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科学“培优提高”分题型训练: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分析计算【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科学“培优提高”分题型训练: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分析计算【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4 09: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铜火锅 B.铜导线 C.铜钟 D.铜钱
(2)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钱(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多枚铜钱放入烧杯中,另取80克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克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20.0 17.4 14.8 13.8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7(填“>”、“=”或“<”)。
②计算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某金属混合物的主要成分是锌、铁和铜,课外兴趣小组将500克稀硫酸溶液不断加到50克金属混合物中得到如下数据: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克 100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37 24.9 a 3 3
(1)表格中“a”的值为________;
(2)其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第2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
3.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明代嘉靖年间便被用于铸钱,现代常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散热器等。现有黄铜样品 A,为测得各成分的含量,小科将其放入烧杯中,取 80 克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质量/克 20.0 17.4 14.8 13.5
请分析计算:
(1)样品 A 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第 4 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 pH________7(填“>”、“=”或“<”)。
(3)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实验完成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4.普通黄铜仅由铜和锌组成,广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铸造机械零件。现有一块50.00g黄铜样品,某同学利用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来测定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有关数据如下图:
求:
(1)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
(2)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
(1)根据现有的条件,你认为只能测出________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
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产生气体的质量.
(3)为了测定该合金的组成,小华称取10克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列式计算)
6.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已部分被H,还原的氧化铜粉末(含Cu和CuO)7.2g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计算:
(1)加完50克稀硫酸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出化学式);
(2)Cu和CuO的混合物中,Cu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a的值;
(4)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40 m
第2次 40 14.8
第3次 40 12.2
第4次 40 11.2
第5次 40 1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11.2g固体的成分是    ;表格中,m=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配制100g该浓度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8.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9.往249.2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3+Fe=3FeCl2 CuCl2+Fe=FeCl2+Cu。右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请解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间(不包括AB两点)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
(2)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可以观察现象是____________。
(3)往249.2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使它们完全反应,然后过滤,求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列式计算)
10.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1.小明同学取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若干克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10%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了50克盐酸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哪些_____________。
(2)实验所取的样品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多少?(列式计算)
12.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为测定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小辉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铁片至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13.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请计算:
(1)NaHCO3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_________(选填“酸”、“碱”、“盐”、“有机物”)
(2)生产8.4t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14.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取10g此样品,向其中分五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_____,10g样品中CuO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所加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某瓶盐酸因含有少量氯化铁呈黄色。为测定其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它杂质),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取20g该盐酸加入到小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得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20g该盐酸中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该盐酸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16.工业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方法一:差量法。如图,称取W克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X的乙装置,并利用测量乙装置增加的质量,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方法中试剂X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沉淀法。称取15克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60克样品溶液,取三个烧杯分三次进行实验,每次加入30克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的沉淀质量记录如下表。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7.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原混合溶液各200g与含有杂质的废铁屑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1)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8.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9.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若用80kgNaOH配制的溶液恰好能处理170kg铝土矿。试计算该铝土矿中A12O3的质量分数。
20.现有一包Na2CO3和Na2SO4固体粉末混合物22.2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2)求所用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乐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计算:
(1)10g赤铁矿石样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3)做该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B
(2)①<
②铜钱总质量: 20克 +(20克-17.4克)= 22.6克
铜钱中铜的质量为: 13.8克
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 Cu% = 13.8克/22.6克×100% = 61.1% (2分)
③铜钱中锌的质量为:22.6克-13.8克 = 8.8克
设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为x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8.8克 x
65 :98 = 8.8g :x
x=13.3g
【解析】(1)根据铜制导线利用导电性分析;
(2)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固体减少质量入酸的质量关系确定反应后溶液酸碱性及反应的锌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析;
【解答】(1)铜火锅利用铜的导热性,A错误;铜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B正确;铜钏利用铜的延展性,C错误;铜铁利用铜的光泽及延展性,D错误;
(2)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固体质量减少2.6克,而第4次加入20克稀硫酸,固体减少质量为1克,说明固体完全反应,盐酸有剩余,则溶液的pH小于7;
2.(1)13.7
(2)继续加入100g硫酸,所以在13.7的基础上继续减少11.2g剩余2.5g,结果是剩余3g,说明硫酸过量,铁完全反应。
100g硫酸对应锌的减少量为13g,
设100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g x
; 解得:x=19.6g;
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FeSO4、ZnSO4
【解析】(1)在锌、铁和铜三种金属,锌和铁都能和硫酸反应,只有铜不和硫酸反应,所以不断加入硫酸最后剩余的是铜,也就是铜的质量为3g.由于锌铁的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根据金属反应的优先原则,锌先和硫酸反应,等到锌完全后铁才能和硫酸反应,据此分析计算a的值;
(2)根据第1组数据可知,加入100g稀硫酸,固体质量减少13g,即有13g锌完全反应,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溶质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它的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前面的分析,确定第2次时参加反应的物质,从而确定溶质种类。
【解答】(1)在锌、铁和铜三种金属,锌和铁都能和硫酸反应,只有铜不和硫酸反应,所以不断加入硫酸最后剩余的是铜,也就是铜的质量为3g.由于锌铁的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根据金属反应的优先原则,锌先和硫酸反应,等到锌完全后铁才能和硫酸反应。
消耗等质量的硫酸,需要锌和铁的质量为65:56,也就是当加入等质量的酸,如果是同种金属,则引起的固体质量变化相等,而现在加入第一次硫酸,引起的质量变化为:50g-37g=13g,而第二次是:37g-24.9g=12.1g,说明第一次加入酸,只有锌参加了反应,第二次是锌和铁参加的反应。
此时如果100g硫酸消耗的铁的质量为 , 而当加入第三次硫酸的时候只有铁和硫酸反应,所以可知固体在24.9g的基础上减少了11.2g,所以a=24.9g-11.2g=13.7g。
(2)综上所述,继续加入100g硫酸,所以在13.7的基础上继续减少11.2g剩余2.5g,结果是剩余3g,说明硫酸过量,铁完全反应。
100g硫酸对应锌的减少量为13g,
设100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g x
; 解得:x=19.6g;
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第2次反应结束后,锌已经完全反应,而铁没有完全反应,那么溶质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即 FeSO4、ZnSO4 。
3.(1)22.6
(2)<
(3)解:第一次消耗的Zn的质量为20 g—17.4 g=2.6g
设用去的硫酸的质量为x。
Zn ~ H2SO4
65 98
2.6g x
解得:x=3.92g
H2SO4%= =19.6%
(4)样品中Zn的总质量为22.6g-13.5g=9.1g
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y。
Zn ~ H2
65 2
9.1g y
解得:y=0.28g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22.6 g+80g-13.5g-0.28g=88.82g
【解析】(1)比较第1、2次实验可知,在锌完全反应之前,每加入20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20g-17.4g=2.6g,那么在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后样品A的质量也减少了2.6g,则样品A的质量为:20g+2.6g=22.6g。
(2)根据(1)中分析可知,每加入20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小2.6g,而第四次加入20g稀盐酸后固体质量减少了:14.8g-13.5g=1.3g。因为1.3g小于2.6g,那么说明加入的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而其中的锌完全反应,此时稀盐酸有剩余,溶液pH<7.
(3)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20g稀盐酸恰好和2.6g锌完全反应,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它们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2SO4溶质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即可。
(4)样品中锌的质量等于样品A的质量与剩余固体质量的差,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后根据样品A+稀硫酸-剩余固体-氢气的质量计算出烧杯所得溶液的质量。
4.(1)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33.75g/50.00g×100%=67.5%
(2)解:设样品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H2的质量为x,消耗HCl的质量为y。
Zn+ 2HCl= ZnCl2+ H2↑
65 73 2
16.25g y x
解得: x =0.5 g ;y =18.25g
答: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是0.5g
(3)解;稀盐酸的质量是:198.25g +0.5g-16.25g=182.5g
HCl%=18.25g/182.5g×100%=10%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 。
【解析】(1)锌和稀盐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因此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就是其中铜的质量,根据图1确定铜的质量,然后根据计算即可。
(2)用样品的质量减去铜的质量就是锌的质量,根据锌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以及参加反应的HCl溶质的质量。
(3)反应后的溶液质量=稀盐酸的质量+锌的质量-氢气的质量,根据图2得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图1可知,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3.75g,因此铜的质量就是33.75g。
那么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黄铜中锌的质量为:50g-33.75g=16.25g;
设样品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H2的质量为x,消耗HCl的质量为y。 ;
Zn+ 2HCl= ZnCl2+ H2↑
65 73 2
16.25g y x
解得:x=0.5g,y=18.25g。
(3)根据图2可知,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为198.25g;
那么稀盐酸的质量为:198.25g +0.5g-16.25g=182.5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HCl%=。
5.(1)Cu-Zn
(2)B,C
(3)根据图片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2g

解得:x=6.5g;
那么铜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2)利用生成氢气的质量,结合锌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HCl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出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3)根据图像确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利用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用合金的质量减去锌的质量就是铜的质量,并计算出它的质量分数。
【解答】(1)在三种金属中,只有金属锌能够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和银都不能与酸反应,因此只能测出Cu-Zn合金的铜的质量分数;
(2)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我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和产生气体的质量.故选BC。
(3)根据图片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2g
; 解得:x=6.5g;
那么铜的质量分数为:。
6.(1)H2SO4、CuSO4
(2)8:1
(3)设生成的Cu(OH)2的质量为m
2NaOH+CuSO4= Cu(OH)2↓+Na2SO4
80 98
20%x20g m
列式解得:m=4.9g
a=4.9g+3.2g=8.1g
(4)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3.2g,氧化铜的质量为7.2g-3.2g=4g
H2SO4+ CuO=CuSO4+H2O
98 80
x 4g
98:80=x:4g
得x=4.9g
H2SO4+ 2NaOH=Na2SO4+2H2O
98 80
y 20%x10g
98:80=y:(20%x10g)
得y=2.45g
H2SO4%=(4.9g+2.45g)/50g=14.7%
【解析】1、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根据图线加入NaOH溶液固体质量不变可知,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硫酸。据此可确定加完50克稀硫酸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
2、由图线可知,3.2克固体为单质Cu的质量,可得出7.2克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再算出CuO中Cu的质量为O元素的质量,将Cu质量加起来和O元素质量相比,即求出混合物中 Cu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 ;
3、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水,CuSO4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所以固体物质ag,应该是Cu的质量和Cu(OH)2固体的质量。可根据图线中CuSO4和NaOH反应时NaOH的消耗量计算出生成Cu(OH)2的质量,再加上Cu的质量即为a;
4、要计算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要清楚稀硫酸分两部分:一部分与CuO反应;另一部分是过量的与NaOH反应,从图线中可以得到这部分与NaOH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稀硫酸的质量。然后将两部分硫酸加起来除去稀硫酸的总质量即可求出质量分数。
【解答】(1)由图线可知,加入NaOH时,先没有沉淀说明加入的稀硫酸是过量的,溶液中的溶质应为 H2SO4、CuSO4 ;
(2)由加入NaOH的图线可知,3.2克为单质铜的质量。氧化铜的质量为:7.2g-3.2g=4g。
氧化铜中铜的质量为: , 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g-3.2g=0.8g, 所以混合物中Cu:O=(3.2g+3.2g):0.8g=8:1
7.解:(1)由金属活动性可知,合金中只有锌可以与硫酸反应;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第4次再加入40g稀硫酸时。第三次剩余固体还能在减少,说明前三次加入的硫酸完全参加了反应。反应掉的锌的质量为:14.8g﹣12.2g=2.6g,据此分析,m=14.8g+2.6g=17.4g。由第四次反应掉的锌的质量为:12.2g﹣11.2g=1g<2.6g,可判断此时合金中金属锌已完全反应,剩余的固体11.2g的成分是铜;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44%;
(3)设4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Zn═ZnSO4+H2↑
98 65
x 2.6g
解得:X=3.92g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9.8%
(4)设需要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的质量为Y 则
100g×9.8%=Y×98% 解得;Y=10g
故答案为:(1)Cu,17.4; (2)44%;(3)9.8%;(4)10g
8.(1)44 (2)NaCl HCl (3)23
9.(1)氯化亚铁和氯化铜(2)有气泡产生
10.(1)0.2(2)93.3%
11.(1)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4.4克
12.(1)0.1 (2)3.2%
13.(1)盐(2)5.85吨
14.(1)3g,7g (2)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克
CuO+H2SO4=CuSO4+H2O
80 98
2g x
80/2g=98/x x=2.45g
H2SO4%=2.45g/20g×100%=12.25%
(1)4(2)解:设该盐酸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x
FeCl3+3NaOH=3NaCl+Fe(OH)3↓
162.5 120
20gx 4g×10% 162.5/20gx=120/0.4g x=2.7%
(1)氢氧化钠溶液
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5克样品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量:2克×60/10=12克
设纯碱中的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2克
106/x=100/12克
x=12.72克 Na2CO3%=12.72克/15克×100%=84.8%
(1)12.8 (2)四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a
Fe+CuCl2 == Cu+FeCl2
56 64
a 16g
56/64=a/16g a=14g Fe%=m铁/m总×100%=14g/15g×100%=93.3%
答: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1)由关系图可知,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98:X=2:0.2gx=9.8g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8g/(109.8g 10g+0.2g)×100%=9.8%
19.60%
(1)2.2
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为X,Na2CO3的质量为Y,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98 44
Y X 2.2g
X=4.9g Y=5.3克
H2SO4%=4.9g/100g×100%=4.9%同理计算求得生成Na2SO4质量为7.1g
(3)解:溶液中溶质质量为7.1g+22.2g-5.3g=24g,溶液总质量为:22.2g+100g-2.2g=120g,Na2SO4%=24/120×100%=20%
21.(1)6.6(2)解: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 g,
Fe2O3+3CO2Fe+3CO2
160 132
x 6.6g
160/132=x/6.6g x=8g
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g/10g×100%=80%
(3)把尾气收集起来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