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二十一条》
第一号4条 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第二号7条 日本在东北有开矿、定居、通商的权益,铁路权再多99年。
第三号2条 日本独占汉阳、大冶、萍乡的煤铁事业。
第四号1条 中国不得将沿海口岸和岛屿割让他国。
第五号7条 中国政府需聘用日人担任军事和财政顾问,警察由中日合办,向日本采购军械,由日本建造铁路,承认日本的“布教权”等等。
一共21条,所以称为《二十一条》。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 1916 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
①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统治黑暗,倒行逆施,意图复辟帝制。
② 袁世凯兴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③ 军阀混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军阀割据
学习 器物
学习 技术
改良 制度
制度 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的探索之路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有什么作用?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经济发展推动思想进一步解放
根据材料,说说你的认识。
认识1: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认识2: 每次变革的群众基础薄弱。
认识3: 民主共和的观念得到社会认可。
认识4: 这次变革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认识5: 这次变革的方向是思想层面。
1915年
上海
《敬告青年》
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结合实际思考:
陈独秀为什么将发展新文化的目标指向了青年?
1916年9月
上海→北京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民主、科学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根据材料,分析概括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文化”指代什么?
“新文化”:外国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
“旧文化”:中国固有的封建文化。
结合课本,概括这场运动中“新文化”的具体内容?
① 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 提倡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③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发展新文学。
提倡.
反对.
① 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 提倡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③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发展新文学。
根据材料,分析“旧道德”“旧文化”指的是什么。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封建礼教
① 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 提倡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③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发展新文学。
根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中对孔子的抨击的具体内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封建礼教
并非是在抨击孔子本身,而是对儒家思想中腐朽落后的封建礼教的批判,是对利用儒家思想进行“倒行逆施”政治活动的冲击。
提倡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包括: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① 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 提倡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③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发展新文学。
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复辟不得人心,不少省份宣布独立。但之后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根据材料及图片,分析德、赛两位先生分别指代什么?
德先生: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赛先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针对专制
针对愚昧
① 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 提倡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③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发展新文学。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① 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 提倡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③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发展新文学。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结合所学,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原因?
① 白话文通俗易懂,有利于新文化的传播。
② 白话文的推广,推动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1918年4月,鲁迅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 — —《狂人日记》。
马克思
主义
民主
科学
资产阶级的探索救不了中国
无产阶级的探索迎来了曙光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封建道德礼教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封建道德礼教
影响: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分析概括新文化运动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根据材料二,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作用: 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时代下的新青年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