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九上化学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上化学精品课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本课件内嵌7个视频,即点即播,使用方便(此页可删除)。
说明:本课件使用WPS制作,使用WPS体验更佳效果。
视频1:火对人类的意义
视频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视频3:探究灭火的条件
视频4:火场如何正确逃生
视频5: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视频6:镁在CO2中燃烧
- Learning objectives -
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了解消防和防爆安全知识
视频:火对人类的意义
1.通常情况下, 与 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 (2) 。
(3) 。
可燃物
氧气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3.灭火的方法有(P126)
(1) ;
(2) ;(3) ,三个条件只需破坏一个。
灭火的根本就是要 燃烧的条件。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破坏
你还记得这些物质燃烧的现象吗?
铁丝燃烧
硫粉燃烧
木炭燃烧
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燃烧吗?
燃烧需要可燃物
燃烧条件的探究
现 象 分 析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____________
3.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 再次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氧气
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隔绝空气
提供热量
氧气
一、 燃烧的条件
三
个
条
件
缺
一
不
可
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 燃 物
氧气(空气)
温度达到
可燃物着火点
燃烧
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空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氧气
二、 灭火的原理
火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但是若疏忽防范,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1.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灭火的原理
序号 1 2 3
现象 熄灭 正常燃烧 熄灭
原因 生成_____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隔绝空气。
同时具备燃烧的3个条件
CO2
隔绝
空气
①
②
③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
开设隔离带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高压水枪灭火
二、 灭火的原理
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1.分析以下灭火方法的原理
高压水枪灭火
吹灭蜡烛
油锅起火盖锅盖
酒精失火用湿布盖灭 或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炸弹灭火
林区伐树设置隔离带
关闭液化气阀门
釜底抽薪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有人认为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对吗?
不对。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定属性,不可改变。
改正: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火柴头斜向下更容易燃烧,垂直向上容易熄灭,这是为什么?
燃烧产生热量向上流动,火焰上方火柴容易被加热达到着火点,火焰下方的火柴不易达到着火点。
炉火越扇越旺,蜡烛一吹就灭,什么原因?
炉火产生热量多,扇风增加了氧气的浓度,所以越扇越旺;蜡烛燃烧产生热量少,吹气带走了热量,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所以一吹就灭。
火场如何正确逃生
1.做实验时情况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燃烧起来;
2.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
4.炒菜时油锅着火;
5.图书馆室内着火。
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
119
发生下列情况,应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
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先关闭电源,再用水浇灭
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CO2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
分析以下火灾处理方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室内着火,打开门窗通风。( )
2.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
3.室内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现场拨打119。( )
4.高层楼房着火,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
×
×
×
×
在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贴有“严禁烟火”字样的警示标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7-2 粉尘爆炸实验
爆炸:可燃物在 急剧______,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 而引起爆炸。
鼓入大量空气目的:增大可燃物与_____的接触面积。
有限的空间内
燃烧
膨胀
氧气
热
1.爆炸不一定都属于化学变化
1.鞭炮爆炸
2.轮胎爆炸
3.气球爆炸
4.炸弹爆炸
5.煤气罐爆炸
6.蒸汽锅炉爆炸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一个即可)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1.燃烧:可燃物与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氧气
2.古语道:“人要实心,火要虚心”。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目的是( )
A.使热量易散失 B.使木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变成易燃物 D.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
1.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
A.降低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烟
C
D
3.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A
4.将两支燃着的高低蜡烛罩在大烧杯下面,回答下列问题
(1)高的蜡烛先熄灭,还是低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
(2)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逃离现场。
CO2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向上运动,所以高的蜡烛先熄灭;
捂住口鼻,低姿态逃生
5.(2020·广西模拟)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A
【拓展】由此实验获得的新认识: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支持燃烧
金属镁着火不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