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物质的密度
第1课时 物质的密度
A 夯实基础练
一、选择题
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的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食用油 B.酱油 C.白酒 D.水
2.将一实心铝块截去一半后,剩余一半铝块的密度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3.下列图像(图4—3—1)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
4.(2012,聊城)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5.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球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球雕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形状
6.小华用一个最多能装5 k9花生油的塑料桶来装满水,请你判断桶内水的质量( )
A.大于5kg B.小于5kg
C.一定等于5kg D.可能等于5kg
7.某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8 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8 kg/m3 B.6 kg/m3 C.4 kg/m3 D.2 kg/m3
二、填空题
8.(2012,成都)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4—3—2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_g/cm3。
9.(2012,泰州)在密度单位中,1g/cm3=________kg/m3。测得一个苹果的质量为l71g、体积为l80cm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0.(2012,眉山)杯中的蜡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________,蜡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2012,南充)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________;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
12.(2012,呼和浩特,一题多解)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它的体积是0.57×10-3 m3,这个铅球是用纯铅制成的吗?(已知铅=ll.3×103 kg/m3)
B 培优综合练
1.(2012,无锡)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用于制作( )
A.汽车的底盘 B.食品包装盒
C.打夯的重锤 D.航空器部件
2.(2011,衢州)小明同学阅读了表4—3—1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表4—3—1
0℃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纯水(4℃)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
0.8×103
铝
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3.(2011,潍坊)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表4—3—2所示。小明取100 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l02.2 g,则这种牛奶( )
表4—3—2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
4.(2012,哈尔滨)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4—3—3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 cm3,其质量是______g。
5.(2012,天津)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_____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不变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_____℃。
6.(2012,广州)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4—3—4所示,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可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7.(2012,桂林)今年小明家种植的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 9,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 9;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 水杯的总质量是240 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C 拔尖拓展练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4—3—5(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4—3—5(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表4—3—3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4—3—3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表4-3—3
物理量
物体
质量m/g
体积
V/cm3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M/V/(g·cm一3)
铁块l
79
10
7.9
铁块2
158
20
7.9
铁块3
237
30
7.9
铝块l
54
20
2.7
铝块2
108
40
2.7
铝块3
162
60
2.7
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③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④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参考答案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第l课时 物质的密度
【A】一、1.B 2.B 3.C
4.B 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温度和状态不变时,某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当物体所处的状态改变时,密度也改变,如水和冰的密度不同,故C选项错误;由于温度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变,但物体的体积改变,所以物体的密度会改变,故D选项错误。
5.B 点拨:本题易错原因是对影响密度的因素不理解。球雕在加工过程中,变化的是形状、质量和体积,密度不会改变,故选B。
6.A 点拨:本题运用分析法,因为水的密度大于花生油的密度,装满时水的体积与花生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V可知,水的质量一定大于花生油的质量,也就是大于5 kg。
7.D 点拨:本题易错原因是没有注意到氧气的体积是不变的。钢瓶的容积是一定的,在使用过程中,氧气总是充满整个钢瓶,所以体积是不变的。当用去其中的时,剩余氧气的质量为原来质量m的,体积不变,所以此时瓶内氧气的密度为剩====×8 kg/m3 = 2kg/m3。
二、8.甲;1.5 点拨: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法,根据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比较物质的密度大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体积相同时,比较质量的大小,质量大的密度大;
二是质量相同时,比较体积的大小,体积小的密度大,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甲、乙的体积都是2cm3 时,m甲> m乙,由密度公式=可知甲> 乙,即甲的密度较大;当V甲= 2cm3 时,m甲=3g,则甲==1.5g/cm3 。
9.103;0.95×103 点拨:把g换算为kg,把cm3换算为m3,得1g/cm3=1000 kg/m3。根据密度公式得苹果的密度为==0.95g/cm3 =0.95×103kg/m3。
10.不变;变大 点拨:本题运用分析法,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状态无关,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质量不变,体积减小,由=可知密度增大。
11.不变;变小 点拨:本题运用分析法,水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当烧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水的体积变小了,质量也随之减少,故剩余水的密度不变;而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它可以充满它所在的任何一个空间,当密闭容器中的气体被抽掉一部分后,气体的质量减少了,但体积不变,气体变稀薄了,故密度变小。
三、l2.解法一:假设是纯铅制成的,则m=铅·V=11.3× 10 3 kg/m 3 ×0.57×10-3 m 3≈6.4 kg,6.4 kg大于4 kg,故假设错误,不是纯铅制成的。
解法二:由=得=≈7.02×103 kg/m 3 ,
因为铅=ll.3×103 kg/m 3,
所以<铅,这个实心铅球不是纯铅制成的。
解法三:假设是纯铅制成的,由=得,V==≈0.35×l0-3m3,
因为0.35×l0-3m3<0.57×10-3 m 3,
所以假设错误,不是纯铅制成的。
点拨:要判断铅球是否为纯铅制成的,可假设铅球是纯铅制成的,求出铅球的质量后,与实际质量相比较,若相等,则是纯铅制成的,若不相等,则不是纯铅制成的。
【B】1.D 点拨:碳纤维产品密度较小,根据m=V可知,在体积V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小,其质量m越小,又因为碳纤维的强度大,故适合用于制作航空器部件,D正确。汽车的底盘、打夯的重锤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材料,食品包装盒应选用强度较小的材料,故A、B、C均错。
2.D 点拨:本题运用分析法,实心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相同,而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根据公式=可知,铝块体积大于铜块体积,故D正确。
3.C 点拨:根据公式可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1.022g/cm3。对照题表中的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
4.2;40 点拨: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法,物体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可取图像中任一点数据,计算出橡皮泥的密度为===2g/cm3。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为m’=V’=2g/cm3×20cm3=40g。
5.密度;0
6.变大;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会分布在房间上方
点拨:本题借考查密度的变化,教给同学们在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很好地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课标理念;封闭在锥形瓶内气体的质量是不变的,当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橡皮膜向下凹,表明气体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气体的密度变大。根据气体温度高,密度小的规律知,在发生火灾时,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由于温度高,密度小而分布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人应尽量贴近地面 爬行。
7.(1)柑橘排开水的质量:m排=m总一m剩=360g一240g=120g。
(2)由=m/V可得:
柑橘的体积:V橘=V排=m排/水=l20g/(1.0g/cm3)=120cm3
柑橘的密度:橘=m橘/V橘=ll4g/120cm3=0.95g/cm3。
(3)偏小。点拨:根据柑橘排开水的质量,通过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V=里可以计算得到排开水的体积,由此可知柑橘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得柑橘的密度橘=
【C】(1)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2)①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②7.9g/cm3
③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这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④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不可以,只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A 夯实基础练
一、选择题
1.在测量食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
A.量筒 B.托盘天平 C.烧杯 D.刻度尺
2.在做“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③用托盘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3.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B.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C.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D.天平和砝码、刻度尺、细线
4.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
D.用公式=m/V算出石块的密度
5.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4—3—6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
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6.小敏为了测量一实心塑料小球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出塑料小球的质量m。再用量筒测量塑料小球的体积,选用了石块来助沉。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V1,用细线拴一石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2。然后将石块和塑料小球拴在一起,没入水中,测出水面对应刻度为V3。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则塑料小球的密度应为( )
A.m/(V3一V1) B.m/(V2一V1)
C.m(V3—V2—V:) D.m/(V3一V2)
二、填空题
7.用实验测定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用公式________求出它的密度。
8. (2012,南京)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图4—3—7甲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3)由图甲(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__kg/m3。
9. (2012,包头)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评教师记录的甲、乙两位同学“测盐水的密度”的部分操作过程如表4—3—4,他们因操作步骤中存在错误而失分。甲同学存在错误的步骤序号是________;乙同学存在错误的步骤序号是________。
表4-3—4
甲同学
乙同学
实
验
步
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如图a。
(2)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后,指针位置如图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如图c。
(2)m1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位置如图a’。
(2)在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置砝码和盛盐水的烧杯,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至横梁平衡,如图b’。
(3)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等于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
甲同学
乙同学
实物装置
10.(2012,广安)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烧杯质量m1=20g;
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4—3—10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
(1)牛奶样品的质量m=________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________cm3。
(3)牛奶的密度=________g/cm3。
(4)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________(填“大”或“小”)。
11. (2012,盐城)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4—3—11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________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2)在量筒中注入l5 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填“大”或“小”)。
B 培优综合练
1.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除准备了牛奶外,还提供有以下器材:①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弹簧测力计,⑤小铁块,⑥细线。下列器材组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2. (2012,德州)小强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4—3一12所示的实验操作。
(1)在调节天平时,小强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端调。
(2)在如图4—3—12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图中对应序号):__________。
(3)由图可知,橡皮泥质量m=__________g,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________ kg/m3 。
3. (2012,绵阳)国际标准规定以A0、Al、A2、Bl、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以“克重”来表示纸张每平方米的质量。刘刚家新买回一包打印纸,包装上标注着“ A4 70g 500 sheet 210×297 mm”,意思是该包纸是500张规格为70g、210 mm × 297 mm的A4通用纸。刘刚想知道这种纸的厚度和密度,只需用刻度尺测出这包纸的厚度。如果刘刚测得这包纸的厚度为5 cm,那么这种纸的厚度是_______mm,密度是_______kg/m3。
4。(2012,铜仁)一种由贵阳味莼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味莼园”酱油,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杨浩同学观察到这种酱油的瓶壁上标有“净含量:500毫升”字样。于是他想:如果这种标注是准确的,则只需用一架天平和一个能够装得下酱油的空瓶即可测出酱油的
密度:
(1)他的实验步骤是:(用相关字母表示出所测的物理量)
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砜表示一瓶原装酱油的体积,则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杨浩同学分析:即使瓶上标注的体积非常准确,以上方法由于______________的原因仍会给 实验带来较大的误差。如果要进一步减小测量误差,则只需将空瓶换成______________即可。
5.(2012,陕西)有一块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中,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这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火山石的质量m,天平的示数如图4—3—13所示。
②向量筒中倒入V1=60 mL的水。
③用细线系住火山石,放入量筒中,用细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V2=65 mL处。
④取出火山石,水面降到了V3=58 mL处。
⑤小王认为火山石体积的测量不够准确,火山石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 mL处,将刚才取出的火山石表面吸附的水清除后,再次投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4=66 mL处。
请解答下面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2)在步骤④中,水面未回到60 mL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以表4—3—5的空白处。
表4-3—5
物理量
实验次数
火山石
的质
量m/g
V1
V2
V3
V4
火山石
的体
积V/cm3
火山石
的密度/g·cm-3
1
______
60
65
58
66
(4)观察表格的设计,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两处不足(相同类型的不足点只写一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2,河北)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水= 1.0g/cm3)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
(1)实验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②用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4—3—14甲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③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g。
④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是由于________。
(3)被测工艺品是由表4—3—6中的某种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_____________(举一例)。
表4-3—6
物 质
金
铅
铜
铁
铝
1密度/(g·cm-3)
19.3
11.3
8.9
7.9
2.7
C 拔尖拓展练
(2012,温州,实验探究题)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g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_________。
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
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g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4—3—7。
表4—3—7
注射器内
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
注射器内
空气体积
压缩前
P
23 mL
V
压缩后
2p
13 mL
0.5V
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0.Ol)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A】一、1.D 2.C 3.C
4.A 点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前,应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左端,此选项是错误的。
5.B 点拨:这个实验中,空烧杯的质量为l4 g,而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62g,故油的质量为62g一14g=48g,故A选项错误;这个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再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故二者之差即为油的质量,之后再把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量油的体积,这个过程中,由于油从烧杯中倒出时会有一定的残留,故测出的油的体积会比原来烧杯中油的体积小,故根据=可知,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小,测出的密度就比真实值大了。
6.D 点拨:实验中,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l;将石块浸入量筒的水中后,石块和量筒内水的总体积是V2,则石块的体积为V2—V1;将石块和塑料小球一起浸入水中后,塑料小球、石块和水的总体积是V3,则塑料小球的体积是V=V3一(V2一Vl)一Vl=V3一V2。
二、7.质量;体积;=
8.(1)= (2)acb (3)71.4 (4)3.57×103
点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的原理是=,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合理顺序是: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放砝码直至天平平衡,然后读出小石块的质量为71.4g。
小石块的体积为60ml一40ml=20ml=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3.57g/cm3=3.57×103kg/m3 。
9.(2)、(3);(1)、(2)、(3)
10.(1)33 (2)30 (3)1.1 (4)大
点拨: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50g+3g=53g,所以牛奶样品的质量为53g-20g=33g,牛奶样品的体积为30 m1=30cm3,牛奶的密度为===1.1kg/m3。由于烧杯内的牛奶不可能完全倒入量筒中,会有部分牛奶附着在烧杯壁上,所以这样测出的牛奶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大。
11.(1)水平;右;27.0 (2)10.0 (3)2.7 (4)小
点拨: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要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指针偏左侧,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刻度值,所以矿石的质量等于25g+2.0g=27.0g,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两水面对应刻度之差,即25 mL一15 mL=10 mL=10 cm3,因此矿石的密度==2.7g/cm3。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则测得的矿石体积V偏大,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小。
【B】 1.A 点拨:①②③这三件器材是测液体密度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液体不能直接放到天平上测量质量,所以要用烧杯;用量筒来测量液体的体积。
2.(1)左 (2)CAB (3)13.4;1.34×103
3.0.1;700点拨:500张A4纸的厚度是5c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0.01cm=0.1 mm。根据每张A4纸的面积,计算出500张纸的总面积,然后利用每平方米的质量数,即可求出一包纸的总质量,则利用密度公式得纸的密度为===7g/cm3=700kg/m3。
4.(1)①用天平测出一瓶原装酱油的质量m1 ②将瓶中酱油倒入空瓶中,用天平测出空酱油瓶的质量m2 ③算出酱油的密度 (2)=(m1一m2)/V0 (3)酱油倒不干净(或测质量有读数误差等,合理均可给分);量筒
5.(1)= (2)火山石吸收了2mL的水
(3)如答表4—3—1。
答表4—3—1
物理量
实验次数
火山石
的质
量m/g
V1
V2
V3
V4
火山石
的体积
V/cm3
火山石
的密度
/g·cm一3
1
4.8
60
65
58
66
6
0.8
(4)①实验次数太少 ②Vl、V2、V3、V4无单位(其余答案科学合理即可得分)
点拨:对于易吸水的物体测量密度时,可以在测完质量后,先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利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或直接利用排沙法来测体积。
6.(1)②8 ③64 ④8 (2)偏大;工艺品从烧杯中取出时沾有水,使测量的质量偏大 (3)铁锅
点拨:(1)工艺品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由题意知,工艺品排开水的质量m排=208 g一200g=8g,则排开水的体积V==8cm3;工艺品的质量为50g+10g+4g=64g,则工艺品的密度=m/V=64g/(8 cm3)=8g/cm3。(2)工艺品从烧杯中取出时会沾有一部分水,从而使所测的质量偏大,则所测的密度偏大。
(3)从表中可以看出,被测工艺品的密度与铁的密度最接近,故这个工艺品是铁制成的,举出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即可。
【C】 (1)向左盘中添加大米直至天平平衡(2)大 (3)1.67
点拨:(1)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左盘的大米质量比右盘砝码质量轻,或者说左盘大米少于5g,故要向左盘中添加大米直至天平平衡。
(2)因为空隙占据了空间,故体积V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3)设5g大米的实际体积为V0,在压强为P时,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23 mL=V0+V ①,在压强为2P时,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l3 mL=V0+ 0.5V ②,解①②得:V0=3 mL一3cm3,故大米的密度为=≈67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