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8课 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8课 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3 10:5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选择性必修1 第六单元
第18课 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Contents
目录
【课程标准】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
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实行情况。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时期 基层组织名称 社会功能
古希腊 村社 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
中世纪 庄园 组织生产、征收地租、解决纠纷;
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规范经营活动、治理城市。
城市(自治)
教会
近代 英国 自治市 承担除司法以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相关人员由选举产生,具有很强的自治性。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区组织开始出现。
美国 乡镇
法国 自治市镇
二战后 社区 (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共同作用) 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
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行会、商会作用较大
公众、志愿者、私人部门参与,更基层治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史料阅读 
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摘编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思考: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主要机构是什么,有何特点?
(1)主要机构:村社
(2)特点:村社实行自治。
(3)表现: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1、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制度;基督教垄断思想。
城 市
庄 园
教 会
基层单位:庄园
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职责:组织生产、
征收地租、
主持庄园法庭审判
基层单位:行会与商会
背景: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经过与国王领主的斗争(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的自治权。
管理者:行会与商会的上层分子
职责:把持城市政权;
行驶城市治理
主要手段列举
基督教伦理教化
教区制度(地区教会)
主持婚丧嫁娶等生活仪式
兴办慈善机构及医院
兴办学校,保存文化
实质: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
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建国后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
英国
法国
美国
建立:法国大革命后形成
基层单位:自治市镇
自治权力:市长和市议会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基层单位:自治市镇
确立:继承地方自治传统基础上,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自治权力:政府和议会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地方征税自主开支;
接受选民监督。
基层单位:乡镇
自治权力: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自治传统浓厚
中央集权影响大
3、近代西方的基层治理
(1)形成历程:
①工业革命后,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A、工业革命扩展;
B、城市自治权扩大;
C、城市人口激增,社会问题不断增多;
D、传统的社会救济遇到瓶颈。
社区活动
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社区图书馆
社区游乐园
社区医院
休闲娱乐
教育
生活服务
卫生保健
反映民意
②二战后,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A、各国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与治理方式变革;
B、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
C、民主政治的发展;
D、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增多。
③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越来越多地提供公共服务,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功能:
4、工业革命——二战后:社区
1)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政府性功能不断增强;
2)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3)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4、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发展围绕地方自治的民主性和独立性进行,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
5、西方基层治理的特点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欧洲国家
19世纪80年代
1935年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了济贫法
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民覆盖;此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酝酿和
基础阶段
二战后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建立和健全阶段
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历程
在性质上
从过去的分散、零星项目转向现代社会全面、系统的保障。
从传统社会中的贫民转向全体雇佣劳动者,再转向全体国民,实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保障。
不仅要求多方出资,而且实现了由国家出面强制执行。
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保证。
保障项目上
在社会保障对象上
在资金筹集方式上
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
材料: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防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经济上: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奠定了必备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工业革命激化了阶级矛盾,工人运动高涨,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思想上: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阶级意识不断觉醒,为争取权益而不断斗争。
原因
初形成,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195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保险法。
渐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全覆盖,让亿万人享有基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更公平,突破城乡分割的藩篱
建立起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原因:
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等国的有益经验;
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