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 :05 菱形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 :05 菱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2 11:45:14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 :05 菱形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福鼎期中)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对边平行
2.(2021九上·渭滨期末)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当AB⊥BD时,它是菱形 B.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
C.当∠ABC=90°时,它是矩形 D.当AB=BC时,它是矩形
3.(2021九上·清涧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AC=6,BD=8,点P是BC边上的一动点,则AP的最小值为(  )
A.4 B.4.8 C.5 D.5.5
4.(2021九上·金台期末)如图,菱形 中, ,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5.(2021九上·本溪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 , ,则 的周长等于(  )
A.20 B.15 C.10 D.12
6.(2020九上·龙岗期中)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为8,有一个内角为120°,则该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
A.4 B. C.2 D.1
二、填空题
7.(2020九上·太原月考)如图,在四边形 中,对角线 交于点 ,且 ,若要使四边形 是菱形,则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8.(2021九上·舞钢期末)如图,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P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AB和BC的垂线,垂足分别是点F和E,若菱形的周长是12cm,面积是6cm2,则PE+PF的值是   cm.
9.(2020九上·宝安期中)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10.(2020九上·宁化月考)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13,对角线AC=24,点E、F分别是边CD、BC的中点,连接EF 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则EG =    .
三、综合题
11.(2021九上·贵阳期末)如图,已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E是 延长线上一点且 ,连接 , .
(1)求证: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2)连接 ,若 , ,求 的面积.
12.(2021九上·舞钢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EF垂直平分对角线BD,垂足为O,点E和F分别在边AD,BC上,连接BE,DF.
(1)求证:四边形BFDE是菱形;
(2)若AE=OF,求∠BDC的度数.
13.(2020九上·酒泉期中)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它的一条对角线BD长10cm.
(1)求∠ABC的度数.
(2)求菱形另一条对角线AC的长和菱形的面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也相等,
菱形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
于是可得矩形具有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矩形、菱形的性质逐项判定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 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A错误;
B、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B错误;
C、当∠ABC=90°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C正确;
D、 当AB=BC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设AC与BD的交点为O,
∵点P是BC边上的一动点,
∴AP⊥BC时,AP有最小值,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CO= AC=3,BO=DO= BD=4,
∴BC= ,
∵S菱形ABCD= ×AC×BD=BC×AP,
∴AP= =4.8,
故答案为:B.
【分析】设AC与BD的交点为O,利用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P⊥BC时,AP的值最小,再利用菱形的性质可求出BO,CO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然后利用菱形的两个面积公式求出AP的长.
4.【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D=AB,
∴∠ADB=∠ABD=(180°-∠A)÷2=(180°-50°)÷2=65°,
故答案为:A.
【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D=AB,于是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DB=∠ABD,然后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解.
5.【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AB∥CD,
∵∠BCD=120°,
∴∠B=60°,
∵B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故可得△ABC的周长=3AB=1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B=60°,结合菱形的性质可得BA=BC,判断出△A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ABC的周长.
6.【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由题意得:菱形ABCD的周长为8, ,

是等边三角形,


该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画出图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
7.【答案】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添加的条件是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求解即可。
8.【答案】2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BP,
∵ 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周长是12cm,面积是6cm2
∴AB=BC= ×12=3(cm),
∵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
∴ S△ABC=S△ABP+S△BPC= =3(cm2),
∴S△ABP+S△BPC= AB PE+ BC PE=3(cm2),
∴ ×3×PE+ ×3×PF=3,
∴PE+PF=3× =2(cm),
故答案为:2.
【分析】连接BP,根据菱形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ABC=S△ABP+S△BPC= ,S△ABP+S△BPC= AB PE+ BC PE把相应的值代入即可.
9.【答案】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OA=OC= AC= ×4=2,∠BAC= ∠BAD= ×120°=60°,
∴AC=4,∠AOB=90°,
∴∠ABO=30°,
∴AB=2OA=4,OB= ,
∴BD=2OB= ,
∴该菱形的面积是: AC BD= ×4× = ,
故答案为: .
【分析】首先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得AC⊥BD,OA= AC,∠BAC= ∠BAD,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OB中,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与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B的长,然后由菱形的面积等于其对角线积的一半,即可求得该菱形的面积.
10.【答案】1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BD交AC与点O,
在菱形ABCD中
∵ ,
在 中

∴ ,
∵点E、F分别是边CD、BC的中点,
∴ ,
∵ ,
∴ ,
又∵ ,
∴ ,
∴ ,
∴ .
故答案为:10.
【分析】连接BD交AC与点O,证明四边形BDEG是平行四边形,得EG=B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BD=2OD,即可求出EG。
11.【答案】(1)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又∵ ,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2)解:如图,连接 ,交 于点O,
∵ , ,
∴ ,由(1)得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是菱形,
∴ ,
∵ ,
∴ ,
在 中, ,
∴ ,
∴ .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AB=CD,AB∥CD,再由已知可推出BE=CD;然后利用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
(2)连接DE交BC于点O,利用已知条件易证BD=BE,利用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推出四边形BECD是菱形,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到DE⊥BC,同时可求出OE的长;在Rt△BO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O的长,从而可得到BC的长;然后利用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之积的一半,可求出菱形BECD的面积.
12.【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D∥BC,AD=BC,
∴∠EDO=∠OBF,
∵EF垂直平分BD,
∴BO=DO,∠EOD=∠BOF=90°,
∴△DEO≌△BFO(ASA)
∴OE=OF,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又EF⊥BD,
∴四边形EBFD是菱形;
(2)解: ∵四边形EBFD是菱形,
∴BF=EB
又 AE=OF,∠A=∠BOF
∴△ABE≌△OBF
∴∠ABE=∠OBF,
∵∠FBO=∠OBE,
∴∠ABE =∠FBO=∠OBE,
∴ ∠OBF=30°
∴∠BDC=60°.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首先判定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即可;
(2)由四边形BFDE是菱形得BE=BF,可证△ABE≌△OBF,∠ABE=∠OBF,∠FBO=∠OBF,∠OBF=30°,即可求解.
13.【答案】(1)解:∵菱形周长为40cm,
∴AB=BC=CD=AD=10cm,AD//BC
∵DB=10cm,
∴△ABD为等边三角形,
∴∠BAD=60°,
∴∠ABC=180°-60°=120°
(2)解:在菱形ABCD中,AC⊥BD
在Rt△ABO中,AB=10cm,BO= ×10cm=5cm,

∴AC=2AO=
∴菱形面积S= ×AC×BD= ×10× =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 AB=BC=CD=AD=10cm,AD//BC,再根据DB=10cm,得出△ABD为等边三角形,得出∠BAD=60°,即可得出∠ABC=120°;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O的长,从而求出AC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菱形的面积.
1 / 1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 :05 菱形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福鼎期中)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对边平行
【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也相等,
菱形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
于是可得矩形具有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矩形、菱形的性质逐项判定即可。
2.(2021九上·渭滨期末)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当AB⊥BD时,它是菱形 B.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
C.当∠ABC=90°时,它是矩形 D.当AB=BC时,它是矩形
【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 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A错误;
B、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B错误;
C、当∠ABC=90°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C正确;
D、 当AB=BC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2021九上·清涧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AC=6,BD=8,点P是BC边上的一动点,则AP的最小值为(  )
A.4 B.4.8 C.5 D.5.5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设AC与BD的交点为O,
∵点P是BC边上的一动点,
∴AP⊥BC时,AP有最小值,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CO= AC=3,BO=DO= BD=4,
∴BC= ,
∵S菱形ABCD= ×AC×BD=BC×AP,
∴AP= =4.8,
故答案为:B.
【分析】设AC与BD的交点为O,利用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P⊥BC时,AP的值最小,再利用菱形的性质可求出BO,CO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然后利用菱形的两个面积公式求出AP的长.
4.(2021九上·金台期末)如图,菱形 中, ,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D=AB,
∴∠ADB=∠ABD=(180°-∠A)÷2=(180°-50°)÷2=65°,
故答案为:A.
【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D=AB,于是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DB=∠ABD,然后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解.
5.(2021九上·本溪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 , ,则 的周长等于(  )
A.20 B.15 C.10 D.12
【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AB∥CD,
∵∠BCD=120°,
∴∠B=60°,
∵B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故可得△ABC的周长=3AB=1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B=60°,结合菱形的性质可得BA=BC,判断出△A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ABC的周长.
6.(2020九上·龙岗期中)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为8,有一个内角为120°,则该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
A.4 B. C.2 D.1
【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由题意得:菱形ABCD的周长为8, ,

是等边三角形,


该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画出图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
二、填空题
7.(2020九上·太原月考)如图,在四边形 中,对角线 交于点 ,且 ,若要使四边形 是菱形,则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答案】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添加的条件是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求解即可。
8.(2021九上·舞钢期末)如图,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P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AB和BC的垂线,垂足分别是点F和E,若菱形的周长是12cm,面积是6cm2,则PE+PF的值是   cm.
【答案】2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BP,
∵ 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周长是12cm,面积是6cm2
∴AB=BC= ×12=3(cm),
∵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
∴ S△ABC=S△ABP+S△BPC= =3(cm2),
∴S△ABP+S△BPC= AB PE+ BC PE=3(cm2),
∴ ×3×PE+ ×3×PF=3,
∴PE+PF=3× =2(cm),
故答案为:2.
【分析】连接BP,根据菱形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ABC=S△ABP+S△BPC= ,S△ABP+S△BPC= AB PE+ BC PE把相应的值代入即可.
9.(2020九上·宝安期中)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答案】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OA=OC= AC= ×4=2,∠BAC= ∠BAD= ×120°=60°,
∴AC=4,∠AOB=90°,
∴∠ABO=30°,
∴AB=2OA=4,OB= ,
∴BD=2OB= ,
∴该菱形的面积是: AC BD= ×4× = ,
故答案为: .
【分析】首先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得AC⊥BD,OA= AC,∠BAC= ∠BAD,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OB中,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与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B的长,然后由菱形的面积等于其对角线积的一半,即可求得该菱形的面积.
10.(2020九上·宁化月考)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13,对角线AC=24,点E、F分别是边CD、BC的中点,连接EF 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则EG =    .
【答案】1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BD交AC与点O,
在菱形ABCD中
∵ ,
在 中

∴ ,
∵点E、F分别是边CD、BC的中点,
∴ ,
∵ ,
∴ ,
又∵ ,
∴ ,
∴ ,
∴ .
故答案为:10.
【分析】连接BD交AC与点O,证明四边形BDEG是平行四边形,得EG=B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BD=2OD,即可求出EG。
三、综合题
11.(2021九上·贵阳期末)如图,已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E是 延长线上一点且 ,连接 , .
(1)求证: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2)连接 ,若 , ,求 的面积.
【答案】(1)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又∵ ,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2)解:如图,连接 ,交 于点O,
∵ , ,
∴ ,由(1)得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是菱形,
∴ ,
∵ ,
∴ ,
在 中, ,
∴ ,
∴ .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AB=CD,AB∥CD,再由已知可推出BE=CD;然后利用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
(2)连接DE交BC于点O,利用已知条件易证BD=BE,利用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推出四边形BECD是菱形,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到DE⊥BC,同时可求出OE的长;在Rt△BO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O的长,从而可得到BC的长;然后利用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之积的一半,可求出菱形BECD的面积.
12.(2021九上·舞钢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EF垂直平分对角线BD,垂足为O,点E和F分别在边AD,BC上,连接BE,DF.
(1)求证:四边形BFDE是菱形;
(2)若AE=OF,求∠BDC的度数.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D∥BC,AD=BC,
∴∠EDO=∠OBF,
∵EF垂直平分BD,
∴BO=DO,∠EOD=∠BOF=90°,
∴△DEO≌△BFO(ASA)
∴OE=OF,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又EF⊥BD,
∴四边形EBFD是菱形;
(2)解: ∵四边形EBFD是菱形,
∴BF=EB
又 AE=OF,∠A=∠BOF
∴△ABE≌△OBF
∴∠ABE=∠OBF,
∵∠FBO=∠OBE,
∴∠ABE =∠FBO=∠OBE,
∴ ∠OBF=30°
∴∠BDC=60°.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首先判定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即可;
(2)由四边形BFDE是菱形得BE=BF,可证△ABE≌△OBF,∠ABE=∠OBF,∠FBO=∠OBF,∠OBF=30°,即可求解.
13.(2020九上·酒泉期中)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它的一条对角线BD长10cm.
(1)求∠ABC的度数.
(2)求菱形另一条对角线AC的长和菱形的面积.
【答案】(1)解:∵菱形周长为40cm,
∴AB=BC=CD=AD=10cm,AD//BC
∵DB=10cm,
∴△ABD为等边三角形,
∴∠BAD=60°,
∴∠ABC=180°-60°=120°
(2)解:在菱形ABCD中,AC⊥BD
在Rt△ABO中,AB=10cm,BO= ×10cm=5cm,

∴AC=2AO=
∴菱形面积S= ×AC×BD= ×10× =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 AB=BC=CD=AD=10cm,AD//BC,再根据DB=10cm,得出△ABD为等边三角形,得出∠BAD=60°,即可得出∠ABC=120°;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O的长,从而求出AC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菱形的面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