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集训——第7节 升华与凝华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集训——第7节 升华与凝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5 20: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A 夯实基础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
B.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板变成小水珠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D.碘加热变成碘蒸气
2.(2011,烟台)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消融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出现的雾凇是凝华现象
B.凝华和凝固是一样的,都是吸热变成固态
C.加热会使固态碘会变成紫红色气态碘,这是汽化现象
D.固态的空气清新剂挥发属于凝华现象
4. (2012,泰安)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蒸发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5.(2012,桂林)如图4—7一l所示,是桂北猫儿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C.两者均吸热
D.两者均放热
二、填空题
8. 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称为_______,需要_______热。
9. 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后_______。
10.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属于凝华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②灯泡用久了钨丝会变细 ③江河解冻 ④霜的形成 ⑤冰棒上的白粉 ⑥严冬室内窗户上的冰花⑦冰雕没有熔化,却一天天变小 ⑧樟脑丸“消失”了 ⑨雾凇的形成
11. (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__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
12.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B. 培优综合练
1. (2012,济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2. 对图4—7—2所示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结霜是升华现象
B.结霜是液化现象
C.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小水珠汽化形成的
D.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 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于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4. 用单层棉布包紧一粒卫生球(易升华,升华形成的气体易燃),用火柴对棉布球点火,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是( )
A.棉布球着火,棉布会被烧破。因为棉布的着火点低于火柴火焰的温度
B.棉布球未烧着,棉布烧不破。因为棉布的着火点高于火柴火焰的温度
C.棉布球着火,但棉布并未烧破。因为卫生球受热升华,放出的气体可燃
D.棉布球着火,棉布被烧破,其中包着的卫生球也同时燃烧。因为棉布和卫生球的着火点都低于火柴火焰的温度
5. (2012,无锡)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4—7—3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人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和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河南)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少,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________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空气分子仍然在________。
7.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请依次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并在括号中填上这种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8.2013年初,新疆很多地方发生了雪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尽快清除路面的积雪,军区某团出动了特种除雪车清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该特种除雪车安装了一台飞机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利用高温高压燃气吹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这是一种非常快速、有效的除雪方式。
(1)雪在高达600℃热风的冲击下,________了热量,迅速________成水,并被高达10米/秒的风吹到路边。
(2)积雪熔化成水后,一部分水在高温热风的冲击下,_______了热量,________成了水蒸气。其中,________和 ________两个条件都加快了水的蒸发。
(3)还有少部分积雪在高温作用下,________了热量,直接由固态的雪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个过程叫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A】一、1.D 点拨: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属于液化;湿衣服晒干属于汽化。
2.D 3.A
4.C 点拨:本题易错误地认为冰先熔化再汽化为水蒸气。实际不是,结了冰的衣服变干,是冰这种固态物质直接升华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C选项正确。
5.D 点拨:下雨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而形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会形成雾。
6.C 点拨: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属于熔化,需要吸热;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属于液化,需要放热;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属于汽化,需要吸热;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属于凝华,需要放热。
7.D 点拨: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汽化、熔化、升华;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二、8.固态;液态;气态;升华;吸
9.升华;凝华
10.②⑦⑧;④⑤⑥⑨
11.凝华;吸点拨:在气温下降到很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放出热量而凝华形成霜,所以说“霜前冷;凝”;下雪后,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说“雪后寒”。
12.凝华;放出固
【B】1.B 点拨: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由于灯丝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造成的,A选项正确;大雾逐渐散去是液态小水滴吸热汽化,B选项错误;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时,由于水银凝固为固态而无法测温度,C选项正确;夏天,从水中上岸的人由于皮肤上的水蒸发吸热,人会感到冷,D选项正确。
2.D 点拨:结霜是凝华现象。这里的“烟”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D 点拨:干冰容易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吸收大量热量。二氧化碳气体没有颜色,在空气中看不见。干冰升华吸热会起到显著的降温效果,致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
4.C 点拨:卫生球受热易升华,产生的气态物质从棉布中逸出,被点燃。由于升华吸热,致使棉布温度无法达到其着火点,所以在卫生球未升华完之前,棉布不会燃烧。
5.吸收;碘的温度 点拨:由实验可知,碘升华或熔化时需加热,故碘在升华和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由于用酒精灯和沸水加热时,碘达到的温度不同,故可猜想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的因素可能是碘的温度。
6.升华;不停地运动点拨:从题意可知,冰雪到水蒸气,是物质由固态到气态,所以这是升华现象,闻到某种气味是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
7.液化;放热;凝华;放热;熔化;吸热
8.(1)吸收;熔化
(2)吸收;汽化;高温;热风
(3)吸收;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