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集训——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达标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集训——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达标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5 20: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达标测试卷
(100分,6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12,莆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板块构造学说
(2012,梅州)图3—1显示的是位于英国伦敦的某地理地面标志,图中H表示( )
A.0°纬线 B.O°经线
C.90°经线 D.180°经线
(2012,莆田)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4.8级地震(震中:118.5°E,39.7°N)。图3-2是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3、4题。
3.(对比分析思想)图中四地离震中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中四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关于岩石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石只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才得以应用
B.有些岩石可以作为优质建筑材料,如花岗岩和大理岩等
C.有的岩石是良好的工艺品材料,如新疆和田玉和浙江青田石
D.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
6.世界上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修建时使用的岩石主要属于何种岩石( )
A.砂岩 B.玄武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7.导致世界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B.人类的填海造陆活动
C.河流的冲积作用
D.全球气候变化
8.(2012,聊城,读图识图思想)读某地平面图(图3—3)判断,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9.(2012,青岛)图3—4中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B.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跃
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D.大西洋是板块碰撞形成的
11.我国川滇山地暴发的泥石流从成因看,应该属( )
A.冰川泥石流
B.降雨泥石流
C.暴雨引发的黄土泥石流
D.积雪泥石流
12.六大板块中,不与亚欧板块相邻的是( )
A.美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3.图3-5表示了世界海陆的分布状况变化,根据大陆漂移说的观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14.关于地形变化,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的变化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B.地形的变化有的很激烈,有的很缓慢
C.生物的作用也能使地形发生变化
D.地形的变化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 )
A.大西洋 B.红海
C.地中海 D.印度洋
16.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地发生了滑坡或泥石流,有可能与当地发生过的地震有关
B.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C.人类活动不会减轻泥石流造成的损失
D.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不断提高与人类活动无关
17.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18.(材料分析法)一位记者报道:凌晨3点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光出现。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沉闷的声音”和“耀眼的光”预示着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火山喷发 D.滑坡
19.下列地貌类型与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
A.三角洲——流水溶蚀
B.风蚀城堡——风沙沉积
C.角峰——冰川侵蚀
D.溶洞——流水冲刷
20.(2012,白银)某人从赤道出发,分别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向各走l000千米,最后这个人将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东
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南
21.观察、探索、研究我们身边的环境,推动了地理科学的发展。下列各个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一大胆假设一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神舟”飞船
22.(读图识图思想)读“等高线地形图”(图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B.甲处的海拔约为358米
C.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D.小河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23.(读图识图思想)下列等高线图(图3-7)表示的地形部位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C.山谷、盆地、山脊、山顶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24.我们学习了五种地形,除了平原以外,还有图3—8中的四种。请你按照①~④的顺序,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 )
A.盆地、丘陵、高原、山地
B.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C.丘陵、盆地、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25.读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3-9),如果让你在图中绘制一条小河,你应该把小河画在( )
A.A~B处 B.C—F处
C.A~F处 D.E—F处
二、简答题(26题10分,27题14分,28、29题各l3分,共50分)
26.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图3-10),回答问题。
(1)写出A、B、C、D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就南北半球而言,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
(3)就东西半球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
(4)就低、中、高纬度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__。
(5)与A点所在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__________经线。
(6)图中A点分别位于B、C、D三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27.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图3-11),回答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图中A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B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 __________洲,C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__洲,D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__洲,E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__ 洲和__________洲;F板块以海洋为主,主要属于 __________洋。
(3)2010年发生强烈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海地、智利和冰岛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板块。(填代号如A、B、C、D、E、F)
28.读图3—12,回答问题。
(1)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分布区域较广,其成因:地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某地质剖面图(图3—13),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__________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特征外,该类岩石可能还具有__________,能起到记录__________的作用。
(2)B处为__________岩,它是由__________活动经过__________后形成的。此类岩石根据岩浆活动的差异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C处的岩石叫__________岩,D处的岩石叫__________岩,C、D两种岩石中,更坚固、更适合作为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
(3)E处可能会形成__________岩,它是已生成岩石在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若A为含有珊瑚化石的石灰岩,则E可能为__________岩,它是优良的__________材料。
参考答案
第3章 达标测试卷
一、l.C 点拨: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环球航行,最后又回到了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2.B 点拨: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3.A 点拨:本题应用对比分析思想,考查经纬网坐标的判断。由材料可知震中的经纬度坐标为(118.5°E,39.7°N)。在题图中标出震中的位置,对比可知甲地离震中最近。故正确选项是A。
4.D 点拨:本题考查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沿地球自转方向,由20°W到160°E为东半球,由160°E到20°W为西半球。根据甲、乙、丙、丁四地的坐标可知,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丁地。故D选项正确。
5.A 点拨:岩石的使用历史悠久,在石器时代就一直被人们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6.C 点拨:花岗岩结构均匀、质地坚硬、有经久不衰的特性,自古至今都是优质的建筑材料。
7.A 点拨: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8.D 点拨:本题应用读围识图思想,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由图可知,平面图上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判断,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9.A
10.D 点拨:一般来说,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或海洋。
11.B 点拨:我国四川省和云南省所在的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从而引发泥石流,故属于降雨泥石流。
12.D l3.A
14.D 点拨:地形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地球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以及人类的活动。受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地形时刻在变化,其中内力作用使得地形变化剧烈,而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则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包括生物、流水、风力、波浪、冰川等作用。
15.C 点拨:因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16.A 点拨: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会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也使得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不断提高,但人们也可以通过努力减轻泥石流造成的损失。地震也是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的原因之一。
17.A 点拨: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的厚度。
18.B 点拨:本题应用材料分析法,考查地震的知识。由材料可知,有沉闷的声音响起和耀眼的光出现,大地抖动,造成房屋倒塌。因此,“沉闷的声音”和“耀眼的光”为地震灾害发生的预兆。
19.C
20.C 点拨:两条经线之间的距离在赤道上是最长的,向正东、正西走沿纬线方向,向正南、正北走沿经线方向。
21.B
22.C 点拨:此题应用读圈识圜思想,是对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甲处的地形部位是山顶,其海拔在300~350米之间;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23.B 点拨:此题应用读图识困思想,是对等高线图阅读能力的考查。图①是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图②是等高线呈闭合的形状,且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增大,为山顶;图③是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图④是等高线呈闭合的形状,且数值由外向内减小,为盆地。
24.B 点拨:阅读四种地形景观图可知,它们依次为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25.B 点拨:小河一般在山谷中发育。图中C—F处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有利于河流的发育。
二、25.(1)(40°N,40°W);(40°N,40°E);(20°S,40°W)5 (20°S,40°E) (2)A和B;C和D (3)B和D;A和C (4)C和D (5)140°E (6)正西;正北;西北
点拨:做这种读图题,首先要根据经纬度度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来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然后进一步根据经纬度判断其所在的半球、方向以及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