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2.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进行化简或计算。
3.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能把一个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4.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和对数学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
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过程】
一、一起探究。
1.(1)2,18,,的算术平方根是怎样表示的?
(2)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又是怎样表示的?
2.学校要修建一个占地面积为S m2的圆形喷水池,它的半径应为多少米?如果在这个圆形喷水池的外围增加一个占地面积为a m2的环型绿化带,那么所成大圆的半径应为多少米?在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得到了等式子,它们分别表示某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若无特殊说明,本章所说的“数”均指实数。
一般地,把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二、探究。
1.小亮和小颖对二次根式分别有如下的观点。
你认同亮和小颖的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小亮的观点:
因为表示的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所以,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有。
小颖的观点:
因为表示的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所以,根据算术平方根和被开方数的关系,有。
2.计算,并与大家交流你的结果。
事实上,对于二次根式,有是一个非负数,
三、做一做
化简:
例1 化简:
练习:
化简
习题
A组
1.化简
2.化简
B组
1.做一个面积为300 cm2的长方形镜框,使它长与宽的比为3:2.镜框的宽应为多少厘米?
2.有边长分别为a cm和b cm的两个正方形,还有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当a = 3 cm,b=4 cm时,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又是多少?
四、观察与思考探究。
1.是否相等?呢?
2.当时,对的关系提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3.是否相等?呢?
4.当时,对的关系提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事实上,理由如下:
(1)因为当时,
所以
1.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即
2.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数的算术平方根与除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商,即
观察与思考:
在例2中,观察每个小题化简前后被开方数的变化,请思考:
(1)化简前,被开方数分别是整数、分数和小数。当被开方数是整数时,含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
(2)化简后,被开方数都是什么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二次根式满足:
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过程就是将它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过程。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