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故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jì) 阴晦(huì) 断茎(jǐng) 心绪(xù)
B.闰土(rùn) 寓所(yú) 亲戚(qī) 祭祀(shì)
C.脚踝(huái) 鄙夷(bǐ) 嗤笑(chī) 瑟索(sè)
D.作揖(jí) 惘然(wǎng) 恣睢(shuī) 隔膜(m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阴侮 诲人不倦 影像 印象深刻
B.蓬隙 蓬勃向上 愕然 扼腕叹息
C.寒噤 屡禁不止 箫索 肃然起敬
D.潮汛 杳无音讯 惶恐 张皇失措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项是 ( )
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牌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面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被这光辉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和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辆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忽然”一词是副词。
B.“一轮”一词中“一”是数词,“轮”是量词。
C.“十一二岁”的“十一二”表约数。
D.“项带银圈”是一个短语,不是句子。
6.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7.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愕然:吃惊的样子
B.鄙夷:看不起
C.惘然:因不如意感到不愉快
D.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8.下列对中年闰士的形象理解正确的项是 ( )
A.中年闰土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艰辛,但他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中年润土的外表,但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中年闰土遵守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中年闰土见到“我”时虽然没有很多的言语,但他没有忘却儿时的记忆,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
二、填空题
9.选词填空。(填序号)
(1)渐近故乡时,天气又____(A.阴暗 B.阴晦 C.阴冷)了……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____(A.准备 B.赶忙 C.迎着)出来了,接着便____(A.跑出 B.飞出 C.窜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3)我竟与闰土____ (A.隔绝 B.隔离 C.隔膜)到这地步了。
(4)母亲叫闰土坐,他____(A.徘徊 B.犹豫 C.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
10.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
(2)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三、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时候______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huáng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_______起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___________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___________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1.下面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晦 黄jīn xiàng B.诲 黄 jìn jǐng
C.晦 皇 jìn xiàng D.诲 皇 jīn jǐng
12.下面依次填入选段横线空白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既然 悲伤 现 握 B.已经 悲凉 闪现 握
C.既然 悲凉 闪 捏 D.已经 悲凉 回忆 捏
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句子的主干是“天空中挂着圆月”。
B.“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尽力”在这里是定语。
C.“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多么惊喜”“尽力的刺去”“一些活气”“厚障壁”都是偏正短语。
四、情景默写
14.很多人用诗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如席蔡蓉《乡愁》中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文名句?请写出一例。
五、语言表达
15.假如能穿越时空来到鲁迅《故乡》小说里,面对中年闰土,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答案】答案示例:闰土大哥,家人和孩子都好吧?看你满脸的皱纹和粗糙的双手,这些年一定受了不少的苦。家里有些什么困难告诉我。我家的老房子就要卖了,你看看房里有什么你需要的东西,带一些回去吧。有机会的话,让孩子们出去闯闯,让他们去过和你不一样的生活。
六、综合性学习
16.综合性学习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下面是一位同学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帮他完成下面卡片的内容。
小说人物卡片
人物 (1)____________
出处 (2)《__________》
外貌特征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典型事件 索要木器,恶语中伤闰土
人物点评 (3)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③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④“阿!闰土哥,——你来了?……”
⑤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⑥他站住了;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⑦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⑧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⑨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⑩“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买,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故乡》)
17.“我”回故乡,明知道闰土这几天会来,但一见面,为什么“非常出惊”?
18.闰土见到我为什么“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19.闰土从曾经的活泼勇敢变成了眼前的沉默木讷,作者写了哪些变化?
八、作文
20.本文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人物外貌特征的改变。
【课文片段在线】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写法分析】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故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jì) 阴晦(huì) 断茎(jǐng) 心绪(xù)
B.闰土(rùn) 寓所(yú) 亲戚(qī) 祭祀(shì)
C.脚踝(huái) 鄙夷(bǐ) 嗤笑(chī) 瑟索(sè)
D.作揖(jí) 惘然(wǎng) 恣睢(shuī) 隔膜(m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A项,“茎”应读“jīng”;B项,“寓”应读“yù”,“戚”应读“qi”,“祀”应读“sì”;C项,正确;D项,“揖”应读“yī”,“睢”应读“suī”。据此,答案为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阴侮 诲人不倦 影像 印象深刻
B.蓬隙 蓬勃向上 愕然 扼腕叹息
C.寒噤 屡禁不止 箫索 肃然起敬
D.潮汛 杳无音讯 惶恐 张皇失措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形的识记。A项,“阴侮”应为“阴晦”;B项,“蓬隙”应为“篷隙”;C项,“箫索”应为“萧索”;D项,正确。据此,答案为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项是 ( )
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牌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面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判断,需要从比喻的特点人手进行思考。B项中虽然带有比喻词“像”,但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应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而“闰土”和“他父亲”都是属于同一性质的“人”,所以B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被这光辉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和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按如下步骤: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通读句子,可以发现这个语段说明的是读优秀的书的好处。首句应该是③,接下来⑤解释什么是优秀的书, 然后①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事例论述,接着第④承接上文的“宫殿”。所以排序为:③⑤①④②。故选A。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辆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忽然”一词是副词。
B.“一轮”一词中“一”是数词,“轮”是量词。
C.“十一二岁”的“十一二”表约数。
D.“项带银圈”是一个短语,不是句子。
【答案】D
【解析】D.“项带银圈”的“项”是脖子的意思,名词作主语,“带”是戴着的意思,动词作谓语,“银圈”是名词作宾语,主谓宾俱全,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D错误,选D。
6.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答案】C
【解析】在《少年闰土》中的原文为:“可惜正月过去了,闫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首先,本题的描述对象依然是闰土,主语可以承前省略。其次,“终于”表示在带走之前经历了一番波折,显现出了闰土不愿意离去的心理。最后,“被他父亲带走了”中的“被……带走了”含有强制的含义,相比于“随他父亲走了”,更能表现闰土不愿意走的心情,与前文的“哭着不敢出门”相呼应。C项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综上,本题答案为C。
7.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愕然:吃惊的样子
B.鄙夷:看不起
C.惘然:因不如意感到不愉快
D.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C项解释有误,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迷茫的样子。
8.下列对中年闰士的形象理解正确的项是 ( )
A.中年闰土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艰辛,但他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中年润土的外表,但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中年闰土遵守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中年闰土见到“我”时虽然没有很多的言语,但他没有忘却儿时的记忆,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
【答案】C
【解析】A项,“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这一说法不正确,中年的闰土已“像一个木偶人了”,对生活已没有了什么希望,而是把精神寄托在神灵上;B项,闰土的内心世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天真、充满活力,变得麻木迟钝;D项,“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的说法不正确,此时两人之间已有“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二、填空题
9.选词填空。(填序号)
(1)渐近故乡时,天气又____(A.阴暗 B.阴晦 C.阴冷)了……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____(A.准备 B.赶忙 C.迎着)出来了,接着便____(A.跑出 B.飞出 C.窜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3)我竟与闰土____ (A.隔绝 B.隔离 C.隔膜)到这地步了。
(4)母亲叫闰土坐,他____(A.徘徊 B.犹豫 C.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
【答案】 (1)B (2)C B (3)A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首先要明确词语的含义,进而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1)“阴暗”是说缺少光亮;“阴沉”形容天阴天色阴暗;“阴晦”意思是阴沉昏暗;这段描写的是“我”回故乡时的看到的故乡的景象,“阴晦”更能体现作者的心情;故选B。
(2)第一空,“准备”是打算的意思;“赶忙”是赶紧的意思;“迎着”是迎接来客的意思;这句话用“迎着”更能表现母亲盼“我”回来的急切心情;故选C。
第二空,“跑出”和“窜出”,只是一般的动作,这里用“飞”更能表现出孩子“宏儿”的活泼可爱的样子;故选B。
(3)“隔离”是断绝往来的意思;“隔膜”是情意不相通的意思;“隔绝”中的“绝”有讯息一点都不通的意思,完全隔断,可以用来表现“我”和闰土之间已经很陌生了;故选A。
(4)“徘徊”是来回走的意思;“犹豫”是不果断的意思;“迟疑”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母亲让闰土坐下,因身份不同,“迟疑”可以表现出闰土自卑、畏缩的样子;故选C。
10.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
(2)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答案】 描写 记叙 议论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辨析。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5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记叙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议论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抒情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1)句写的是荒村的萧索景象,属于景物描写。
(2)句记叙闰土被带回家的事件,属于记叙。
(3)句阐述希望无所谓有无的观点,属于议论。
三、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时候______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huáng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_______起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___________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___________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1.下面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晦 黄jīn xiàng B.诲 黄 jìn jǐng
C.晦 皇 jìn xiàng D.诲 皇 jīn jǐng
12.下面依次填入选段横线空白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既然 悲伤 现 握 B.已经 悲凉 闪现 握
C.既然 悲凉 闪 捏 D.已经 悲凉 回忆 捏
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句子的主干是“天空中挂着圆月”。
B.“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尽力”在这里是定语。
C.“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多么惊喜”“尽力的刺去”“一些活气”“厚障壁”都是偏正短语。
【答案】11.A
12.C
13.B
【解析】
11.
阴晦:天气阴沉、晦暗。
苍黄:青色和黄色。
禁(jīn)不住:指不能承受或不能控制;由不得自己。
项(xiàng):脖子。
故选A。
12.
既然:本来如此;已经如此。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结合后句的“又”可以看出,句中表示本来已是深冬,因此“既然”更准确;
悲伤:伤心难过。
悲凉:哀伤凄凉。
结合前面所绘景象“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可以看出,用“悲凉”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现:出现。
闪:突然出现。
闪现:瞬间出现,忽然出现;呈现。
回忆:想过去的事回忆对比;回想;反省;运用或拥有记忆力。
根据使用对象“我的脑里”可知,“闪”更准确;
握:手指弯曲合拢、执持。
捏: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
结合使用对象“钢叉”和“尽力的刺去”可以看出,方便对外发力,用“捏”更准确;
故选C。
13.
B.“尽力”修饰动词“刺”,是状语,而不是“定语”;故选B。
四、情景默写
14.很多人用诗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如席蔡蓉《乡愁》中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文名句?请写出一例。
【答案】(示例)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解析】本题考查主题性默写。围绕“思乡”的主题默写即可。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
五、语言表达
15.假如能穿越时空来到鲁迅《故乡》小说里,面对中年闰土,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答案】答案示例:闰土大哥,家人和孩子都好吧?看你满脸的皱纹和粗糙的双手,这些年一定受了不少的苦。家里有些什么困难告诉我。我家的老房子就要卖了,你看看房里有什么你需要的东西,带一些回去吧。有机会的话,让孩子们出去闯闯,让他们去过和你不一样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故乡》里的中年闰土,在生活的折磨下,在封建礼数牢牢的束缚下,变得愚昧、无知、木讷,早已没有少年时的那些放肆与欢乐。对这样的闰土,想说的,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是对他的关心,二是唤他觉醒。示例:闰土哥,好久不见,这些年你一定受了不少的苦吧。你勤勤恳恳,却活得这么辛苦,不能再让孩子们也活得这么辛苦了!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让孩子们出去闯闯,让他们去过不一样的生活吧。
六、综合性学习
16.综合性学习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下面是一位同学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帮他完成下面卡片的内容。
小说人物卡片
人物 (1)____________
出处 (2)《__________》
外貌特征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典型事件 索要木器,恶语中伤闰土
人物点评 (3)_____________
【答案】 杨二嫂 《故乡》或《呐喊》 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的典型。
【解析】考查著名人物形象积累。由“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一典型的外貌,“恶语中伤闰土”这一典型事件,可知:她是《故乡》中的杨二嫂。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表达了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在对闰土这样的老实巴交的农民表示同情的同时,又讽刺了杨二嫂这个惟利是图尖酸刻薄的人物形象。在《故乡》中,鲁迅把旧生活分成三类“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其中的“别人”就是指杨二嫂这类人,她说“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就不阔?”这些毫无根据的话,就是为了有理由“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她说闰土埋了“十多个碗碟”就是为了“拿了那狗气杀”,她只以利来衡量人的行为,以自己为中心,便宜能占就占,能偷就偷,不占理还不饶人,说话尖酸刻薄,在生活的重压下,扭曲了灵魂。虽然生活得辛苦,却得不到别人的同情。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③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④“阿!闰土哥,——你来了?……”
⑤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⑥他站住了;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⑦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⑧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⑨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⑩“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买,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故乡》)
17.“我”回故乡,明知道闰土这几天会来,但一见面,为什么“非常出惊”?
18.闰土见到我为什么“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19.闰土从曾经的活泼勇敢变成了眼前的沉默木讷,作者写了哪些变化?
【答案】17.【示例】闰土的外貌变化之大令人吃惊。
18.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
19.外貌变了;态度变了;表情变了;称呼变了;动作变了。
【解析】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不由的非常出惊”出现是第①段闰土来的时候,原因在第②段,对闰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与小时候进行对比,外貌变化非常大,所以让我吃惊。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这句话出现在第⑥段,由“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可知闰土不知道该怎么说,由“分明的叫道:‘老爷!……’”,可知闰土不知道说什么。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由第②段可知,这是写闰土外貌变了;由第⑥段可知,这是写闰土的动作变了,态度变了,称呼变了;由第 段“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可知这是表现闰土的表情变了,动作变了。
八、作文
20.本文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人物外貌特征的改变。
【课文片段在线】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写法分析】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
【答案】示例:时隔多年,我又见到了我的小学老师,在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看到他的身躯已不再挺拔,头发和眉毛也变得微白,走路很慢,一步一步慢悠悠地走着。我敬爱的老师,原来的他身形高大威武,上课时神采飞扬,一行一动快捷如风。时光改变了他的外貌,但他永远是我最敬爱的老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片段作文的写作能力。本题要求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学生可以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要注意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写作的要求出发,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写作时书写要认真规范,美观大方。
【点睛】
片段作文,是就整篇作文而言,以语段形式出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非整篇文章,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某一种单项写作的表达能力。作为片断作文的小作文,不必铺陈。小作文好比立定跳远,不能助跑,站定就跳,它的写作必须围绕中心,按要求直接进入中心内容。文字以描写为主,包括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也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语言要流畅、生动、富有表现力。要注意内容要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