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2.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重点)
3.举例说明动物的各种行为对生存的意义。(难点)
【自主预习】
预习课本P24 —P31,完成下列问题。
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功能和特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动物行为的意义
(1)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称为________。
(2) ________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的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3)动物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的行为,称为领域行为。
(4)动物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就属于________行为。
(5)与动物繁殖行为有关的行为,叫作动物的________行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6)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了许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称为________行为。
(7)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________,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的行为。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例1: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
A.两只雄性海豹为争夺一只雌性海豹而发生争斗
B.一只狗和一只猫为争夺一块骨头而相互追赶
C.一只老鹰追赶一只奔跑的野兔
D.龙虾举起蟹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提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的行力是攻击行为。狗和猫为争夺食物而相互追赶以及老鹰追赶野兔的行为都是取食行为;龙虾举起蟹钳反击天敌的进攻属于防御行为。
例2:居住在距离海岸50 km处的雀鲷鹭,每天要飞往海边去捕食。科学家观察到雀鲷鹭飞临海边的时间,每天都比前一天迟到50 min,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受昼夜节律决定 B.受季节节律决定
C.受潮汐节律决定 D.巧合
提示: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表现为节律行为。这些节律行为受动物体内生命活动的节律来调节,并且与生活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保持一致。生活在海洋或生活依赖于海洋的动物,活动规律常与潮水的涨退规律一致,表现为潮汐节律。潮汐现象是由日、月对地球产生的引力变化而形成的。海水的涨潮或落潮,周期为12 h /次,1次/25 min;每天两次潮汐,共历时24 h 。因此第二天涨潮的时间会比前一天推迟50 min。
探究点二:动物行为的意义
例3:动物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 B.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C.公鸡报晓,北雁南飞是先天性行为 D.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后天学习行为
提示: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繁殖行为;蜥蜴自动断尾是防御行为;公鸡报晓,北雁南飞是动物
的本能,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出生后通过学习、生活经验形成的行为,一般动物都有后天学习行为。
【作业设计】
1.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
A.繁殖行为 B.社群行为 C.捕食行为 D.先天性行为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下列繁殖行为不属于鸟类的是 ( )
A.筑巢 B.哺乳 C.求偶 D.育雏
3.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防御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鸣叫的是 ,属于什么行为 。
A.雄蛙 生殖行为 B.雄蛙 觅食行为 C.雌蛙 生殖行为 D.雌蛙 觅食行为
5.下列不属于动物防御行为的是 ( )
A.狗遇到人弯腰拾石块时,就逃跑 B.壁虎断尾
C.枯叶蝶体色形状像枯叶 D.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感知鸟的位置,从而捕食
6.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
A.觅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7.大雁南飞属于动物的 ( )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生殖行为
8.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
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
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内 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9.狗外出时走的再远也不忘记回家的路,但它走不多远就要撒尿,撒尿属于 ( )
A.领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10.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的体色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行为对于比目鱼来说 ( )
A.属于先天性行为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有利于保护自己 D.以上三项都对
11.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 )
A.捕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学习行为 D.社群行为
12.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动物行为连接起来:
A.蜜蜂采蜜 a.繁殖行为
B.乌贼喷墨 b.觅食行为
C.家燕南飞 c.节律行为
D.家鸽产卵 d.防御行为
13.填空。
(1)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鸟类的求偶属于________行为。
(3)下图中的几种动物行为分别是①________行为;②________行为;③________行为。
14.观察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蜜蜂群居在一起,属于________行为。
(2)蜂群中蜜蜂分工协作,A是________,在蜂群中主要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主要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
(3)当遇敌害时,蜜蜂会为保护蜂巢而战斗,这属于动物的________行为。
(4)与蜜蜂有相同行为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5)蜜蜂进行运动所依靠的器官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取食行为 攻击行为 领域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2. (1)取食行为 (2)同种 食物 配偶 领域 (3)姿态 气味 鸣叫 (4)防御 (5)繁殖 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 占有繁殖的空间 求偶 交配 孵卵 对后代的抚育 (6)节律 (7)分工合作
探究学习
例1:A
例2:C
例3:C
作业设计
1.B 2.B 3.B 4.A 5.D 6.B 7.C 8.C 9.A 10.D 11.C
12.A.蜜蜂采蜜 a.繁殖行为
B.乌贼喷墨 b.觅食行为
C.家燕南飞 c.节律行为
D.家鸽产卵 d.防御行为
13.(1)取食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2)繁殖 (3)繁殖 取食 节律
14.(1)社群 (2)工蜂 清理蜂巢、喂养幼虫、筑巢、保卫、采集花蜜和花粉 蜂后 产卵和繁殖后代 雄蜂 与蜂后交配 (3)防御 (4)蚂蚁、狮子 (5)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