲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⑤ ③ ① 东 北
【解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详解】(1)全球共有七大洲,依据位置,图中①是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③是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⑦是南美洲,位于西半球,赤道穿过其北部。
(2)②是非洲,③是亚洲,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⑥是北美洲,它和③亚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3)读图可知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⑤南极洲,该大洲主要位于南极地区,跨过所有经线,我国位于亚洲,所以我们的家乡长葛所在的大洲是③亚洲,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大洲是①欧洲。
(4)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全球陆地的67%集中在北半球,世界海洋的57%集中在南半球,东半球陆地占38%,海洋占62%;西半球陆地占20%,海洋占80%。
【点睛】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及概况及大州的分界线,读图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