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2 《乘法分配律 》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2 《乘法分配律 》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2 19:3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四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第5课时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乘法分配律其承载了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的内容,学生计算起来容易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总是会把其中一个加数与因数相乘,却把另外一个加数忽略。
难点分析 (a+b)×c=a×c +b×c也可以写成a×(b+c)=a×b+a×c实现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再到文字表达形式的转化,提高认知难度的同时开拓创新的能力,为以后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转换过程中理解还存在有困难。
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直观演示乘法分配律的算理。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可行性和其存在的必然性。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情境图上衣每件65元 裙子每条35元 买5套这样的的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 2.请你列出综合算式方法一: 方法二: 先求1套衣服的价钱,再求5套的总价。 先分别求出上衣和裙子的价钱,再求总价。 (65+35)×5 65×5+35×5 =100×5 =325 + 175=500(元) =500(元) 3.根据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65+35)×5 = 65×5+35×5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4.出示列7四年级同学们要在这块地的四周植树。分成16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四年级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1)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数学问题?(2)指名学生汇报(3)思考 :一共有多少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活动? (4)请你列出综合算式来解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一 方法二 (4+2)×25 4×25+2×25=6×25 =100+50 =150(名) =150(名)5.根据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我们也可以得出:(4+2)×25 = 4×25+2×25指导学生用乘法的意义进一步理解:25个(4+2),可以理解25个4加25个2,结果不变。〖(4+2) 个25也可以理解 4个25加2个25结果不变〗6.对比观察,发现规律:①(65+35)×5 = 65×5+35×5②(4+2)×25 = 4×25+2×25 对比观察以上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7.指名学生汇报8.小结板书: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9.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则可以写成:(a+b) ×c=a×c + b×c a×(b + c) =a×b + a×c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1.填一填,请运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下面各题 (64+12)×3 = ( )×( )+( )×( ) 25×(38+2)= ( )×( )+( )×( ) 57×12+43×12=( + )× (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以上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并指名汇报: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2.连一连 4×13+ 6×13 (12 + 26)×15(15 + 7)×4 15×4 + 7×4 12×15 + 26 ×15 20×32 +20×18 20 ×(32 + 18) (4 + 6)×13学生自己思考,连线,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103×12 20×55提示学生先用乘法分配律改变算式再计算较简便。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问你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你会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