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自然灾害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自然灾害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1-26 17: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自然灾害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避灾方法。 学习目标1.什么是自然灾害?
  内涵:自然异变、灾情
2.完成55页[活动] 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提示:判断一个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造成(是否为自然现象) 二、是否有灾情(损失或危害)自主学习判断下列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抢答:因雷电击中电力设施,造成居民区停电。1、简单说说我国常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危害。
2、(P58活动)读图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并解释这些集中分布区的成因。
3、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合作探究3、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合作探究干旱台风洪涝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
答1.试说说台风和寒潮有利的方面
2. “祸不单行”,说说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
3.除了以上,还有哪些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拓展思维气象灾害:暴雨、高温、低温、龙卷风、冰雹、冻雨、大雾、风暴潮、凌汛等。
地质灾害:崩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 答自主学习提示:防灾减灾工作主要环节  灾害监测预报→灾害防御→救灾  读课本P58-59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课本四个图资料,分别介绍了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哪个环节? 图2.50图2.51图2.52a图2.52b学以致用1、完成P60“活动”——了解避灾方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了解防灾自救常识2、观看灾害自救视频3、讨论:遇到地震、泥石流时怎么应对?试一试检测评学1、下列现象或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因为雷击造成人员伤亡 B、蝗灾
C、燃烧秸秆造成雾霾天气 D、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造成农作物减产√检测评学2、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   ﹍﹍﹍﹍﹍﹍、﹍﹍﹍﹍﹍﹍种类多 分布广
发生频繁 受灾严重检测评学3、我国易发生旱灾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检测评学4、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旱涝    D.梅雨√检测评学5、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每年冬季风强弱不同  
 B.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D.河流众多√检测评学6、下面有关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B.低温冻害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不会发生
C.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D.寒潮来时,我们要多添衣服,注意保暖。√检测评学7、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
 A.快速跑到阳台上,便于获得救援。
 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
 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牢固的床或桌下√检测评学8、山区发生地震后,很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滑坡    D、干旱√检测评学9、山区强降雨不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A、滑坡  
 B、泥石流 
 C、地震
 D、崩塌√检测评学10、我国洪涝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江淮地区
D、塔里木盆地√检测评学11、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检测评学12、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台湾位于 ﹍﹍﹍﹍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亚欧    太平洋检测评学13、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  )
 A、地势第一级阶梯 
 B、地势第二级阶梯 
 C、地势第三级阶梯
 D、沿海地带√检测评学14、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寒潮)的发源地是(  )
A、东北平原
B、热带洋面
C、青藏高原
D、亚欧内陆√检测评学15、读“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 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
A、地点甲   B、地点B
C、地点F    D、地点D√检测评学16、当你所在的山谷暴发泥石流时,应该( )
A、往山谷低处跑  B、抱头趴在地上不动
C、往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高处跑    D、沿山谷往上跑√再见寒潮分布:(    受影响最大)       成因: 北方地区 寒潮发源于亚欧内陆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北方地区靠近寒潮发源地。台风分布:成因: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干旱分布:成因: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洪涝分布:成因: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年降水量大,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平原和河谷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地震最集中的两个分布区:成因: 西南地区、台湾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位于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多地震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滑坡和泥石流分布:成因: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我国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山高坡陡,高差大,降水多暴雨 。  一种自然灾害往往会带来次生灾害。   台风带来的强降水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洪水会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在山区河谷地带,地震造成两侧岩体不稳定,易形成崩塌;在强降雨条件下,会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量的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阻断河道,形成洪灾。答一、灾害监测预报图2.50台风卫星照片二、灾害防御(修建防灾工程)图2.51 防护林三、救灾(救灾物质储备)图2.52a 救灾物质储备中心三、救灾图2.52b 解放军救灾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在高楼发生地震时
1、从楼上跳下或乘电梯迅速下楼 2、冲到阳台上,大声呼救 3、迅速切断电源 4、躲在结实牢固的桌子下 5、远离吊灯等悬挂物 6、坐在房间中央位置,比较安全有关防灾自救的做法(判断正误) 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时
1、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2、躲在高架桥下 3、远离建筑物、广告牌 4、迅速跑进大楼内躲避 5、万一困在废墟下要不停大声呼救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重点)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 种类多、分布广、 发生频繁、受灾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