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20个,每题2分,总分40分)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应不仅指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也指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B.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如图所示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B.③是自然选择学说,④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基因库是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的集合
D.②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
3.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60%,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那么该种群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的基因频率为( )
A.1/6 B.1/5 C.2/5 D.3/5
4.新冠病毒出现了传染力更强的变异个体,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等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新冠病毒可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
B.新冠病毒的进化经历了自然选择的过程,且与人类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变异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
D.随着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会使新冠病毒产生适应性变异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体液调节
6.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下列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糖尿病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如图表示人体中某些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总量小于细胞内液的总量
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甲和乙
C.丁可分泌胰岛素经丙进入甲进行运输
D.ATP合成不能发生在液体环境甲中
8.某同学连续几天发热,并且咳嗽愈加严重,经检查是细菌性咽炎和扁桃体发炎,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如果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药物到达患病部位经历的途径是( )
A.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
B.淋巴液→血浆→组织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9.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C段下降的原因即乳酸被血液中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或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B. 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有氧呼吸速率加快造成的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10.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
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腹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腹后b中Ⅰ端比Ⅱ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
11.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仅由多根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B.某些激素可以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
C.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使肾上腺素被释放,效应器是肾上腺髓质
D.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通常是神经元的轴突,有利于感受刺激
12.在如图结构中,在反射发生时,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13.将离体神经置于适宜溶液中,将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离体神经上,在某一位点给予适宜电刺激﹐观察到指针发生了两次偏转,其中第一次发生的偏转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C
)A.据图分析,刺激位点一定位于b点右侧
B.电流表第二次偏转的方向与第一次相同
C.若降低溶液中Na+浓度,给予相同刺激后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D.刺激靠近a点的c点,依据电流表偏转情况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14.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的神经中枢,能够控制躯体运动;而自主神经系统则是支配内脏、血管、腺体的神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既不受意识支配,也不受大脑调控,是完全自主的
B.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二者都属于传出神经
C.大脑皮层中既有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也有条件反射的中枢
D.感觉性记忆不是真正的记忆,第一级记忆和第二级记忆相当于短时记忆
15.抗抑郁药一般通过作用于突触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丙咪嗪的药理作用为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来提高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中储存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小泡由内质网直接形成
B.去甲肾上腺素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C.抑郁症的病因可能是去甲肾上腺素等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较少
D.正常人也可以通过服用丙咪嗪提高思维速度,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16.人体内的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而发挥作用。下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激素 靶器官或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
A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作用
B 促性腺激素 垂体 促进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 甲状腺激素 垂体 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 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
17.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B.激素和酶都可以催化细胞代谢
C.某细胞产生的激素也可作用于其他细胞
D.激素和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1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激素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②巨人症和呆小症是由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
③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④下丘脑具有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双重功能
⑤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并作用于胰腺的激素
⑥生长激素通过提供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能量来促进身体的发育
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19.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的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20.下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b分泌的激素达到一定量时,会抑制a、c分泌相关激素
B.b分泌相关激素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C.c不仅分布有多个神经中枢,还可以分泌某些激素
D.a、b、c中,b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二.填空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60分)
21.(共12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2:蛙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材料3:稗草是田间头号杂草。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为了避免人类的“驱逐”,田间的稗草们竟学会了“伪装”。几千年来,它们与水稻越长越像,从原来松垮贴地的懒样子,进化出了今天亭亭玉立的模样。与传统的人工除草不同,目前常用的除草方式是使用除草剂,但使用后仍有少量稗草存活。研究发现,轮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比长期持续使用一种除草剂对稗草的除草效果更好。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的这种蛾已经发生了进化,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
材料2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请说明理由。
。
材料3中用除草剂除草,依旧有少量稗草存活的根本原因是 ;
轮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比长期持续使用一种除草剂对稗草的除草效果更好。请从基因频率的角度分析原因: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XDXD 200 0
XDXd 50 160
XdXd 100 200
XDY 180 0
XdY 170 270
(4)下表为某种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及其个体数。
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根据上表分析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的最可能原因是含XD的______(填写“雌”或“雄”)的配子致死。
22.(共12分)图1和图2分别是人体肺部和肝部的局部组织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人体内部分体液,请根据相关信息作答:
B、D处的名称分别是:B__________(1分)、D__________(1分)。
正常情况下,图中 (填写“A”或“B”或“C”或“D”)处中CO2浓度最高。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渗透压以外,还有 (答两点)。
(4)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A(或C)处液体增多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O2分子从肺泡腔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至少穿过了_________层生物膜。
(6)酒精(学名乙醇)的代谢主要在肝脏中完成,其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饮酒后服用或注射头孢类药物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即乙醛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危及生命。由以上信息可知,头孢类药物主要抑制____________的活性。
23.(共12分)回答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问题:
Ⅰ.下图A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B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的原因是 。
刺激图A中的⑤,大脑皮层 (1分)(填“能”或“不能”)产生感觉。
Ⅱ.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渐冻症,患者表现为肌肉萎缩,四肢好像被冻住了,原因是患者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下图c是渐冻症患者病变部位有关的生理过程。
(3)兴奋在图c的传递存在“突触延搁”的特点,即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试分析其延迟的原因: 。
(4)渐冻症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于NMDA导致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的渗透压____________(1分),最终吸水涨破。
Ⅲ.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某同学观看到《长津湖》电影中精彩紧张的镜头时,他往往会不自觉地心跳加快、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握紧拳头、盯着屏幕,当然这一刻,他一般不会感觉到肚子饿,也不会想去上厕所。而当电影散场时,经常会发现,他要急需去厕所,肚子也饿了。请回答问题:
(5)精彩紧张的镜头会让人心跳加快、眼睛瞪大、瞳孔放大、握紧拳头,是因为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__(1分)神经的活动占优势。
(6)散场后,他急需去厕所,肚子也饿了的原因是
。(3分)
24.(共12分)下图为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_________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变化的生理活动可能是__________。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下降的原因是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原因:一方面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转化葡萄糖,另一方面抑制
。
(4)在血糖调节中,血糖浓度降低后的信号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
(5)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h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共12分)瘦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回答下列问题:
(1)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测定血液中某种(些)激素含量来检测疾病,这反映了激素在机体内具有 (答出对应的两点)特点。
(2)给机体补充瘦素时可以选择 (填“饲喂法”或“注射法”或“注射法和饲喂法”);不同的神经元经瘦素作用后能产生不同的效应,当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后,突触后膜上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小鼠B,肥胖可能是由于瘦素受体缺陷所致,也可能是瘦素蛋白基因突变所致。为确定发生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措施 正常喂养一段时间的实验结果
1 正常小鼠与小鼠A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无变化,小鼠A摄食量略减少
2 正常小鼠与小鼠B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小鼠B无变化
3 小鼠A与小鼠B连体共生 小鼠A摄食量明显减少,小鼠B无变化
4 正常与正常小鼠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摄食量无变化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瘦素可以在这两只小鼠之间转移。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小鼠B发生肥胖症的原因是 。组别3的实验结果中,小鼠A摄食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②俗语说“发胖容易减肥难”,请据此推测糖类和脂肪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
。
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单选题(每个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D C B C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B C B C B B D
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个2分,共60分)
(12分)
自然选择
是,不能交配说明已经产生生殖隔离
少量稗草存在抗除草剂基因
从基因频率的角度分析原因: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长期持续使用同一种除草剂会使该种抗除草剂基因的频率逐渐上升,而轮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可以减缓抗除草剂基因频率的增加(答出轮流使用可以减缓抗除草剂基因频率增加即可)
60% 雌 (填写“雌”或“雄”)
22(12分)
B 血浆 (1分) D 细胞内液 (1分)
D (填写“A”或“B”或“C”或“D”)
酸碱度和温度 (答两点)
长期营养不良 (合理即可)
5
酶2
23(12分)
(1) b (填字母) 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Na+内流 (只答钠离子内流给全分)
不能 (1分)(填“能”或“不能”)
试分析延迟的原因: 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谷氨酸到突触间隙,经扩散至突触后膜,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等过程需要时间,故延迟(答到突触这里需要信号转变给1分)
__升高__________(1分)
____交感________(1分)
原因是 副交感神经兴奋,膀胱收缩,胃肠蠕动加强 (3分)
(12分)
甲
消化、吸收葡萄糖 (只答消化吸收给1分)
胰岛B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负)反馈
绘图:
(共12分)
①通过体液运输②微量、高效 (1点1分) (答出对应的两点)
注射法 (填“饲喂法”或“注射法”或“饲喂法和注射法”)
由负电位→正电位
① 瘦素受体缺陷
B小鼠内瘦素多,连体后的B小鼠的瘦素可转移到A小鼠体内
②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或者糖类容易转化为脂肪,脂肪转化为糖类较难) (答到一方面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