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 优选课时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 优选课时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3 17:30: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刘姥姥进大观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调(tiáo)停 发怔(zhènɡ) 岔(chà)气
B.戗(qiànɡ)金 麈(zhǔ)尾 潇(xiāo)湘
C.丫鬟(huán) 筵(yàn)席 砒(pī)霜
【答案】C
【解析】筵(yàn)席——(yán)。故选C。
2.下列选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抢夺 呛水 戗金
B.寥寥 未雨绸廖 姓廖
C.怔忡 一撮 银箸
【答案】B
【解析】未雨绸廖——未雨绸缪。故选B。
3.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文章中此段对于刘姥姥的刻画采用了( )的描写手法。(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答案】B
【解析】“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是刘姥姥说的话,运用的是语言描写。故选B。
4.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红楼梦》的别名( )
A.《石头记》 B.《情僧录》 C.《风月宝鉴》 D.《会真记》
【答案】D
【解析】《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会真记》是唐代元稹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故选D。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A.搭配不当,去掉“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正确;C.语意重复,“超过”与“以上”去掉一个;D.缺少主语,去掉“由于”或“使”。故选B。
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B.《三国演义》里,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诸葛亮颇为感动,为他定下了“建家业→成鼎足→图中原”的战略。
C.《红楼梦》中,“笑”能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处境,面对刘姥姥的怪诞表演,宝玉和黛玉的笑显出一股娇气,而惜春的笑则多了一份含蓄和谨慎。
D.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描写了范进中举后的丑态,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答案】C
【解析】C.有误。宝玉的笑反映了他的天真和孩子气,黛玉的笑反映了她含蓄谨慎的性格,惜春的笑显出一股娇气。故选C。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安排处理)
B.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支撑,忍耐)
C.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认真详细)
D.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爱捉弄人)
【答案】C
【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C项,“仔细”是“小心,当心”的意思。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⑤④② D.④②⑤③①
【答案】A
【解析】由①中的“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和④中的“皆是血”“辛苦”可知,④应放在首句,承前亮出诗句,①从诗句说开;⑤由这两句诗联系今天,引出编者最想说的话;③紧承⑤,是想说的话的内容;②紧承③,是对③中诗句的解释,表达对作者与读者一路同行的感激之情。因此最恰当的顺序应是④①⑤③②。故选A。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作品的文体有时能从题目上看出,如《出师表》中“表”就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我们曾经学过的 《陋室铭》中的“铭”、《岳阳楼记》中“记”、《五柳先生传》中的“传”、《马说》中的“说”都是文体标志。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课文《香菱学诗》就节选其中。
C.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又称长短句、诗余等。宋词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风格,豪放派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柳永和李清照。
D.弗朗西斯·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心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听过他那句闻名遐迩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答案】D
【解析】D. “英国唯心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中“唯心主义”说法错误,应改为“唯物主义”。
故选D。
二、填空题
10.文学常识填空
曹雪芹,名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清代______________家。《红楼梦》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答案】 霑 梦阮 小说 贾宝玉 林黛玉 贾 王 史 薛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塑造出了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众多的艺术典型,他们已家喻户晓。《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
1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
(2)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 )
(3)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
【答案】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描写方法。
(1)句中“递眼色与鸳鸯”“拉刘姥姥出去”“嘱咐”是动作描写,“悄悄的”是神态描写,“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是语言描写,
(2)句中“站起身”是动作描写,“鼓着腮帮子”是神态描写,“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语言描写。
(3)“发怔,后来一想”是神态描写,“哈哈大笑”“茶都喷出来”是动作描写。
三、基础知识综合
12.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答题。
① 众人先还发zhèng,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chà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
②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明辩是非。若使后之学者都默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
(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③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只得睡了。
(施耐庵《智取生辰纲》)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发zhèng_______ 掌不住_______ 笑chà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 改为 _____ _____ 改为 ______
(3)将画横线句子概括为一个成语:
【答案】(1) 怔 chēng 岔
(2) 辩 辨 默 墨
(3)忍气吞声
【解析】
(1)
考查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识记。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词语意思识记。发怔:意思是发呆,发傻。注意不要误写作“证”。掌:同“撑”,支撑,忍耐,读作:chēng。岔气:指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
(2)
考查汉字字形的识记。辨:判别、区分。辩:争论;说明是非、真假。明辨是非:把是非分清楚。故将“明辩是非”改为“明辨是非”。默:表示不出声不说话的意思。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故将“默守”改为“墨守”。
(3)
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识记。根据“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可概括为“忍气吞声”。
四、语言表达
13.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迟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②申述了自己要离去的正当、充分的理由;③表示改日一定从命,请求对方谅解。黛玉的回答显得十分委婉、得体,得到了主人(邢夫人)的理解和尊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分析能力。黛玉在邢夫人邀请她在那用晚饭时,回答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迟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从这段话中的“原不应辞”“只是”“恐领了赐迟去不恭”等句,可见黛玉在拒绝邢夫人的邀请时十分委婉:不是外甥女不在此处用饭,实是还要去拜见二舅舅,唯恐失了礼仪,这是很委婉的拒绝言辞;而“爱惜赐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谅”等句则是通过种种敬语,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一言一语均是十分得体大方。
五、综合性学习
14.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____________________
(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年年有鱼(连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示例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示例二: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早在汉代”表明历史悠久;“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表明题材广泛;“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表明剪法多样。
(2)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分析剪纸,明确剪纸内容。描述时先抓住剪纸中的主题图案“一个胖小孩”“一条大鱼”描写,再写次要图案“荷叶荷花”。看懂了剪纸之后,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概述其寓意即可。这是一幅很常见的年画,寓意:年年有余。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即可,但必须言之成理。如果选择不可取,可从“剪纸是中华传统民族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人智慧的呈现”的角度进行阐述;如果选择可取,可从“剪纸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不太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要求”等角度阐述。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5.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
16.作者刻画刘姥姥运用了哪些方法?并分析刘姥姥的形象
17.作者通过这场笑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5.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16.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17.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解析】
15.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根据第一段的“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可知,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16.
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根据“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可知,作者刻画刘姥姥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隐忍;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淳朴,善良,善于察言观色;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聪明,智慧。
17.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理解。通读文章可知,刘姥姥进大观园后,为了哄贾母开心,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得到些恩惠,不得不装疯卖傻表演了一场“笑”剧。在这场“笑”剧的背后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从“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等语句可以看出,小说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18.“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说明了什么?
19.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18.说明了封建统治阶级豪奢淫逸的腐朽生活。
19.“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形象,突出了刘姥姥的朴实、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解析】1.从封建时代“一两银子”的价值来理解这句话的含意。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一个鸽子蛋”就一两银子!可见封建统治阶级的生活是多么豪奢、淫逸、腐朽。
2.本题考查赏析动词的表达效果。这句话写的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姥姥对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形象可想而知。“闹”“撮”写刘姥姥用筷子夹鸽子蛋的情形,筷子滑,鸽子蛋也圆溜溜的,滚来滚去,不容易夹起,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终于夹起一个,赶紧“伸”脖子去吃,写出了刘姥姥的憨态可掬:“滑”“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很快掉在地上。再结合刘姥姥的淳朴、小心翼翼性格分析即可。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刘姥姥进大观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调(tiáo)停 发怔(zhènɡ) 岔(chà)气
B.戗(qiànɡ)金 麈(zhǔ)尾 潇(xiāo)湘
C.丫鬟(huán) 筵(yàn)席 砒(pī)霜
2.下列选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抢夺 呛水 戗金
B.寥寥 未雨绸廖 姓廖
C.怔忡 一撮 银箸
3.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文章中此段对于刘姥姥的刻画采用了( )的描写手法。(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4.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红楼梦》的别名( )
A.《石头记》 B.《情僧录》 C.《风月宝鉴》 D.《会真记》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B.《三国演义》里,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诸葛亮颇为感动,为他定下了“建家业→成鼎足→图中原”的战略。
C.《红楼梦》中,“笑”能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处境,面对刘姥姥的怪诞表演,宝玉和黛玉的笑显出一股娇气,而惜春的笑则多了一份含蓄和谨慎。
D.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描写了范进中举后的丑态,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安排处理)
B.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支撑,忍耐)
C.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认真详细)
D.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爱捉弄人)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⑤④② D.④②⑤③①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作品的文体有时能从题目上看出,如《出师表》中“表”就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我们曾经学过的 《陋室铭》中的“铭”、《岳阳楼记》中“记”、《五柳先生传》中的“传”、《马说》中的“说”都是文体标志。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课文《香菱学诗》就节选其中。
C.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又称长短句、诗余等。宋词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风格,豪放派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柳永和李清照。
D.弗朗西斯·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心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听过他那句闻名遐迩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故选D。
二、填空题
10.文学常识填空
曹雪芹,名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清代______________家。《红楼梦》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1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
(2)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 )
(3)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
三、基础知识综合
12.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答题。
① 众人先还发zhèng,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chà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
②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明辩是非。若使后之学者都默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
(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③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只得睡了。
(施耐庵《智取生辰纲》)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发zhèng_______ 掌不住_______ 笑chà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 改为 _____ _____ 改为 ______
(3)将画横线句子概括为一个成语:
四、语言表达
13.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迟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14.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____________________
(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5.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
16.作者刻画刘姥姥运用了哪些方法?并分析刘姥姥的形象
17.作者通过这场笑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18.“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说明了什么?
19.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