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B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B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3 16:54:53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B卷)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一、
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8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人朝车厢指点,不时能听见她们由于互相锤(chu1)打而发出的一两声娇瞋
(zhen)的尖叫。
B.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铄(suo)晶
荧(y1ng)。

…类响了一篇篇跌宕(dng)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
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chuang)。
D.没有臻(q1n)于至普、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粹(cu1)、巧夺天工的卓
越。
2.下列选项中,横线处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2分)()
(1)张乘贵为革命站柜台的先进事迹广为一,多年来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赞

扬。
T
(2)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的那一

天…
(3)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
而是一种改变现实的力量。
A.传颂
戛然而止
雕虫小技
B.传诵
流然长逝
奇伎淫巧

C.传诵
显然而止
奇伎淫巧
D.传颂
溘然长逝
雕虫小技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枉用相存(依存)
去日苦(痛苦)多
秧根未牢莳未匝(布满)
B.
因为(创作)长句惟觉(睡觉)时之枕席
如听仙乐耳暂(暂时)明
C.浪遏(阻止)飞舟烟涛微茫信(音信)难求
失向来(原来)之烟霞
D.
山不厌(满足)高势拔(超出)五岳掩赤城
云霞明灭或(有时)可睹

4.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虽是自由体,但节奏感很强。随着诗人感情的层层推
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
(色)气
B.
《致云雀》这首诗抒发了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深情向往:诗中的“云雀”
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全诗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
高一语文B卷第1页共10页
C.《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抒怀,清新明朗,境界宏阔,豪迈慷慨,抒发了对江山
如画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历来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
D.《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
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①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
“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
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
连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
包灶上的泥土。一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
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②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
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
动不得,待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③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
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
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
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
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一一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
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
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
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④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
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
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
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
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
拼命在垦地。
⑤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弧立和隔
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田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
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
高一语文B卷第2页共10页
2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B卷)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基础知识(8分)
1.(2分)C(解析:A.锤—捶,嗔chēn;B.铄-烁,荧-莹;D.臻zhēn,粹-萃。)
2.(2分)A(解析:传诵:辗转传布诵读(多用于诗词、文章等)。传颂:传扬歌颂。根据语境”“先进事迹”“赞扬”等,应填“传颂”。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引申为突然中止。溘然长逝:,指忽然去世。根据语境“一直……直到……”,应填“戛然而止”为妥。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奇伎淫巧:指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根据语境“不是……而是……”,应填“雕虫小技”为宜。)
3.(2分)D(解析:A.存:问候、探望;苦:“以……为苦”或“苦于……”。B.觉:醒来;暂:忽然,一下子。C.信:确实。)
4.(2分)C(解析:不是“写景抒怀”,而是“咏古抒怀”;不是“清新明朗”,而是“雄浑苍凉”;“抒发了对江山如画美景的赞美和英雄豪杰的景仰”这一理解分析,也不够全面、到位。)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7分)
5.(3分)A(解析:B.“这种基层人口的不流动性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最主要特性”,表述过于绝对。C.“成因都是一样的”,曲解文意,“村落相互间是孤立、隔膜的关系”,并非是绝对的。D.“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深受安土重迁的传统文化心理的束缚”,强加因果关系。根据原文所述,应是“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6.(3分)C(解析:“论证了美国乡土社区组织优于中国这一观点”这一理解不准确,从原文语境看,应是论证中国乡土社区以村落为基本组成单位这一特点。)
7.(3分)B(解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字面意思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它内涵思乡之情。而选文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意思说,故乡的泥土随我出国远行,它也承载思念家乡的情感。因此B项与选文第①自然段画线句的内蕴相契合。)
8.(2分)示例:①粘着在土地上(以土地谋生);②不流动。(每点1分,共2分)
9.(6分)示例: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②乡土中国是“种地谋生”的农业社会;③乡土中国是“不流动”的定居社会;④乡土中国是“聚村而居”的村落社区;⑤乡土中国是礼俗性的“熟人社会”;⑥乡土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流弊。(每点1分,答对6点给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18分)
10.(3分)D(解析:A项“反对他经营笔坊”错。原文是“他本想让儿子弃农来子承父业,年轻人却不愿意,整天傻子似的做笔,累不说,钱还少,划不来!”,可见儿子不是“反对他经营笔坊”,而是不愿子承父业,接手笔坊。B项“甚至带着一丝讨好”表述不当。C项管城没有直言并非碍于自己面子,而是为了顾及书法家秋驰毫的尊严。)
11.(3分)B(解析:B项“管城笔坊”并不是本文的叙述线索。)
12.(6分)示例:①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管城作为一个笔匠,对于制笔能够做到每一道工序都不肯马虎。②坚守本分,淡泊名利。他制笔精良且收费合理,即使耗费再多精气神也不加价。③坚守传统,传承技艺。虽然家境丰足,但仍心无旁骛专心制笔。④含蓄内敛,宽厚待人。他在看出秋驰毫的书法急功近利后,用制笔过程来委婉点出,既顾全了秋驰毫书法家的面子,又表现了对书法的品鉴力。(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
13.(6分)示例:①从情节结构上看,与管城第一次来秋家时,秋驰毫请他喝酒的情节相呼应;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管城在听闻秋驰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推迟出国的决定后,主动“讨碗酒喝”,丰满了管城豪放爽朗、磊落大气的人物形象;③从主题表达上看,结尾“讨酒”的情节表达了管城对秋驰毫能够放下名利,专心练笔的敬佩,深化了小说主题。(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三、古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14.(3分)C(解析:“乡”作为“入”的宾语,“民”作为“逋赋者”的中心语,“乡民”之间须断开,因此可以先排除AB;“市中”作为“揭其名”的补语,也可排除A;“县以大治”是一个表意完整的主谓句,可以排除BD;因此正确答案为C。画波浪线部分句子标点如下: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15.(3分)A(解析:两个“寻”字意思不同:前者意为“不久”,后者意为“沿着、顺着”。)
16.(3分)A(解析:A“后经时任宰相的张浚推荐,入朝任职”这一表述不当。根据原文“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是“除临安府”,但因“丁父忧”而未就职。)
17.(10分)
(1)(5分)(杨万里)用和睦同心(或和光同尘)的观点规劝他,张栻虽然不能实现留京的愿望,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得分点:“规”“果”“伟”各1分,语意通顺2分。)
(2)(5分)今天之所以发生旱灾,是由于朝廷的恩泽不能向下布施,下层的苦情不能向上传达。(得分点:“以”“上”“下”各1分,语意通顺2分。)
18.(3分)示例:①要深入实际,抢占先机(或及时上报灾情);②要广开言路(察纳雅言);③要施恩百姓(体恤民艰)。(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杨万里考取宋高宗绍二十四年进士,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当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用正心诚意的学问精神来勉励他,杨万里终身服膺他的教导,于是把自己读书的房间命名为诚斋。张浚入朝做丞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未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大治。时值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交相推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侍讲张栻因为议论张说出京守卫袁州,杨万里直言上疏挽留张栻,又写信给允文,用和光同尘的观点规劝他,张栻虽然不能实现留京的愿望,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后杨万里)升迁太常博士,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有重用他的意愿。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他日太子读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他说:“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 ”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 ”(杨万里)就写上朱熹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依次提拔使用他们。淳熙十四年夏天发生旱灾,杨万里又应皇帝诏令上书,说:"旱灾已经两个月,然后才让大家进言,这难道不太迟了吗 进言的范围,又只上自侍从官,下止馆职官吏,这难道不太狭隘了吗 今天之所以发生旱灾,是由于朝廷的恩泽不能向下布施,下层的苦情不能向上传达,天地之间的气隔绝而不能畅通。"于是疏列四件事情上奏,言词都很恳切。升任秘书少监。遇到高宗驾崩,孝宗想行三年丧,修建了议事堂,令皇太子参决一切事务。杨万里上奏章力谏,又上书太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要是遇到危机,懊悔怎么来得及 与其懊悔来不及,何如辞谢而不居位。愿殿下三番五次推辞,而不要居这个位。"太子为之恐惧。高宗没有安葬,翰林学士洪迈不等集体商议,就独自把配享高宗的已逝大臣吕颐浩等的姓名奏上。杨万里上疏抨击他,极力说张浚应当配享,并且说洪迈这样做无异于指鹿为马。孝宗看了他的奏疏很不高兴,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的馆职调出任筠州知州。万里精通诗歌,曾经撰著《易传》刊行于世。光宗曾经为(他)书写“诚斋”二字,求学的人称他为“诚斋先生”,赐予谥号“文节”。
(二)古诗阅读(9分)
19.(3分)C(解析:“虽抱”二句:意谓自己虽有文才,却又常因诗文得罪,没有知音。)
20.(6分)示例:①莫要过分追逐浮名浮利。词人通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与下文人生中为名利费心费劲做对照,表达了不要过分追逐名利的感悟。②直面人生的短暂虚无。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辈子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地须臾即逝。③珍惜当下,及时行乐(随缘自适)。人生短暂,不如回归天真本性,摆脱世俗困扰,“且陶陶、乐尽无邪”。④人生多苦,要善于自我解脱。即使仕途不如意,也可及时隐退,乐享林泉。(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2分)
21.(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每空1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4分)
22.示例:理想的种子,/在憧憬中播下去了。 /行动的苗儿,/就应在奋斗中破土。
五、写作(60分)
23.写作指津:
这是一道言论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四则富有启示意义的袁隆平经典语录,要求考生根据自己阅读语录获得的感悟、思考,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干规定可以任选其一,考生首先要理解、把握每则语录的内涵要点:第一则谈的是创新与对待权威、读书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则谈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强调要做一个健康的人;第三则强调实践出真知;第四则指出正确方向之下坚持的意义。考生可以扣住上述四则语录(任选其一)思想内涵要点,来生发所写文章的主旨。
参考立意如下:(1)尊重而不迷信权威,读书而不盲从,是创新的基础;(2)做一个健康的人,事业才能兴盛;(3)实践出真知;(4)正确的方向,不懈的坚持,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