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集训——第6节 汽化与液化(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集训——第6节 汽化与液化(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5 20:1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1课时 汽化
A 夯实基础练
一、选择题
1. (2012,宜宾)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铁块变成铁水
B.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冒汗”
C.霜的形成
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就不见了
2. (2012,聊城,改编)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3. 将一支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瓶子中,拿出后观察,示数的变化是( )
A.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4. 如图4—6—1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内的水保持沸腾,则插在烧杯中的试管里的水( )
A.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B.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D.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5.在敞口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6. (2012,连云港)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7. (2012,内江)如图4-6—2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的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二、填空题
8.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9。吃冰糖葫芦是冬季里北方孩子的一大乐趣。要想保证糖葫芦外皮脆而不焦,熬糖做糖衣时,通常在糖中加水。因为水沸腾过程中,达到________继续________,温度________。
10. (2012,恩施)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4—6—3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
11.有一假说:水果和蔬菜切开后,质量的变化可解释为是它们内部水分的蒸发散失所致。如图4—6—4所示的是验证该假说的实验方案的部分情景,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能验证该假说的实验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
(2)以上情况只能说明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除此以外,________、________与蒸发快慢也有关。
B 培优综合练
1.(2012,广州)表4-6—1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l.80×105 Pa,锅内水的最高温度( )
表4—6—1
P/105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5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1
A.可达100℃ B.可达117℃
C.可达121℃ D.取决于加热时间
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6—5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f D.d
3.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4. (2012,嘉兴)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2012,武汉)如图4—6—6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同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________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_______时_____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
6. (2012,梅州)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性质而制成的。
7. (2012,宿迁)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____。
8. (2011,沈阳)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感觉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是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下列步骤中有未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1)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_______;
(2)温度计示数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后读取温度计示数。
【分析论证】
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表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为了证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进行了实验,他只增加一种物质,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增加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论证】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
C 拔尖拓展练
1.(2011,烟台,评估题)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4—6—7①所示)来完成实验。
(1)图②中C、D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 (填“C”或“D”)。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③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_____。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填“A”或“B”)。
(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北京,实验设计题)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1课时 汽化
【A】一、1.D 点拨: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是物质从液态到气态的过程,四个选项中只有酒精是从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的过程。
2.D
3.D 点拨:将一支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瓶子中,拿出后,由于温度计表面的酒精蒸发吸热,会使温度计玻璃泡温度下降,示数降低。当酒精蒸发完之后,玻璃泡的温度又会慢慢上升到当前的环境温度。
4.B 点拨:本题易错误地认为只要达到沸点,液体就能沸腾。试管中水的温度达到和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时,试管中的水温达到了沸点,但无论怎样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都不会升高,试管中水的温度与烧杯中水的温度始终相同,不能继续吸热,因此虽然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5.B
6.B 点拨:“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放热后液化成的小液滴,A选项错误;液体的沸点都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B选项正确;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C选项错误;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D选项错误。
7.D 点拨:由题图可知,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从周围物体或液体本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液体本身温度降低,C选项错;游泳爱好者的姿势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少水分蒸发,D选项正确。
二、8.气;蒸发;沸腾
9.沸点;吸热;不变
10.91;液态
11.(1)A
(2)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B】 1.B点拨: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压力锅内气压达到l.80×105 Pa时,水的沸点为ll7℃,所以锅内水的最高温度可达ll7℃,故B选项正确。
2.C点拨: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方珐。观察题图,水的质量增加后,水达到沸点的时间会延长,但是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
3.A
4.C点拨:氯乙烷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由于氯化烷是迅速汽化,所以发生的是沸腾现象,因为是在常温下发生沸腾,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很容易沸腾,C正确。
5.10-6;汽化(蒸发);吸收
6.汽化;热胀冷缩 点拨:酒精容易蒸发,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酒精棉球擦过的皮肤会感到凉爽。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升高
8.实验步骤:(1)分别放在靠近电风扇和远离电风扇的位置增加物质:水(或酒精)
补充步骤:将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同时蘸取适量的水(或酒精)
分析论证:靠近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快
【C】 1.(1)C (2)103℃;A (3)A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
2.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
①用温度计测量室温,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②将适量酒精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酒精的温度,待酒精温度与室温相同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③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随着酒精的蒸发,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减小,这一实验现象说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
第2课时 液化
A 夯实基础练
一、选择题
1·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只能使某些气体液化
B.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C.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
D.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2. (2012,金华)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3. 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室内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4·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采用什么方法使它由气体变为液体而储存在罐里的( )
A.常温条件下压缩体积 B.低温条件下压缩体积
C.常温条件下增大体积 D.低温条件下增大体积
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 )
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熔化现象
6·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人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二、填空题
7.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现象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________和________。
8. 气体打火机以及液化石油气罐内的液体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在常温下液化的。火箭的燃料液态氢和液态氧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法制得的。气体液化的好处是可以使气体的体积大大________,便于储存和运输。
9.电冰箱工作的原理:主要用到了液体________吸热和气体________放热。在冰箱内(即冷冻室)要吸热使温度________,在冰箱外(散热器)要把热放出。故在冰箱内冷冻室里是利用液体________吸热。而在冰箱外通过压缩机把气体________并在散热器中放热使之________ 变成液体又回到蒸发器内,再________吸热变成气体。如此循环,从而达到制冷效果。
10.取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入适量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器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液态乙醚消失,然后推动活塞,又会观察到________乙醚出现,这是用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乙醚________。
11. 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活动中,某同学在如图4—6—8所示的锥形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
(1)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在瓶口内将出现________,蒸发皿的底部出现________。
(2)通过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蒸气在遇________(填“冷”或“热”)时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
B 培优综合练
1.我国民间有旬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关于小水珠的形成,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是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C.这句谚语是错误的
D.水缸可能有裂缝,水缸中的水渗到缸外形成的
2.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D.水蒸气在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3. 表4—6—2为几种物质的沸点,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表4—6—2
物质
液态氧
液态氮
二氧化碳
沸点/°C
-180
-196
-78.5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所有气体一起被液化,无法分离
4.(实际应用题)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4—6—9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熔化 D.熔化、液化
5. 如图4—6—10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经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_______房间壶嘴的上方_______较多,判断出__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6. (2012,铜仁)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C 拔尖拓展练
(阅读理解题)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冰箱是制冷设备,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制冷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①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② ,气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人冰箱外面的冷凝器,此时制冷剂液化 ③ 热,液态的制冷剂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将冷冻室内的热量“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1)在资料的①、②、③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____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液化
【A】一、1.D 点拨: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但是压缩体积只能使部分气体液化。
2.D 点拨:铁块熔成铁水是熔化现象;湿衣服晾干是汽化现象;河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3.A
4.A 点拨:使气体液化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两种方法。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的。因为液化石油气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常温环境,因此不可能是降低温度使其液化的。
5.C 点拨: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温度很低,饮料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就像是瓶的外壁“出汗”了。
6.D 点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因此在80℃以上的热水中酒精会沸腾(迅速汽化),塑料袋鼓起来。气态酒精在常温下迅速液化,塑料袋又瘪了。
二、7.气态;液态;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8.压缩体积;降温;压缩体积;缩小
9.汽化;液化;降低;汽化;压缩;液化;汽化
10.液态;压缩体积;液化
11.(1)白雾;小水珠(2)冷;液化
【B】1.A点拨:天要下雨时,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水蒸气碰到冷的水缸外表面时,放热液化变成小水珠。
2.A点拨: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3.C 4.B
5.甲;白气;乙 点拨:本题易错,“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房间温度越低,水蒸气越容易液化,看到的白气越多。
6.液化;不变点拨:冰冻的矿泉水温度低,外界水蒸气在矿泉水瓶表面放热液化形成水珠,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C】(1)吸;下降;放 (2)不能
点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态变化把冰箱内的热量搬运到冰箱外,对于房间而言,热量并没有减少。相反,冰箱消耗的一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使房间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