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创造宣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苍松翠柏相映成趣。五彩斑斓的野花,遍地都是。林中鸟语,枝头蝉鸣,仿佛互相唱和,给人一种甜蜜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汤姆烦躁的心情也安定下来了。
A.ní yìng fó hé
B.ní yìn fú hé
C.mí yìn fó hè
D.mí yìng fú h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像繁植倘若用武之地从天而降
B.惯通单调封锁哑口无言先知先觉
C.镰刀枯干茅草走头无路接二连三
D.屋檐瀑布飞禽一丝一毫参天大树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中的诗句。
B.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C.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D.人的一生总是在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微博”“多彩”“唱响”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
D.“他虽然没有很用力,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火星溅得特别多。”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二重是转折关系。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
B.《谈创造性思维》的作者是罗迦·费·因格
C.《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顾颉刚,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作家。
D.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引用论证)
C.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对比论证)
D.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道理论证)
二、填空题
10.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_________(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青铜时代》等。歌德,________________(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 _________________等。
(2)《易经》又称《 __________》, __________家经典之一,相传是 _____________(人名)在狱中所作。
三、语言表达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语文老师在有关现代科技的综合性学习课上说:同学们,记得几年前美国女性总统竞选人卡莉 费奥里娜曾断言“中国人考试没问题,但他们不会创新,很缺乏想象力”。短短几年过去,就有外媒发文惊叹“中国已成创新之龙”!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井喷式”的科技成就,直接打脸“中国人缺乏创新力论”的同时,大大给国人打了气。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说法和下面一些科技成就热词热事,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高铁 微信支付 华为5G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嫦娥四号”探测器首登月球背面
假如你上台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60个字内)
12.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证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四、综合性学习
1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班级将开展以“创新,提升你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班级的小记者就“你怎样理解‘创新’ 怎样才能创新 ”的问题对你进行采访,你应该怎样回答
(2)我们生活在科技创新时代,享受着前人和现代人的创新成果。请你说出几种现代人的创新成果。
(3)班里要评选“智多星”,每天由一名学生、老师或热心的家长出一道富有知识性、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写在信纸上,贴在墙报栏中,供大家看题并积极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习惯。谁的办法最多,谁就成为“智多星”。今天的题目是:作文语言如何出彩 写出你的回答。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创造宣言(节选)
陶行知
①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②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③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④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⑤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⑥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而看不出来。……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茅草中有一棵好像是先知先觉的树苗,听他说“泰山没有东山好”,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陡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两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地,一天一天地,听到有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吗?”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地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⑦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
⑧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树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树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
14.本文主要是针对哪类人谈“要创造”的?
15.结合加点词语的比喻义,写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16.文中的东山樵夫是怎样的人?作者借用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17.理解下列句子的深意。
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创造宣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苍松翠柏相映成趣。五彩斑斓的野花,遍地都是。林中鸟语,枝头蝉鸣,仿佛互相唱和,给人一种甜蜜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汤姆烦躁的心情也安定下来了。
A.ní yìng fó hé
B.ní yìn fú hé
C.mí yìn fó hè
D.mí yìng fú hè
【答案】D
【解析】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弥漫”:布满,到处充斥着。读“mí màn”。再如“仿佛”:好像。“佛”读“fú”。注意据义定音。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像繁植倘若用武之地从天而降
B.惯通单调封锁哑口无言先知先觉
C.镰刀枯干茅草走头无路接二连三
D.屋檐瀑布飞禽一丝一毫参天大树
【答案】D
【解析】A.繁植——繁殖;
B.惯通——贯通;
C.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故选D。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答案】B
【解析】A.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选项正确;
B.画龙点晴: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与语境不符;
C.山穷水尽:意思是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选项正确;
D.众叛亲离:意思是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选项正确;
故选B。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中的诗句。
B.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C.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D.人的一生总是在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答案】C
【解析】C.此处的两个句子属于选择疑问句,所以只在句末用问号,将“树苗”后的问号改为逗号。故选C。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答案】B
【解析】B.搭配不当。把“模式”去掉。故选B。
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微博”“多彩”“唱响”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
D.“他虽然没有很用力,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火星溅得特别多。”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二重是转折关系。
【答案】D
【解析】“他虽然没有很用力,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火星溅得特别多。”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转折关系。第二重是因果关系。故选D。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
B.《谈创造性思维》的作者是罗迦·费·因格
C.《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顾颉刚,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作家。
D.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C.顾颉刚是历史学家,不是作家。据此,答案为C。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通读语段结合选项可知,开头句有②和⑤两个备选项,②句总体介绍说话的两种方式,应该放在句首。⑤是阐述不应该一味追求说话方式,语意转折不能放在句首,应该是放最后一句。排除A、C两项。剩下B、D两个选项,前三句都是②③⑦,直接比较后面的排序即可。D选项把⑤列在第四句,否定过分追求说话方式,显然非常突兀,可以排除。另外,“⑥④①”这样的排序也可以排除。综合排序为:②③⑦①⑥④⑤。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引用论证)
C.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对比论证)
D.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道理论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论证方法的判断。D.“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该句运用的是比喻论证。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0.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_________(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青铜时代》等。歌德,________________(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 _________________等。
(2)《易经》又称《 __________》, __________家经典之一,相传是 _____________(人名)在狱中所作。
【答案】 (1)生活教育 法国 《思想者》 德国 《少年维特之烦恼》 (2)周易 儒 周文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回答此类题,熟悉课本内容即可。这项内容在教材中出现过,属于应该识记的内容。学生还要注意在平时勤于背诵文学常识,分册整理归类,便于记忆。本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等。《易经》又称《周易》,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三、语言表达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语文老师在有关现代科技的综合性学习课上说:同学们,记得几年前美国女性总统竞选人卡莉 费奥里娜曾断言“中国人考试没问题,但他们不会创新,很缺乏想象力”。短短几年过去,就有外媒发文惊叹“中国已成创新之龙”!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井喷式”的科技成就,直接打脸“中国人缺乏创新力论”的同时,大大给国人打了气。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说法和下面一些科技成就热词热事,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高铁 微信支付 华为5G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嫦娥四号”探测器首登月球背面
假如你上台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60个字内)
【答案】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解析】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此类问题要紧扣题意,抓住某项科技的核心功能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来写。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等,这些新科技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注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即可。
12.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证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答案】答案示例:(正方)大家好!我支持正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即使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供零散时间的利用率。(反方)大家好!我支持反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阅读效果;二是缺乏深度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星的,不系统,不严谨。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具体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的能力。要注意做到:①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②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③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辩论反驳型要注意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题目设定的情境是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证方反方展开辩论,要求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所以首先应该标明观点,是正方还是反方。标明立场之后,要注意阐述理由,具体说出碎片化阅读的利弊,能够做到以理服人。
四、综合性学习
1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班级将开展以“创新,提升你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班级的小记者就“你怎样理解‘创新’ 怎样才能创新 ”的问题对你进行采访,你应该怎样回答
(2)我们生活在科技创新时代,享受着前人和现代人的创新成果。请你说出几种现代人的创新成果。
(3)班里要评选“智多星”,每天由一名学生、老师或热心的家长出一道富有知识性、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写在信纸上,贴在墙报栏中,供大家看题并积极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习惯。谁的办法最多,谁就成为“智多星”。今天的题目是:作文语言如何出彩 写出你的回答。
【答案】(1)示例:创新就是求异,追求与众不同,力求新颖别致,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就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过程,更是“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的过程。创新必须要保持好奇心,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要善于观察、联想、想象,能持之以恒地做各种尝试,还要敢于怀疑权威,怀疑陈规。(意对即可) (2)示例:液晶电视机、手机、电磁炉、电脑等。 (3)示例:①巧用动词,把事物写活;②活用形容词,绘声绘色绘形;③多用修辞,尤其是比喻、拟人和排比等;④化用、引用古诗词、名言警句和典故等。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问题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提出的问题“你怎样理解‘创新’ 怎样才能创新 ”要从“创新”的“概念”理解和“创新”方式上进行回答。对“创新”的理解不要求是科学的概念,可作形象化的描述。“创新”方式可从“观察”“想象”“尝试”“怀疑”等角度来谈。(2)考查对“创新”的理解。列举生活中创新的生活用品来作答即可。如:手机、电脑、摄像头等。(3)主观性试题。可以从使用“各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动词或形容词”“引用诗词名句”“叠词的运用”等。答案不唯一。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创造宣言(节选)
陶行知
①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②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③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④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⑤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⑥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而看不出来。……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茅草中有一棵好像是先知先觉的树苗,听他说“泰山没有东山好”,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陡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两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地,一天一天地,听到有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吗?”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地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⑦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
⑧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树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树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
14.本文主要是针对哪类人谈“要创造”的?
15.结合加点词语的比喻义,写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16.文中的东山樵夫是怎样的人?作者借用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17.理解下列句子的深意。
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
【答案】14.教育者或教师(意思对即可)。
15.“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或学生)。“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16.①分不清茅草还是树苗,将树苗混同茅草一起烧掉,是见识不广的人(或答“没有创造之心的人”、或答“因循守旧的人”亦可);②用意:暗指因循守旧(没有创造之心)的教育者只会毁掉教育对象的事实。(意思对即可)
17.原本因循守旧的教育者如果能让创造思想扎根心间,不仅不会毁掉教育对象,而且还会通过点滴的创造慢慢将之培养成才。就像种树的老农,将小树苗慢慢培育成参天大树一样。(意思对即可)
【解析】
1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筛选。
结合③段的“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和④段的“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可知答案是:教育者。
15.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刀法”本指雕塑的用刀方法,结合③段的“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可知,“活人的塑像”指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生成为真善美的活人,因此“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学生。“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成为真善美的活人。
全句对比鲜明,表明雕刻塑像与教育学生不一样。对待学生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学生成为真善美的活人,获得教育的成功。但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
16.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结合⑥段的“……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而看不出来。……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和⑧段的“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树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树苗的美梦里”可以看出,东山樵夫分不清茅草还是树苗,将树苗混同茅草一起烧掉,是没有创造之心的人。作者借此呼唤创造之心,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者只会毁掉教育对象。
17.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结合⑥段的“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地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可以看出,“割草的”指的是东山樵夫,他分不清茅草还是树苗,将树苗混同茅草一起烧掉,是没有创造之心的人,作者用来比喻因循守旧的教育者;结合“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和⑧段的“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可以看出,这样的人如果能有创造之心,则可以变成“种树的老农”,变成能把小树苗慢慢培育成参天大树的人。这样的教育者不仅不会毁掉学生,而且还会通过点滴的创造慢慢将之培养成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