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2 23: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第7课
中国近代史历史发展主线
1840
鸦片战争
1851
太平天国运动
1864
1856
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屈辱史
抗争史
1842
探索史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屈辱史
抗争史
1898
戊戌变法
探索史
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屈辱史
抗争史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化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第一次北京外国人攻占:1860年,英法联军,咸丰帝,逃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慈禧皇后;
第二次北京外国人攻占:1900年,八国联军,光绪帝,逃到陕西西安,慈禧皇太后;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民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19世纪末,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材料一:“当此时局艰难,外患纷沓之际,当以固民心为要图。”
材料二:然传教之士贤否不齐,习教之民善良绝少。入其教者往往借势欺凌乡里,鱼肉平民,诈人钱财,占人田产,无所不至。……而民教涉讼之案,地方官几于不敢问矣!因而教焰日张,民气日积……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思考:义和团运动为什么能发展壮大起来?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传教士活动猖獗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悄然。
洋鬼子,除尽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凡是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杀。戴西洋眼镜的,杀。穿西装的,杀。会说英语的,杀。留过学的,杀。和外国人做朋友的,杀。家里有外国书籍的,杀。娶或者嫁外国人的,杀。他们甚至抵制一切和洋人有关的东西。如:洋楼,拆。铁路,扒。电线,剪。电灯,砸。钟表,扔。火车,烧。
思考:义和团运动主张什么?有哪些局限性?
迷信
盲目排外
扶清
反帝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意志,却盲目排外
迷信落后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剿灭”
开始
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策。
“招抚”
后来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 决计不将义和团巢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利用义和团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思考:面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外国侵略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法国总领事杜士兰函称:“代各国领事公启英、法、德、俄、美、意、日本驻京大臣,以现在情形险要,公同议定,各抽调兵丁百名登岸。此项队伍不日到来,遣赴北京。各国领事与本总领事,请速饬所属。于各队伍到时,竭力帮助登岸;并饬备火车,届时运送赴京,以期妥速。如何办理之处,即请示复。”
——裕禄《致总署电》(1900年5月29日)
列宁:列强“想使人相信,它只是在平定暴乱,帮助合法的中国政府恢复正常的秩序。但是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改变。”
赵立行:从世界背景来看,作为瓜分中国狂潮的延续,八国联军侵华是服务于帝国主义扩张需要的,是其瓜分世界的一个过程。
真的是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吗?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思考: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清政府和义和团采取了什么行动?
1900年6月,俄、德、法、美、日、奥、意、英、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根据京津地区形势图,结合课本内容,梳理八国联军侵华过程,并对以下事件进行排序。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廊坊大捷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进犯
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包围,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西摩尔不得不改变计划,从水路进京。沿途又遭义和团的袭击,伤亡惨重。直至后来得援兵救助才狼狈逃回天津。事后,西摩尔心有余悸的说:“如果义和团也拥有西式枪炮,那么我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不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廊坊阻击战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思考:外国侵略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采取了什么措施?
八国联军在大沽炮台登陆(绘画)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根据京津地区形势图,结合课本内容,梳理八国联军侵华过程,并对以下事件进行排序。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廊坊大捷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进犯
大沽炮台战役
天津大沽炮台失陷,误信列强干政谎报,慈禧太后下令对外宣战。
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谕》(1900年6月21日)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根据京津地区形势图,结合课本内容,梳理八国联军侵华过程,并对以下事件进行排序。
天津保卫战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廊坊大捷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进犯
慈禧向各国宣战
大沽炮台战役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狼狈出逃。
联军攻陷北京(近代史上第二次被外敌攻陷)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根据京津地区形势图,结合课本内容,梳理八国联军侵华过程,并对以下事件进行排序。
天津保卫战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廊坊大捷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进犯
慈禧向各国宣战
大沽炮台战役
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
继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40年后,列强再次踏入北京城 ,灾难又一次降临。
美军抢劫的白银
各国公使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继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40年后,列强再次踏入北京城 ,灾难又一次降临。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材料一 京津之间,沿途房屋未经被毁者极为罕见,大都早已变成瓦砾之场,至少当有50万人,变成无屋可居。
材料二 《庚子大事记》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记载:“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 皇城以外地区的情况亦皆如此。于是,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
阅读材料和课文P33-34,试着讲讲八国联军的罪行。
八国联军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慈禧太后主动求和,并请求借师助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慈禧仓皇出逃。1900年9月7日上谕:“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
——金家瑞,林淑惠《有关义和团上谕》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义和团运动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它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之后,在俄日军队护送下,李鸿章最后一次进京救火,与列强谈判。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罪己诏》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条约内容 影响危害
①赔: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
②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③拆:拆毁大沽炮台,允许驻扎沿线要地
④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增加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人民遭受中外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丧失军事自主权,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P20
天津
北京
大沽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允许外国驻兵……
清王朝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
山海关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条约内容 影响危害
①赔: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
②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③拆:拆毁大沽炮台,允许驻扎沿线要地
④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增加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人民遭受中外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丧失军事自主权,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馆界成为国中之国,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控制之下
控制外交,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影响:清政府沦为列强在华统治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双半社会的深渊!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双半社会的深渊。
观察图片思考:从两个辛丑年的中外谈判对比,你有何感触?
从1901到2021。中国用120年的时间告诉美国,他们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与中国谈判。
弱国无外交
发展才是硬道理
课堂小结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运动
抗击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的签订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向京津地区发展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背景: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廊坊阻击战
在北京的战斗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八国联军的暴行
签订过程:1901年
具体内容
影响:清政府沦为列强在华统治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