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诗词三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尽管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人生道路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C.本诗感情基调豪迈乐观,诗人在诗中反复感叹“行路难”,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诗末尾两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答案】C
【解析】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诗人遭遇坎坷,进退两难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找出路的复杂心理,也含有对道路艰辛的感叹。所以“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表述不正确;
故选C。
2.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是首回赠诗,是刘禹锡在扬州为答谢白居易所赠之诗而作。
B.“凄凉地”“弃置身”表达了诗人被放逐、被“抛弃”的无限心酸和悲凉。
C.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悲痛怅惘之情。
D.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其消极悲观、自暴自弃之意。
【答案】D
【解析】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沉舟”“病树”是旧事物的象征,“千帆过”“万木春”是新事物蓬勃发展的象征;沉舟旁“新生事物”(千帆)正以昂扬姿态向前方进发,病树前方“希望”(春)就在眼前,寄寓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事物以积极向上的姿态蓬勃发展的道理,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了作者不再因被贬“凄凉地”而苦闷凄凉,不再因被贬“二十三年”而抑郁不平,不再因世事变迁、物是人非而满心愁绪,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向前方,面对未来,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表现其消极悲观、自暴自弃之意”表述有误;
故选D。
3.下面对《水调歌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对明月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心理变化。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语气上,好像代替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D.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答案】B
【解析】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是诗人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才表现了诗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故选项理解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4.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___________》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____________,洛阳人,有“____________”之称。
(3)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____________”。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_______”;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__________”,为“__________”之一。
【答案】 (1)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代 诗仙 李杜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2)刘禹锡集 刘禹锡 梦得 诗豪 (3)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文忠 苏辛 欧苏 唐宋八大家
【解析】文学常识可从“名、时、地、评、作”等几个方面入手识记。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应特别识记作者生活的朝代,作者的字、号、谥号、别号等。注意“莲、庐、瀑、帝、锡、瞻”等字的写法。
三、基础知识综合
5.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 。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 。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 边。
【答案】(1)发奋 (2)学无止境 (3)右
【解析】(1)本题考查补写词语的能力。根据文段内容,“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表现了作者的狂妄自大,而现在要改变这种浅薄与自负,就要让对联内容表现人的志气及谦虚谨慎,因此,填写的词语可以是“发愤”“努力”等。
(2)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横批。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对联的横批要与对联内容相关。从对联来看,讲的是关于读书学习的,所以横批的内容也要围绕读书与学习的主题,例如“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
(3)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贴法。按照传统做法,对联是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所以上联贴在门右边的主框上,下联贴在左边的主框上,横批贴在上边门楣上。
四、情景默写
6.理解型默写。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感叹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____,____。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指出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用于安慰自己的语句:______,___,____。
【答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解析】“沧”“箸”“拔”“春”“吟”“赋”“翻”“婵”“圆”是本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不要写同音字。
五、语言表达
7.大家期待已久的“秋之风”古诗朗诵会即将开始。请你为主持人拟写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同学们,秋风送爽,人们盼望秋天的硕果。诗词浩繁,似乎为秋而作者甚少。其实,在中国古典诗词这座绚丽的宝库中,不乏秋韵。今天就让古诗词这阵阵秋之风来濡染我们的心灵吧!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大家的精彩诵读!
【解析】考查拟写开场白的能力。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内容要紧扣“秋之风”古诗朗诵会的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注意字数限制。
六、综合性学习
8.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要使国学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感。
【答案】示例: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了解材料,并对每则材料进行提炼总结。材料一通过举例得出一个结论:“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材料二的关键句是:“要使国学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感。”找出两则材料的关键句后考生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
七、诗歌鉴赏
阅读《行路难》和《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古诗词往往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增强情感表达。《行路难》中借用姜太公垂钓和伊尹梦日的典故,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中则运用“双关”,巧借战败之地、被囚之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写出了诗人身陷敌手、孤立无援的感受。
10.《行路难》和《过零丁洋》这两首诗都体现出诗人在遭遇困苦时的广阔襟怀。请在【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的理解,说说你从中获得的感受或启示。
【答案】9. 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惶恐 零丁
10.答案示例一: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中,我看到诗人在困境中依然有远大的抱负,想要渡过沧海,抵达理想的彼岸,这让我深受触动。在生活中,我也应胸怀大志,直面困难,不轻言放弃。
答案示例二: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句中,我看到诗人视死如归,决心舍生取义,留下一颗赤诚之心照耀古今,这让我深感敬佩。自古以来有许多像文天祥这样的人,心中澎湃着大义与大爱,他们的精神因此彪炳千秋。
【解析】
9.
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分析。
《行路难》运用两个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他们都曾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增加了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过零丁洋》中,颈联的意思是: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营可叹我孤苦零丁。句中“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一语双关,写出了诗人身陷敌手、孤立无援的感受。
10.
本题考查阅读感受或启示。
A句:此句诗表达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李白的自信豪迈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面对困难我也不会轻言放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会取得成功。
B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作者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文天祥也确实如他所言,永垂史册,彪炳千秋。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有骨气的文人的“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诗词三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尽管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人生道路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C.本诗感情基调豪迈乐观,诗人在诗中反复感叹“行路难”,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诗末尾两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2.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是首回赠诗,是刘禹锡在扬州为答谢白居易所赠之诗而作。
B.“凄凉地”“弃置身”表达了诗人被放逐、被“抛弃”的无限心酸和悲凉。
C.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悲痛怅惘之情。
D.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其消极悲观、自暴自弃之意。
3.下面对《水调歌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对明月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心理变化。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语气上,好像代替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D.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二、填空题
4.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___________》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____________,洛阳人,有“____________”之称。
(3)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____________”。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_______”;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__________”,为“__________”之一。
三、基础知识综合
5.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 。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 。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 边。
四、情景默写
6.理解型默写。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感叹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____,____。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指出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用于安慰自己的语句: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7.大家期待已久的“秋之风”古诗朗诵会即将开始。请你为主持人拟写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六、综合性学习
8.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要使国学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感。
七、诗歌鉴赏
阅读《行路难》和《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古诗词往往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增强情感表达。《行路难》中借用姜太公垂钓和伊尹梦日的典故,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中则运用“双关”,巧借战败之地、被囚之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写出了诗人身陷敌手、孤立无援的感受。
10.《行路难》和《过零丁洋》这两首诗都体现出诗人在遭遇困苦时的广阔襟怀。请在【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的理解,说说你从中获得的感受或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