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17秋)六年级上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2017秋)六年级上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3 11: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
无处不在的能量
5 各种各样的能量
6 能量的转换
7 电磁铁
8 能量转换中的控制
5 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
等都是自然界存在的能量形式。
2.通过学习,能够根据能量形式将物品或现象进行分类。
3.通过研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知道橡皮筋弹性势能越大,物体运动路程越远。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实验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5.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安全实验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能量可以使物体动物或发生变化。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等
都是自然界存在的能量形式。
教学难点:研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知道橡皮筋弹性势能越大,物体运动路程越远。
教学准备:橡皮筋、圆柱形塑料瓶、长木棍、小木棍、圆形垫片、锥子。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讲述:当我们玩橡皮筋动力飞机时,用力拨动螺旋桨,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就被绕紧,这样,
橡皮筋就储存了一定的能量,当它放松时,能量释放出来成为动能,使飞机飞起来。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
3.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能量
二、探究与发现
(一)认识各种能量
1.观察书本第 15 面图文。
2.提出观察要求: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产生的效果。
说一说图中各利用了什么样的能量?
学生分小组开展观察活动。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思考:能量有什么作用?常见的能量有哪些形式?
6.教师小结:能量可以使物体动物或发生变化。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等都
是自然界存在的能量形式。常见的能量还有化学能、风能和水能等。
(二)寻找周围的能量
1.观察书本第 16 面图片。
2.我们周围每时每刻都有各种能量存在,观察图片中房屋内外的或现象中存在着什么能量,
根据能量的形式将物品或现象进行分类,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学生上讲台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三、应用与拓展
1.提出问题:想一想,物体能量大小与运动路程有什么关系?
2.学生阅读书本第 17 面,了解制作方法和实验方法。
3.学生汇报制作方法和实验方法。
4.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并进行安全提示。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现象。
7.思考:根据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8.教师小结:橡皮筋弹性势能越大,物体运动路程越远。
四、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能量
风能
水能
热能 能量能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
动能
光能
……
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橡皮筋弹性势能越大,物体运动路程越远。
6 能量的转换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2.通过学习,知道走马灯是将热能转换成动能的装置,通过制作走马灯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
力。
3.通过研究走马灯转动的快慢,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生在活动中对能量转换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参与各种与能能量转换有关的科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制作走马灯
教学准备:卡纸、有光纸、按扣、铁丝、蜡烛、剪刀、刻刀、钢丝钳、圆规、锉刀、胶水、
木板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讲述: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了地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像
电热水壶、电灯泡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换装置。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能量转换装置?能量是怎样发生转换的?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能量的转换
二、探究与发现
(一)寻找生活中的能量转换
1.教师演示边讲述:打开教室内开关,接通过电源,电灯泡就会发光,把室内照亮。
2.提问:电灯泡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是什么形式的能量。
生: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是光能和热能。
提问:寻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设备、器材或现象中存在着能量转换,分析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并记录下来。
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寻找身边的能量转换装置。
思考:我们使用这些装置时,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换?
教师小结:当我们使用电灯泡、电扇时,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
(二)认识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并不是单向的。
1.谈话:当我们打电话时,拿起话筒,拨通对方的号码,过一会儿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在
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2.教师边演示边实验:打电话前用电流传感器观测电话线中是否有电流。接通对方的电话后,
再用电流传感器观测电话线中是否有电流。
3.讨论: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小结:实验中电能转换成声能,声能又转换成电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三)利用热能驱动的小装置
1.谈话:让我们设计并制作一个装置,使它在热能作用下转动起来。将设计的方案记录下来。
2.学生阅读书本第 19、20 面,了解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3.学生汇报制作方法,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完善。
4.学生分小组开展制作走马灯的活动。
5.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走马灯。
三、应用与拓展
1.提出问题:怎样让走马灯转得更快?想一想走马灯转得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现象。
5.思考:结合实验现象,分析怎样才能让走马灯转得更快。
6.小结:改变风轮扇叶的多少或风轮扇叶距蜡烛的远近,可以改变走马灯转动的快慢。
四、课外活动: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一个转得更快的走马灯,并记录下来。
五、板书设计: 能量的转换
电灯:电能转换成热能和光能
打电话:声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又转换成声能
结论: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改变风轮扇叶的多少或风轮扇叶距蜡烛的远近,可以改变走马灯转动的快慢
7 电磁铁
教学目标:
1.基于观察,说出电铃的结构、电磁铁的结构以及电铃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换。
2.通过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3.通过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知道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和电池节数有关,能对自
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4.通过制作电动机,分析含有电磁铁的装置工作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体会电能与磁能、
动能、声能之间的转换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电动机,分析含有电磁铁的装置工作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体会电能
与磁能、动能、声能之间的转换过程。
教学准备:电铃、漆包线、铁钉、砂纸、电池及电池盒、开关、导线、指南针、曲别针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讲述:用手摁住开关,电铃就会不停地发出“丁零零”的声音。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原来在电铃的内部,有一个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它就是电磁铁。
2.提问:你知道怎样制作电磁铁吗?它是怎样工作的?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电磁铁的知识。板书课题:电磁铁
二、探究与发现
(一)制作电磁铁
1.学生阅读书本第 22 面,了解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2.学生开展制作电磁铁活动,并将实验现象填写在书中空白横线上。
3.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4.思考: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电磁铁有什么性质?
5.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没有磁性。
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二)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1.提出猜想假设:根据电磁铁的结构,你认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呢?请说明
假设的理由。
2.学生提出假设:我认为,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与线圈圈数和电池节数有关。
3.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4.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5.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活动。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7.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8.教师小结: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和电池节数有关。这里的线圈圈数在科学课中,我
们又叫线圈匝数。
三、应用与拓展
1.提问:电磁铁可以将电能变成磁能,人们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做很多事情,你还知道哪些装
置用到了电磁铁?
2.学生参照书本第 24 面图文,了解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3.学生开展制作电动机的活动。
4.思考:接通电源电动机就会转动起来,分析电动机是怎样进行能量转换的?
5.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6.教师小结: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成动能的装置。
四、板书设计 电磁铁
1.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没有磁性。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
磁能的装置。
2.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和电池节数有关。
3.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成动能的装置。
8 能量转换中的控制
教学目标:
知道日常生活中各种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知道开关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可以
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和时间。
通过台灯开关和失火报警器的模拟实验,探究能量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实验原理。
能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自控装置模型的实验设计,画出实验简图。
能与同学交流自己探究能量控制装置的。
教学重点:通过台灯开关和失火报警器的模拟实验,探究能量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实验原
理。
教学难点:能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自控装置模型的实验设计,画出实验简图。
教学准备:HB 铅笔芯、电学实验盒、酒精灯、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支架、
铁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讲述:夜幕降临时,街边的路灯会自动点亮;清晨来临时,路灯又会自动熄灭,这是怎么
回事呢?原来是光控开关控制着路灯工作的时间。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它可以有效地
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和时间。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能里控制装置,它们是怎样控制能量的?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能量转换中的控制》。
二、探究与发现
(一)寻找能量控制装置。
1.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控制能量的装置。
2.分析各种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交流:与同学说一说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4.小结:能量控制装置常见的作用就是接通电源和断开电源,有按压式的开关,也有旋转式
的开关等。
(二)探究能量装置是怎样工作的。
1.提问:关于能量控制装置,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台灯的开关能调节灯的亮度?
生:为什么失火后报警装置会自动发出声音?
……
谈话: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
学生阅读书本第 26 面图文,参照书中的方法设计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活动。
讨论:台灯开关和失火报警器的内部构造可能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工作的?生活中还有哪引
起装置应用了实验中的原理。
交流:学生上讲台将自己所在小组的探究结果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台灯开关类似于实验中的铅笔芯,可以控制灯泡的亮度。失火报警器利用了铁钉
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三、应用与拓展
1.学生阅读书本第 27 面图文。参照书中和简图,设计一种能量控制装置。
2.教师提示:设计方案时,先要明确设计哪种能量自控装置;再查阅资料,进行设计,并用
简图将方案表示出来;最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3.学生分小组,开始设计自控装置模型。
4.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课外活动:你得身边的材料制作自控装置模型。
五、板书设计 能量转换中的控制
开关是种能量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和时间。
台灯开关中的“铅笔芯”可以控制灯泡亮度
失火报警器是利用了铁钉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