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 (A)
单元练习(七)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右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血液
中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则图中
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的是………………………( )
A.氧的浓度,肺静脉
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2.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
A.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B.主要的供能物质
C.主要的贮能物质 D.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
3.2008年5月8日,经过严格选拔的15名登顶队员将奥运圣火顺利送上珠峰(海拔8844.43米)。这些登顶队员与平常人在生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血液中红细胞含量较多 B.身材比较高大
C.血糖含量远高于正常人 D.心率比正常人快
4.人体心脏的左、右心室收缩时,便会把血液压入血管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其中右心室中的血液压入………………………………………………………………………………(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上、下腔静脉 D.肺静脉
5.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
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
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是 ……( )
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 B.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
C.由血压压入试管 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6.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C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7.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D.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8.下列饮食习惯科学的是…………………………………………………………………( )
A.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 B.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
C.为了防止变胖,不吃含脂类食品 D.合理摄入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9.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放置5分钟;③向各试管滴入1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⑤观察实验现象。以上实验步骤最合理的顺序应为………………………………………………………( )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10.两年半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增强了体质。身体也更加高大、壮实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身体长高长壮是由于…………………………………………(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只进行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11.假如在某人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发现其中的食物基本被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2.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3.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从手臂处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最先到达心
脏的【 】 。
(2)当膈肌处于 状态时,空气入肺。
经过【5】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发生
的变化是 。
(3)【6】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特点有:
(至少答出两点)。
14.资料分析: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
定为0.8克/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
对钙的需求量更高。据调查显示,我国95%的
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内蒙古
地区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3%、
55%和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
遍,也比较严重。
(1)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钙的主要场所是
,吸收后进入 。
(2)钙是构成人体骨的重要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 ,对于缺钙儿童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加服的一种维生素是 。
(3)下表为王刚同学某日的食谱。王刚同学这天摄入钙的总量为 ,据表中数据分析,王刚同学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4)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
人体补充 ,促进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的提高。
15.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最终在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 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16.你可能患过感冒,也可能为此打过“吊针”。当注射液从你前臂的血管注入并进入肺时,药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按顺序填入相应序号) 。
①肺静脉 ②肺动脉 ③上腔静脉 ④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左心室
17.右为人体循环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丙所表示的血管依次是 。
(2)如果图示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周围,那么,血液流经
[丙]后,名称的变化是 。
(3)如果图示的部位是肺泡周围,那么,血液流经[丙]后,
其成分的主要的变化是 。
18.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图2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如下图。请据圈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 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 。
(2)图1中的编号②血管是 血管,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 。
(3)图2中的X气体是 ,Y气体是 。
(4)图2中的血液是在 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
(5)写出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之间流动的方向:( )→( )→(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19.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性消化,又能进行 性消化。
20.回答下面有关科学探究技能的问题。
解读曲线图:下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
道各部位(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
度。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
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淀粉、
脂肪、蛋白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
21.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
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
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是糖类的一种,在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一部分分解成 ,再经小肠进一步消化,最终产物是 。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其被消化的初始部位是胃,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22.下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
。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内被消化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
往全身。
(3)标号⑥所示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
还能分泌 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4)标号④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称为 ,
它消化脂肪的方式属于 。
(5)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图
中标号 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
人患肠胃病。你可一定要注意啊!
(七)第四章 A卷
1—5. BAABC 6—10. BCDDA 11—12. DC
13.(1)【 3 】 右心房 (2) 收缩 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或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或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3)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或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或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14.(1)小肠 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或血液) (2)佝偻病 维生素D
(3)0.616 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钙的含量不足(摄入钙量不足) (4)钙
15.(1)小肠 (2)肺 (3)二氧化碳和水
16.③⑤⑦②
17.(1)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2)有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3)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8.(1)静脉 较薄 (2)动脉 快 (3)氧气 二氧化碳
(4)毛细 (5)( 动脉 )→( 毛细血管 )→( 静脉 )
19.(1)2mL清水 对照 (2)唾液淀粉 (3)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 (4)化学 物理
20. X [ C ] 胃 [ D ] 小肠
21.(1)麦芽糖 葡萄糖 (2)胃 小肠 (3)维生素C
22.(1)消化腺 (2)⑦ (3)胰岛素 (4)胆汁 物理性消化 (5)⑤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