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5.5 运输作用-同步课件(共29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5.5 运输作用-同步课件(共29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03 11:4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3.5.5 运输作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绿色植物各种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
2.能够判断出各种生活方式依赖的主要结构;
3.能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的生物学观点;
4.能够重新认识植物体的生活方式,并与自然现象相联系
新知导入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到叶里呢?同样,叶制造的有机物又是怎样运输到其他器官的呢?
新知讲解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
植物的根与茎相连,叶着生在茎及其分枝上。因此,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必然是通过茎运输到叶和花中去的。
活 动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方法步骤:
1.将带叶的杨树枝条进行相应的处理,甲剥掉树皮,乙不做任何处理,分别放在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h。
2.实验结束后,将实际观察到的结果,也填在下面的相应表格中,并与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红墨水在茎中运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活 动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方法步骤:
3.实验结束后,将实际观察到的结果,也填在下面的相应表格中,并与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活 动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方法步骤:
4.取出材料甲和乙,用清水冲洗干净。用解剖刀分别做一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和纵切面的情况,辨别茎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
讨 论
1.茎的哪部分变成了红色?
2.茎内部分结构被染成红色说明了什么问题?
3.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茎内被染成红色的结构主要是木质部。
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
瓶→茎的木质部→叶片
讨 论
4.水和无机盐运输的方向是什么?
5.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由下向上。
水分和无机盐就是在木质部中运输的。
课堂练习
【解析】成熟区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是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
根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 )
①土壤溶液 ②根的导管 ③根毛细胞 ④根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 ⑤地上部分的茎、叶内的导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④→⑤→③
B
新知讲解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
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被运输到其他器官,一部分用以维持生命活动,一部分贮藏起来。根所需要的养料是由叶向下运输的,茎的哪部分结构运输有机物呢?
演 示
观察枝瘤
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切的部位。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讨 论
1.描述切口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
2.试解释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
3.根据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切口上方部位逐渐膨大,切口下方的变化不大。
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在切口上方积累,使细胞分裂加快形成枝瘤。
茎中输导有机物的结构位于树皮中,树皮的韧皮部里有运输有机物的管道。
新知讲解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
茎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茎输导有机物的结构位于树皮中。树皮的最里面有韧皮部,韧皮部中有运输有机物的管道,有机物就是通过韧皮部的管道运输的。
课堂练习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运输。白色乳汁状的液体是有机物,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的。
在热带种植的橡胶树,必须通过割皮才能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状的液体。请问白色乳汁状的液体是由流出来的( )
A.木栓层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导管
C
新知讲解
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导管位于木质部里。植物体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里,韧皮部是树皮的一部分。
活 动
观察导管和筛管
方法步骤:
1.用显微镜观察南瓜茎纵切片,识别导管和筛管分布的不同部位。
2.辨认南瓜茎的不同导管,辨认筛管。
南瓜茎的导管
南瓜茎的筛管
新知讲解
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每根导管由许多管状的导管细胞连接而成,导管细胞均是死细胞,它们之间的端壁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
筛管细胞是长形的活细胞,两个筛管细胞之间的横壁形成筛板,上面有筛孔。
玉米导管和筛管的横切
新知讲解
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木质部 水、无机盐 下→上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上→下 活细胞
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新知讲解
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除茎以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完成植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功能。
课堂练习
【解析】除茎以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的细胞中。导管细胞是管状的死细胞,导管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是由许多长形的活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的,主要运输有机物。
下列关于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管和筛管只存在于植物体的茎中
B.导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的
C.筛管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
D.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的细胞中
D
课堂总结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
运输作用
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
课堂练习
1.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园林工人们也在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美化、绿化油城。一些刚刚移栽的高大的树木会进行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了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2.植物的筛管运输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分别是( )
A.无机盐和水,从上向下
B.无机盐和水,从下向上
C.有机物,从上向下
D.有机物,从下向上
C
B
课堂练习
3.取一段带叶的杨树枝条,将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切开枝条发现变红的部位是(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4.如图是“环剥枝条与树瘤形成”的示意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对树瘤及其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树瘤的形成与无机盐的积累有关
B.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C.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
D.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C
C
课堂练习
5.如图为竹子与其邻近竹笋的生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X由竹子到竹笋的运输方向。已知物质X来自竹叶的光合作用,则有关物质X及其由何种结构运输的叙述,下列哪种说法最合理( )
A.物质X为糖类,由筛管运输
B.物质X为糖类,由导管运输
C.物质X为水分,由筛管运输
D.物质X为水分,由导管运输
6.植物的导管被破坏,将会影响到( )
A.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B.无机盐的运输
C.有机物的运输
D.所有物质的运输
A
A
课堂练习
7.下列有关植物体内导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叶脉之中
B.属于营养组织
C.由具有细胞质的管状细胞组成
D.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8.下列关于导管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导管是中空的长管,上下细胞问的细胞壁消失
B.成熟的导管细胞是死细胞
C.导管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D.导管分布于根尖的各个部分
D
D
课堂练习
9.保护树皮的意义是( )
A.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B.保护木质部不被破坏
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保护形成层,使树能不断长粗
10.古代有用斧子狠砸枣树树干来增加枣树产量的做法,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破坏导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B. 破坏导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有机物
C. 破坏筛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 破坏筛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有机物
D
A
作业布置
思考与练习:
1.题
2.题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