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学案(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时空坐标 】
【知识梳理 】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战国时期:公元前375年秦献公“ ”,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 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4)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5)隋朝:命州县官“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管理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6)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7)宋朝:户籍分 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8)元朝: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站户等,统称为“ ”,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9)明朝:继承了元朝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 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10)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 ( http: / / www.21cnjy.com )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 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1)秦汉时期①县下设乡和里。乡设 ,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缴,掌捕盗。里设正。②乡、里之外有亭,设 ,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里之外有亭。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3)明朝:实行 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2、社会治理(1)秦汉时期: 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2)唐朝: 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源于唐朝邻保制度)(4)明朝:王守仁推行 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5)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 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实施原因和作用(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2)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2、社会救济(1)汉朝:建立 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2)隋朝: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 ,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3、优抚政策(1)政府方面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 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 院、明清的养济院。③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2)民间方面①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 ,赈济族人,影响深远。②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 、善会等慈善机构。
(第二课时)
【重难突破】
重点1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户籍制度
1.概念:户籍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2.核心: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
3.内容:登记制度;管理制度。
4.特点
户籍制度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相结合。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带有封建伦理色彩。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5.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并制定和执行一套严密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
6.影响
(1)积极: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便于充分合理地征发赋役,汲取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有利于强化基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2)消极: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典例1[天津河西2022三模]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控制人口;汉朝实行“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唐承隋制;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办法。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B.为抵御外族进攻提供足够的兵源
C.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各朝各代非常重视户籍管理制度,结合唯物史观相关知识,得出历朝政府是从维护统治的立场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D项正确;水利设计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抵御匈奴是外部原因,排除B项;防止人口流动是目的之一,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
重点2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基层治理
1.背景: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
2.基层治理的特点:持续时间长;与时代紧密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组织严密(层级分明),职能清晰;治理理念多元,内涵丰富;较庞大的管理队伍,拥有多种管理职能。
3.乡村制度的特点: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基于地缘关系组织起来;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乡绅在地方基层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是官方机构的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儒家伦理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
4.趋势:制度逐渐转变;国家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5.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官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有利于赋税的征收;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典例2[湖北2022信息卷(一)]陆世仪在《论治邑》中谈到“治乡三约”:“先按地势,分邑为数乡,然后什伍其民,条分缕析,令皆归于乡约长。凡讼狱、师徒、户口、田数、徭役,一皆缘此而起。”这反映了( )
A.国家弱化对乡民的人身与经济控制,强制性地征发赋役
B.立足村落、编排户口、征发赋役是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
C.户籍制度是乡里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与行省制度互为补充
D.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控制乡村社会的基本制度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邻、里、乡构成中国古代乡里控制体系的基本结构。“凡讼狱、师徒、户口、田数、徭役,一皆缘此而起”表明乡约汇集了“讼狱、师徒、户口、田数、徭役”等诸种乡村事务,立足村落、编排户口、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乡里制度的实质。因此,材料表明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控制乡村社会的基本制度,D项正确;“治乡三约”属于地方治理,不是国家弱化对乡民的人身与经济控制,强制性地征发赋役,排除A项;B项是户籍制度,材料强调地方治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户籍制度是赋税管理制度,行省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两者不能互为补充,排除C项。
【模拟测试】
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2三模]汉代《二年律令》规定,邑中道路的维修由乡部负责,而田中道路的维修则由田官负责。对守丞等试用官吏的司法审判权,也作出了区分和规定。这些规定旨在
A.提高基层行政的效率 B.完善地方行政体系
C.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维护基层自治权力
2.[安徽黄山2022二模]隋代推行“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清查核实户口,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以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政府编户增长一倍有余。隋朝这一举措
A.加重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B.激化了人地资源矛盾
C.杜绝了人口隐匿的现象 D.打击了豪强世族势力
3.[广东揭阳2022三模]《唐六典》规定:“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政府还规定,除“十恶”之外,家有80岁以上亲人及笃疾,据《令》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待亲人终周年后,方押送流放之地。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B.法律政策执行灵活
C.社会经济发展繁荣 D.崇儒尊孔治国理念
4.[山东威海2022模拟]宋朝规定,每年十月入冬后,天下各州县须“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登记在册,每人一日“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每三天发放一次,从本年十一月初一开始,至来年三月的最后一天停止。这一规定力图
A.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B.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C.增强民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 D.维护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5.[河南部分重点高中2022考前定位联考]宋代民间结社兴盛,最典型的表现是乡约的设立,乡约内容大致包括四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乡村成员推举的约正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宋代的乡约
A.强化了宗法血缘制度 B.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C.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D.促进了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6.[福建三明2022三模]据载:范文正公(仲淹)方贵显时,置常稔之田千亩,号为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材料表明这一救济模式
A.以政府为主体 B.开启宗族救助活动的先例
C.体现平均平等 D.带有鲜明的家国同构特点
7.[湖北恩施2022信息卷(三)]在明代地方行政的文书程序中,常见由多名里老、生员、乡绅联署的呈文。这些呈文既是里老、生员、乡绅向官府反映地方社会意愿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官员向上级官府汇报地方事务的重要依据。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 D.基层治理方式的改革
8.[江苏徐州2022模拟(二)]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发布的《教民榜文》规定:“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年龄在50岁以上且有德行和见识的人)里甲断决。若系好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这一规定
A.提高了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 B.意在减轻县级政府诉讼负担
C.不利于化解乡村的社会矛盾 D.建立了完善的乡村管理体系
9.[河南名校联盟大联考2022阶段测(五)]1385年,明政府重定乡饮酒礼,明确要“叙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规定“其座席间,年高有德者居于上,高年淳笃者并之”。那些“有过犯之年长者”,“须坐于众宾席末,听讲律受戒论”。明政府的做法
A.加强了对基层民众的教化 B.激化了宗族内部的矛盾
C.促进了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D.背离了儒家的纲常伦理
10.[江苏苏锡常镇四市2022一模]学者吴金成评价明清时期的绅士,认为他们担当了①国家统治乡村的辅佐役;②乡村舆论对国家权力的代言人;③国家权力和乡村利害以及地区间矛盾的调停者等多种角色。这主要反映
A.基层社会中政府的影响力消解 B.儒家知识分子重视扩大影响
C.明清社会转型萌发于乡村地区 D.绅士阶层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模拟测试】
1.【答案】A
【详解】根据“邑中道路的维修由乡部负责,而田中道路的维修则由田官负责。对守丞等试用官吏的司法审判权,也作出了区分和规定。”可得出汉代对基层的道路维护及司法事务都做了分工,这样有利于提高基层的行政效率,A项正确;B项是客观影响,不是主观目的,排除B项;材料与农业无关,排除C项;这一规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自治,排除D项。
2.【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因此,隋代推行“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中央政府的力量,打击豪强世族势力,D项正确;“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从豪强手里将原来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排除A项;激化了人地资源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以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杜绝了人口隐匿的现象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
3.【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可知政府的这些规定都强调“孝”这一核心理念,反映当时崇儒尊孔的治国理念,D项正确;“完善”过于夸大这些规定的作用,排除A项;法律政策执行灵活与材料强调“孝”的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结论,排除C项。
4.【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及所学知识可得,增强民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C项正确;材料直接给与帮助,没有注重灾民长远的生计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夸大其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在强调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秩序,排除D项。
5.【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处理争辩纠纷”“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可知,乡约的贯彻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B项正确;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宋代的乡约服务于政府基层管理,没有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排除C项;理学正统地位是官方确立的,与乡约无关,排除D项。
6.【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范仲淹带领其族人购置、经营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的救济模式带有鲜明的家国同构特点,D项正确;以政府为主体与范仲淹个人出资购买义田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范仲淹开启了宗族救助先例,排除B项;“平均平等”并非宗族救济活动的追求和理念,排除C项。
7.【答案】C
【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呈文已经作为地方社会意愿的证据,开始被制度性地纳入地方行政程序之中,这意味着地方社会在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中具备了一定地位,地方社会不断壮大,里老、生员、乡绅对地方事务的参与日益深入,C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不是强调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关于社会矛盾的激化的相关表述,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无法得出基层治理方式是否改革,排除D项。
8.【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年龄在50岁以上且有德行和见识的人)里甲断决。若系好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可知,这一规定强调基层的治理作用,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A项正确;B项不属于材料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利于化解乡村的社会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乡村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排除D项。
9.【答案】A
【详解】根据“叙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其座席间,年高有德者居于上,高年淳笃者并之”。那些“有过犯之年长者”可得出明代政府的做法是通过确立社会伦理秩序来加强对基层的教化与治理,A项正确;这一做法并不会激化矛盾,而是确立秩序,排除B项;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了正统,排除C项;这一做法符合纲常伦理,排除D项。
10.【答案】D
【详解】根据“担当了①国家统治乡村的辅佐役;②乡村舆论对国家权力的代言人;③国家权力和乡村利害以及地区间矛盾的调停者等多种角色。”可得出乡绅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儒者的影响力,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主旨,也没能体现出萌发于乡村的结论,排除C项。
附:教师版
(第一课时)
【时空坐标 】
【知识梳理 】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战国时期: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4)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5)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管理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6)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7)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8)元朝: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9)明朝:继承了元朝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10)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 ( http: / / www.21cnjy.com )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1)秦汉时期①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缴,掌捕盗。里设正。②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里之外有亭。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2、社会治理(1)秦汉时期: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2)唐朝: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源于唐朝邻保制度)(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5)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实施原因和作用(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2)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2、社会救济(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2)隋朝: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3、优抚政策(1)政府方面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③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2)民间方面①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②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第二课时)
【重难突破】
重点1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户籍制度
1.概念:户籍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2.核心: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
3.内容:登记制度;管理制度。
4.特点
户籍制度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相结合。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带有封建伦理色彩。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5.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并制定和执行一套严密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
6.影响
(1)积极: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便于充分合理地征发赋役,汲取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有利于强化基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2)消极: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典例1[天津河西2022三模]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控制人口;汉朝实行“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唐承隋制;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办法。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B.为抵御外族进攻提供足够的兵源
C.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各朝各代非常重视户籍管理制度,结合唯物史观相关知识,得出历朝政府是从维护统治的立场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D项正确;水利设计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抵御匈奴是外部原因,排除B项;防止人口流动是目的之一,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
重点2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基层治理
1.背景: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
2.基层治理的特点:持续时间长;与时代紧密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组织严密(层级分明),职能清晰;治理理念多元,内涵丰富;较庞大的管理队伍,拥有多种管理职能。
3.乡村制度的特点: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基于地缘关系组织起来;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乡绅在地方基层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是官方机构的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儒家伦理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
4.趋势:制度逐渐转变;国家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5.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官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有利于赋税的征收;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典例2[湖北2022信息卷(一)]陆世仪在《论治邑》中谈到“治乡三约”:“先按地势,分邑为数乡,然后什伍其民,条分缕析,令皆归于乡约长。凡讼狱、师徒、户口、田数、徭役,一皆缘此而起。”这反映了( )
A.国家弱化对乡民的人身与经济控制,强制性地征发赋役
B.立足村落、编排户口、征发赋役是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
C.户籍制度是乡里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与行省制度互为补充
D.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控制乡村社会的基本制度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邻、里、乡构成中国古代乡里控制体系的基本结构。“凡讼狱、师徒、户口、田数、徭役,一皆缘此而起”表明乡约汇集了“讼狱、师徒、户口、田数、徭役”等诸种乡村事务,立足村落、编排户口、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乡里制度的实质。因此,材料表明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控制乡村社会的基本制度,D项正确;“治乡三约”属于地方治理,不是国家弱化对乡民的人身与经济控制,强制性地征发赋役,排除A项;B项是户籍制度,材料强调地方治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户籍制度是赋税管理制度,行省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两者不能互为补充,排除C项。
【模拟测试】
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2三模]汉代《二年律令》规定,邑中道路的维修由乡部负责,而田中道路的维修则由田官负责。对守丞等试用官吏的司法审判权,也作出了区分和规定。这些规定旨在
A.提高基层行政的效率 B.完善地方行政体系
C.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维护基层自治权力
【答案】A
【详解】根据“邑中道路的维修由乡部负责,而田中道路的维修则由田官负责。对守丞等试用官吏的司法审判权,也作出了区分和规定。”可得出汉代对基层的道路维护及司法事务都做了分工,这样有利于提高基层的行政效率,A项正确;B项是客观影响,不是主观目的,排除B项;材料与农业无关,排除C项;这一规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自治,排除D项。
2.[安徽黄山2022二模]隋代推行“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清查核实户口,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以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政府编户增长一倍有余。隋朝这一举措
A.加重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B.激化了人地资源矛盾
C.杜绝了人口隐匿的现象 D.打击了豪强世族势力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因此,隋代推行“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中央政府的力量,打击豪强世族势力,D项正确;“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从豪强手里将原来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排除A项;激化了人地资源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以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杜绝了人口隐匿的现象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
3.[广东揭阳2022三模]《唐六典》规定:“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政府还规定,除“十恶”之外,家有80岁以上亲人及笃疾,据《令》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待亲人终周年后,方押送流放之地。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B.法律政策执行灵活
C.社会经济发展繁荣 D.崇儒尊孔治国理念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可知政府的这些规定都强调“孝”这一核心理念,反映当时崇儒尊孔的治国理念,D项正确;“完善”过于夸大这些规定的作用,排除A项;法律政策执行灵活与材料强调“孝”的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结论,排除C项。
4.[山东威海2022模拟]宋朝规定,每年十月入冬后,天下各州县须“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登记在册,每人一日“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每三天发放一次,从本年十一月初一开始,至来年三月的最后一天停止。这一规定力图
A.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B.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C.增强民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 D.维护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及所学知识可得,增强民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C项正确;材料直接给与帮助,没有注重灾民长远的生计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夸大其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在强调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秩序,排除D项。
5.[河南部分重点高中2022考前定位联考]宋代民间结社兴盛,最典型的表现是乡约的设立,乡约内容大致包括四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乡村成员推举的约正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宋代的乡约
A.强化了宗法血缘制度 B.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C.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D.促进了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处理争辩纠纷”“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可知,乡约的贯彻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B项正确;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宋代的乡约服务于政府基层管理,没有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排除C项;理学正统地位是官方确立的,与乡约无关,排除D项。
6.[福建三明2022三模]据载:范文正公(仲淹)方贵显时,置常稔之田千亩,号为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材料表明这一救济模式
A.以政府为主体 B.开启宗族救助活动的先例
C.体现平均平等 D.带有鲜明的家国同构特点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范仲淹带领其族人购置、经营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的救济模式带有鲜明的家国同构特点,D项正确;以政府为主体与范仲淹个人出资购买义田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范仲淹开启了宗族救助先例,排除B项;“平均平等”并非宗族救济活动的追求和理念,排除C项。
7.[湖北恩施2022信息卷(三)]在明代地方行政的文书程序中,常见由多名里老、生员、乡绅联署的呈文。这些呈文既是里老、生员、乡绅向官府反映地方社会意愿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官员向上级官府汇报地方事务的重要依据。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 D.基层治理方式的改革
【答案】C
【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呈文已经作为地方社会意愿的证据,开始被制度性地纳入地方行政程序之中,这意味着地方社会在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中具备了一定地位,地方社会不断壮大,里老、生员、乡绅对地方事务的参与日益深入,C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不是强调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关于社会矛盾的激化的相关表述,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无法得出基层治理方式是否改革,排除D项。
8.[江苏徐州2022模拟(二)]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发布的《教民榜文》规定:“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年龄在50岁以上且有德行和见识的人)里甲断决。若系好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这一规定
A.提高了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 B.意在减轻县级政府诉讼负担
C.不利于化解乡村的社会矛盾 D.建立了完善的乡村管理体系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年龄在50岁以上且有德行和见识的人)里甲断决。若系好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可知,这一规定强调基层的治理作用,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A项正确;B项不属于材料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利于化解乡村的社会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乡村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排除D项。
9.[河南名校联盟大联考2022阶段测(五)]1385年,明政府重定乡饮酒礼,明确要“叙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规定“其座席间,年高有德者居于上,高年淳笃者并之”。那些“有过犯之年长者”,“须坐于众宾席末,听讲律受戒论”。明政府的做法
A.加强了对基层民众的教化 B.激化了宗族内部的矛盾
C.促进了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D.背离了儒家的纲常伦理
【答案】A
【详解】根据“叙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其座席间,年高有德者居于上,高年淳笃者并之”。那些“有过犯之年长者”可得出明代政府的做法是通过确立社会伦理秩序来加强对基层的教化与治理,A项正确;这一做法并不会激化矛盾,而是确立秩序,排除B项;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了正统,排除C项;这一做法符合纲常伦理,排除D项。
10.[江苏苏锡常镇四市2022一模]学者吴金成评价明清时期的绅士,认为他们担当了①国家统治乡村的辅佐役;②乡村舆论对国家权力的代言人;③国家权力和乡村利害以及地区间矛盾的调停者等多种角色。这主要反映
A.基层社会中政府的影响力消解 B.儒家知识分子重视扩大影响
C.明清社会转型萌发于乡村地区 D.绅士阶层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答案】D
【详解】根据“担当了①国家统治乡村的辅佐役;②乡村舆论对国家权力的代言人;③国家权力和乡村利害以及地区间矛盾的调停者等多种角色。”可得出乡绅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儒者的影响力,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主旨,也没能体现出萌发于乡村的结论,排除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