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2 15:51:2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新时代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正处于由中期快速成长阶段向后期质量提升阶段转变。读不同时期城市化人口流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人口流动出现单向集聚的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功能齐全
C.城市规模大 D.交通设施的完善
(2)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利益的推动 B.户籍制度的改革
C.生活品质的提升 D.城乡关系的改善
【答案】(1)B
(2)C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推力,如农村就业机会少、医疗设施落后、教育设施缺乏、交通不便等,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如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医疗设施齐全、教育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等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答案为:B。(2)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而受国家新农村政策的影响,随着农村的生态环境、交通条件以及住房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回到农村生活不再代表着生活品质的下降,反而可以避开城市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升生活品质,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灯光面积占比(灯光区域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与区域城市化具有明显相关性。下图示意我国长三角地区四省市2000-2020年灯光面积占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份分别是(  )
A.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 B.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
C.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苏省 D.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
(2)近五年①省份灯光面积占比变化最可能反映该省份(  )
A.城市化速度增长缓慢 B.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C.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D.处于城市化的初期
【答案】(1)A
(2)C
【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灯光面积占比越高,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四条曲线中④一直最高,应为上海市;③次之,应为江苏省;①最低应为安徽省。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①省份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最快,说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A错误。安徽省经济较落后,未进入逆城市化阶段,B错误。城市化初期发展速度较慢,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慢,D错误。2000年以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安徽省郊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灯光占比增长快,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灯光面积占比越高,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发展阶段有城市化、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初期发展速度较慢,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慢。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灯光占比增长快。
3.东京都市圈包含东京都及与之邻接的琦玉县、神奈川县和千叶县等郊区县。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京都市圈出现人口大规模郊区化现象。下图示意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都3县人口净迁入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内部人口流动格局来看,东京都市圈人口郊区化阶段历时约(  )
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2)据图推测1995-2015年东京都(  )
A.人口净迁入率持续增大 B.人口加速向邻接三县迁移
C.钢铁、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D.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答案】(1)C
(2)D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东京都市圈人口郊区化阶段表现为人口向郊区迁移。读图可知,1965一1995年,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为负值,而周围琦玉县、神奈川县和千叶县三县人口净迁入率为正值;1995年之后,东京都人口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由此推测东京都市圈人口郊区化阶段历时约30年。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先增大后减小,A错。人口由邻接的三县向东京都迁移,B错。钢铁、化工产业对环境影响大,更适合在东京都外围的邻接三县布局,C错。现代服务业附加值高,对环境影响小,适合在东京都布局,D对。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基本协调
C.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超前
D.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2)表中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使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答案】(1)C
(2)B
【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析】【分析】(1)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这个比值大于0.5时,说明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城市化与工业化比值大于0.5,说明二者不同步,工业化快于城市化,A错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是正确的,但是直到2004年,两者也没有协调,B错误。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D错误。从表中所给的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可以得出,山东省一直是工业化快于城市化的,C正确。故答案为:C。(2)表中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城市化一致滞后于工业化,使得城市建设步伐落后,A错误。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提高不快,农村人口迁入比例小,职业转换不畅,C错误。工业化水平高,但是城市化水平不高,说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描述城市化的特点,一般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城市用地规模、城市数量及等级(规模)的变化以及是否形成城市带(群)等,要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
5.中山市是珠江三角洲基塘景现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下表为199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用地的转化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项目 建设用地 林地 草地 其他水域 耕地 未利用地
1990-2000 基塘用地转入面积(km2) 基塘用地转出面积(km2) 3.47 61.12 16.20 3.92 9.28 4.26 21.40 6.79 221.66 50.35 16.41 7.78
000-2013 基塘用地转入面积(km2) 基塘用地转出面积(km2) 35.92 119.57 6.83 12.31 7.16 14.02 20.24 9.25 127.99 104.68 6.87 3.67
(1)1990年-2013年,中山市基塘农业用地的变化特点是( )
A.一直增加 B.一直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2000年-2013年,中山市基塘用地面积变化表明该地( )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面积增加
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粮食需求减少
(3)2000年-2013年,中山市基塘用地的变化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 )
A.蒸发增强 B.降水增加
C.地表径流减少 D.下渗减少
【答案】(1)C
(2)B
(3)D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分析199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用地的转化统计表可知:1990年~2000年中山地区基塘用地转入面积为3.47+16.20+9.28+21.40+221.66+16.41=288.42,转出面积为61.12+3.92+4.26+6.79+50.35+7.78=134.22,转入面积多与转出面积,基塘农业用地增加;200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用地转入面积为35.92+6.83+7.16+20.24+127.99+6.87=205.01,转出面积为119.57+12.31+14.02+9.25+104.68+3.67=263.5 ,转入面积少于转出面积,基塘农业用地减少。故答案为:C。(2)200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农业用地减少,转为建设用地面较多( 119.57),表现中山市人口数量、城市面积及粮食需求增加,生态环境不会明显改善。故B正确,A、C、D错误。(3)200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农业用地减少,转为建设用地面较多( 119.57),城市化明显。因城市地面高度硬化、植被与天水面减少等原因,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蒸发和降水减少,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佛山市的南海、顺德等地,以及中山市北部。
6.(2021高二上·新蔡期末)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所构成的庞大城市化区域,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天山北坡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的全国19个城市群之一,是我国规模最小的国家级城市群。下图示意天山北坡城市群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北坡城市群扩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资源型城市转为科技型城市 B.生态环境优良化
C.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D.工业化进程加快
(2)为进一步促进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大水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②划定开发边界,控制人口规模
③限制农业发展,增强工业带动 ④合理规划用地,优化城市布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1)D
(2)B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新疆地区科技教育落后,资源型城市转为科技型城市的难度较大,A错误。当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发展可能会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退化,B错误。随着人口城市化,大量年轻劳动力迁入,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C错误。城市化发展会带动第二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快,D正确。故答案为:D。(2)①当地气候干旱,水源紧张,加大水源开发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不利于经济发展,①错误。②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有限,划定开发边界,控制人口规模,利于环境保护,②正确。③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瓜果和畜牧业发展,限制农业发展,不利于发挥当地优势,③错误。④合理规划用地,优化城市布局,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优化城市结构,避免虚假城市化发生,④正确。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7.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
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水下渗增加
C.大气降水减少 D.地表径流增加
(2)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B.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C.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D.根治城市地下水污染
【答案】(1)B
(2)C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比不透水人行道,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土壤中的水分增加,水汽蒸发量增加,A错误、B正确;由于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可能增加,C错误;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D错误。故答案为:B。(2)“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C正确;对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没有影响,A错误;地表水下渗增多,城市吸收热量后增温减慢,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B错误;不可能根治城市地下水污染,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二、综合题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   过程,说明该过程的最主要标志是   。
(2)图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   。
(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2)逆城市化
(3)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析】【分析】(1)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图中A、B、C、D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上升,是城市化过程的表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图看出,图形主要表达的也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纵坐标)与城市化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
(2)图中E—F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 说明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属于逆城市化。
(3)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大量人口进入城市,排放更多废弃物,城市环境压力过大,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量人口集聚城市,导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出现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的现象;更多人竞争工作岗位,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就业困难,甚至失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点评】比较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一般要从城市化起步时间、城市化水平高低、发展速度和目前的突出特点或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回答,要根据试题提供的图表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9.(2020高一下·成都期末)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59.58%,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未来将有3亿人进入城市和城镇。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从人口迁移角度,说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3)分析我国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
(3)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医、就业、上学困难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析】【分析】(1)比较城市化进程特点可从起步、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作答。我国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本题可从迁出地的推力以及迁入地的拉力两个方面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人口迁移方向应为从农村到城市;农村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较多就业机会,收入高,社会福利设施健全,交通便利,生活水平高。(3)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可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三个方面作答;主要有: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较差;大气、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采取的措施:首先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其次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再次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交通拥挤以及大气污染;最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点评】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新时代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正处于由中期快速成长阶段向后期质量提升阶段转变。读不同时期城市化人口流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人口流动出现单向集聚的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功能齐全
C.城市规模大 D.交通设施的完善
(2)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利益的推动 B.户籍制度的改革
C.生活品质的提升 D.城乡关系的改善
2.灯光面积占比(灯光区域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与区域城市化具有明显相关性。下图示意我国长三角地区四省市2000-2020年灯光面积占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份分别是(  )
A.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 B.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
C.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苏省 D.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
(2)近五年①省份灯光面积占比变化最可能反映该省份(  )
A.城市化速度增长缓慢 B.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C.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D.处于城市化的初期
3.东京都市圈包含东京都及与之邻接的琦玉县、神奈川县和千叶县等郊区县。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京都市圈出现人口大规模郊区化现象。下图示意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都3县人口净迁入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内部人口流动格局来看,东京都市圈人口郊区化阶段历时约(  )
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2)据图推测1995-2015年东京都(  )
A.人口净迁入率持续增大 B.人口加速向邻接三县迁移
C.钢铁、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D.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4.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基本协调
C.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超前
D.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2)表中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使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5.中山市是珠江三角洲基塘景现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下表为199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用地的转化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项目 建设用地 林地 草地 其他水域 耕地 未利用地
1990-2000 基塘用地转入面积(km2) 基塘用地转出面积(km2) 3.47 61.12 16.20 3.92 9.28 4.26 21.40 6.79 221.66 50.35 16.41 7.78
000-2013 基塘用地转入面积(km2) 基塘用地转出面积(km2) 35.92 119.57 6.83 12.31 7.16 14.02 20.24 9.25 127.99 104.68 6.87 3.67
(1)1990年-2013年,中山市基塘农业用地的变化特点是( )
A.一直增加 B.一直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2000年-2013年,中山市基塘用地面积变化表明该地( )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面积增加
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粮食需求减少
(3)2000年-2013年,中山市基塘用地的变化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 )
A.蒸发增强 B.降水增加
C.地表径流减少 D.下渗减少
6.(2021高二上·新蔡期末)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所构成的庞大城市化区域,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天山北坡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的全国19个城市群之一,是我国规模最小的国家级城市群。下图示意天山北坡城市群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北坡城市群扩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资源型城市转为科技型城市 B.生态环境优良化
C.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D.工业化进程加快
(2)为进一步促进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大水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②划定开发边界,控制人口规模
③限制农业发展,增强工业带动 ④合理规划用地,优化城市布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
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水下渗增加
C.大气降水减少 D.地表径流增加
(2)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B.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C.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D.根治城市地下水污染
二、综合题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   过程,说明该过程的最主要标志是   。
(2)图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   。
(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9.(2020高一下·成都期末)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59.58%,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未来将有3亿人进入城市和城镇。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从人口迁移角度,说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3)分析我国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C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推力,如农村就业机会少、医疗设施落后、教育设施缺乏、交通不便等,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如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医疗设施齐全、教育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等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答案为:B。(2)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而受国家新农村政策的影响,随着农村的生态环境、交通条件以及住房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回到农村生活不再代表着生活品质的下降,反而可以避开城市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升生活品质,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答案】(1)A
(2)C
【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灯光面积占比越高,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四条曲线中④一直最高,应为上海市;③次之,应为江苏省;①最低应为安徽省。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①省份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最快,说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A错误。安徽省经济较落后,未进入逆城市化阶段,B错误。城市化初期发展速度较慢,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慢,D错误。2000年以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安徽省郊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灯光占比增长快,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灯光面积占比越高,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发展阶段有城市化、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初期发展速度较慢,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慢。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灯光占比增长快。
3.【答案】(1)C
(2)D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东京都市圈人口郊区化阶段表现为人口向郊区迁移。读图可知,1965一1995年,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为负值,而周围琦玉县、神奈川县和千叶县三县人口净迁入率为正值;1995年之后,东京都人口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由此推测东京都市圈人口郊区化阶段历时约30年。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先增大后减小,A错。人口由邻接的三县向东京都迁移,B错。钢铁、化工产业对环境影响大,更适合在东京都外围的邻接三县布局,C错。现代服务业附加值高,对环境影响小,适合在东京都布局,D对。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答案】(1)C
(2)B
【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析】【分析】(1)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这个比值大于0.5时,说明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城市化与工业化比值大于0.5,说明二者不同步,工业化快于城市化,A错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是正确的,但是直到2004年,两者也没有协调,B错误。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D错误。从表中所给的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可以得出,山东省一直是工业化快于城市化的,C正确。故答案为:C。(2)表中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城市化一致滞后于工业化,使得城市建设步伐落后,A错误。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提高不快,农村人口迁入比例小,职业转换不畅,C错误。工业化水平高,但是城市化水平不高,说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描述城市化的特点,一般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城市用地规模、城市数量及等级(规模)的变化以及是否形成城市带(群)等,要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
5.【答案】(1)C
(2)B
(3)D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分析199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用地的转化统计表可知:1990年~2000年中山地区基塘用地转入面积为3.47+16.20+9.28+21.40+221.66+16.41=288.42,转出面积为61.12+3.92+4.26+6.79+50.35+7.78=134.22,转入面积多与转出面积,基塘农业用地增加;200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用地转入面积为35.92+6.83+7.16+20.24+127.99+6.87=205.01,转出面积为119.57+12.31+14.02+9.25+104.68+3.67=263.5 ,转入面积少于转出面积,基塘农业用地减少。故答案为:C。(2)200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农业用地减少,转为建设用地面较多( 119.57),表现中山市人口数量、城市面积及粮食需求增加,生态环境不会明显改善。故B正确,A、C、D错误。(3)2000年~2013年中山地区基塘农业用地减少,转为建设用地面较多( 119.57),城市化明显。因城市地面高度硬化、植被与天水面减少等原因,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蒸发和降水减少,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佛山市的南海、顺德等地,以及中山市北部。
6.【答案】(1)D
(2)B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新疆地区科技教育落后,资源型城市转为科技型城市的难度较大,A错误。当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发展可能会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退化,B错误。随着人口城市化,大量年轻劳动力迁入,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C错误。城市化发展会带动第二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快,D正确。故答案为:D。(2)①当地气候干旱,水源紧张,加大水源开发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不利于经济发展,①错误。②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有限,划定开发边界,控制人口规模,利于环境保护,②正确。③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瓜果和畜牧业发展,限制农业发展,不利于发挥当地优势,③错误。④合理规划用地,优化城市布局,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优化城市结构,避免虚假城市化发生,④正确。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7.【答案】(1)B
(2)C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比不透水人行道,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土壤中的水分增加,水汽蒸发量增加,A错误、B正确;由于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可能增加,C错误;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D错误。故答案为:B。(2)“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C正确;对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没有影响,A错误;地表水下渗增多,城市吸收热量后增温减慢,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B错误;不可能根治城市地下水污染,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8.【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2)逆城市化
(3)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析】【分析】(1)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图中A、B、C、D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上升,是城市化过程的表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图看出,图形主要表达的也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纵坐标)与城市化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
(2)图中E—F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 说明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属于逆城市化。
(3)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大量人口进入城市,排放更多废弃物,城市环境压力过大,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量人口集聚城市,导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出现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的现象;更多人竞争工作岗位,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就业困难,甚至失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点评】比较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一般要从城市化起步时间、城市化水平高低、发展速度和目前的突出特点或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回答,要根据试题提供的图表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9.【答案】(1)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
(3)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医、就业、上学困难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析】【分析】(1)比较城市化进程特点可从起步、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作答。我国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本题可从迁出地的推力以及迁入地的拉力两个方面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人口迁移方向应为从农村到城市;农村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较多就业机会,收入高,社会福利设施健全,交通便利,生活水平高。(3)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可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三个方面作答;主要有: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较差;大气、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采取的措施:首先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其次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再次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交通拥挤以及大气污染;最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点评】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