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邢台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3 11:01:00

文档简介

7.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

A.采用儒家思想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
2022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列一组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B.推行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
高一历史试题
C.任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游侠势力
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考试范围:中国史纲要(上),1一12深」
秦齐楚燕

赵觌
13.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天下”。由此可知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A.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
B.东晋出现了分裂割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皇权与相权实现了合理制衡
1.泰安大汶口墓地有4个墓群,代表4个父系家族。墓群之间存在一
14.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隋朝李春设计并主
定差别,较富有的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其他墓群的数倍。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持建造了赵州桥,唐末制造出火药武器,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
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C.加速国家统一
D.巩固国家统一
制造出指南针。古代这些成就
A.王位世袭B.铁犁牛耕C.地主阶级D.财产私有
8.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写道:“一夫作难而七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
2.“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史记·周本
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
纪》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也。”作者认为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15.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唐代继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A.素朝确立皇帝制度
B.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
3.周人以九百亩为一“井”,平均分为九块,每块一百亩,中间一块
C.秦朝实行暴政政策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
为公田,周边八块为私田;私田由个人耕种,每家一块,收获归
9.安车(下图)是西汉时期一种车驾,常驾四匹马。西汉初期,社
时期
己,中间的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获归公。此土地制度
会残破,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但到汉武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A.被称作均田制
B.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帝时期,马匹遍布街巷。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C.始于商鞅变法
D.造成了分封制的瓦解
16.唐代中期,皇帝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同中书门下三品”
4.春秋时期,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产品,诸侯及卿大夫不再满足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使这些官员也能参加政事堂会议。
“籍田”所得,纷纷醉心于“私田”,出现了开垦“私田”的热潮。
皇帝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
这一热潮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限制宰相权力
B.废止宰相制度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C.加强地方管辖
D.确立行政中枢
C.阶级结构的变化
D.土地私有制的合法化
17.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
5.下表是史籍中记载的春秋时期发生的政治事件。据此可知,春秋
汉代安车复原图
(百姓)非国家所有。”由此可知唐太宗
时期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A.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生产B.戒奢从简,减轻赋税
政治事件
出处
C.“贞观之治”
D.“百家争鸣”
C.以民为本,成就称霸伟业D.以民为本,建章立制
10.汉武帝时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
18.唐代长安“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国际都会,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
周平王死后未葬,王室派武氏子去鲁国“求赙
《左传》
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这一措施的实施使
各国使节频繁来此进行政治活动,向这里传播域外文化,又从这
(乞求丧葬的费用)
A.宗法体系遭受了破坏
B.郡国并行成为了历史
里带回唐朝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唐代
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
C.藩镇割据被彻底消除
D.中央集权获得了强化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左传》
对齐桓公极力表彰
11.它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
C.对外交往开放包容
D.儒家学说广泛传播
体裁,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
19.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
楚庄王北上征伐“陆浑之戎”,打到周天子疆域
《史记》
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它是
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
以内,向周大夫王孙满问鼎的轻重。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
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
A.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B.分封制已完全崩溃
12.钱穆在《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中写到:“当时(汉初)社会
A.文成公主B.武则天
C.王昭君
D.李清照
C.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D.各诸侯国和谐相处
风气…对孝廉,则颇加鄙薄。武帝时下诏切责,谓郡国长吏,
20.杜甫诗歌因为“善陈时事”,被历代学者视为“诗史”。唐肃宗至
6.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
在其治区,乃竞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
德二年(757年),杜甫写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兼爱”“非攻”“尚贤”的思想家是
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自后郡国遂按年察举孝廉,成为故事。”
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国破”的原因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荀子
这表明汉武帝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
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高一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5 DBBAA 6--10 CDCBD 11--15 AAAAD 16--20 AACAC 21--25 DDCCD 26--30 DBBAD
31.答案:
(1)原因:唐宋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指南针的发明和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重视海外贸易。(8分)(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2)品质:诚信或重义轻利。(2分)
表现:①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发展;②钱币铸造量大,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③海外(对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海上丝绸之路兴盛);④城市商业兴盛(或者城市的繁荣)。⑤城市格局: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商业街⑥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⑦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8分)
【答案】
(1)图1:分封制。图2:行省制。(4分)
影响:①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明清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或者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③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④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6分)
(2)图3:三公九卿制(或者郡县制)。图4:三省六部制;(4分)
特点: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职责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4分)
(3)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